APP下载

碳排放核算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2019-06-20冉江婧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总量核算能源

摘 要:统计碳排放源与核算碳排放总量是研究低碳经济的前期基础,其中降低碳排放是低碳经济存在的重要前提,也是其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统一的分析经济持续发展与降低碳排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即通过经济发展促进碳减排,通过碳减排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企业将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节能创新型企业迎来有利的发展局面而传统的高碳密集型企业则将面临严峻的转型挑战。

关键词:碳排放核算 低碳经济

在当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数增长是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全球变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政治与经济问题,因此在未来发展模式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发展共识,即坚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为发展目标。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碳排放核算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开展了WCRP计划,IHDP计划和碳循环科学计划。关于碳排放核算标准目前国际市场上有ISO14064、GHG Protocol、PAS2050及IPCC清单法等。其中,IPCC清单方法主要针对国家或地区,提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得到了各国的高度认可,即《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碳足迹方法基于产品核算,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PAS2050标准是目前为止世界公认的最完整的公共可用规范。《温室气体协议: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广泛认可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清洁发展机制通常用于项目核算,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该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减排或碳吸收项目中获取经过验证的减排量。

Giovani Machado,Roberto Schaeffer,Ernst Worrell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对巴西全国能源的消耗量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建立了不同于以往的混合单位商品——行业投入产出模型;T.Wildenborg,S.Holloway,C.Hendriks,E.Kreft,A.Lokhorst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比较全球的碳排放情况,研究并建立了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碳源数据库,包括炼油和火电等9个高碳产业;Kawase.R,Matsuoka.Y,Fujino.J指出全球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经济发达地区;ReyerGerlagh的主要研究创新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他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内源性模型,该模型包括了能源、资本、劳动力和碳排放,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隐藏的内在关系。

(二)低碳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于1960年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对自然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并降低消费量,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再利用减少其排放量,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前世界银行副行长Sterm先生于2006年发表了“斯特恩报告”,指出目前的发展方式将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应趋向于低碳经济。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3月公布了《2050年迈向具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路线图》,指导了国家和区域的低碳发展战略,指明了部门政策、长期投资的道路。帮助欧盟各国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完成转型,并指明欧盟委员会应帮助其他各国朝低碳型、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过渡。

国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1.通过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碳减排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碳排放与经济的增减有何正负关系等问题的重点研究,深入分析并重点把握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2.通过对碳交易和碳税的重点研究,为各国的低碳制度的研究制定起到了一定的科学支撑作用,为低碳经济的实施提供了保障。3.通过相关研究,了解掌握不同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碳排放核算

中国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究主要采用IPCC清算法,刘竹、耿涌、薛冰、郗凤明、焦江波采用表观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和现行能耗碳排放核算方法,总结了三种核算方法,并且以北京市能源消耗数据为依据分别利用三种不同核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并加以对比分析。

除此以外還有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比如尚春静、张智慧以生命周期为理论基础,研究出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还以北京市低层住宅数据为实例,测算出该地区底层住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还有一些学者例如王铮、朱永彬利用各省平均碳排放系数对主要碳排放源,即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对1995—2006年间全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郑鑫、杨静、王利生以灰色新陈代谢模型为基础,模拟预测了2007—2020年期间全国关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各自的消费总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预测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模拟分析未来10年间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

郝千婷、黄明祥、包刚总结概述了目前碳排放核算方法各自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步骤,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特征优势,为碳排放核算方法的整理普及、核算方法的选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陈红敏对国际上主要碳排放核算指南和标准进行了梳理,并将其分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类型。叶瑞克、李亦唯、高壮飞、王丽运用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并基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高度集聚、来源复杂、边界模糊等特征,对其进行了适用性修正,并以某高教园区的碳排放核算数据为例,证明该模型可以作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计算该区域相关碳排放总量的工具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区域规划、设定相应目标、相关政策出台与区域成效评估提供了科学的定量分析依据。

(二)低碳经济

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12月24日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建立以“节能环保、碳减排和新能源推广应用”为方向的发展途径,从产业、理念、管理力度三方面着手,完成“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城市生态环境低碳化、低碳化办公大楼、低碳化社区、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的六大低碳工程,目标设定到2020年全省碳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35%,人均碳排放总量小于5.5吨,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至少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25%。

2010年以孔晓宏、徐和生、胡再生为代表的安徽发改委在《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和建议》这一报告中表明,盲目跟风、矫枉过正地完全抛弃所有“高碳”产业,“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安徽省发展可持续的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式,而是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低碳化,在低碳化进程中推进工业化,优化产业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的改革升级,使低碳经济能够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

上海市于2010年8月19日宣布其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促进传统高碳产业改革转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出台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等具体措施。关于低碳产业,重点加强对新兴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关于低碳区域规划建设,建成了虹桥枢纽低碳商务实践区、临港新城低碳发展实践区和崇明岛低碳生态实践区。

2011年李金辉、刘军提出低碳经济是提高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鲍建强、隗斌贤认为低碳发展是包涵生态、环保、绿色、可再生、可循环与可持续的互相交叉、互相包容的理念,其目的是摸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实现“三低”即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发展目标,并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IPCC2006.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M].东京: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2006(02).

[2]Giovani Machado,Roberto Schaeffer,Ernst Worrell.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an input-output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

[3]T.Wildenborg,S.Holloway,C.Hendriks etc.Building the cost curves for Carbon storage[M].IEA Greenhouse Gas R&D Programme,2004(09).

[4]R.Kawase,Y.Matsuoka,J.Fujino.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 Long-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Energy Policy,2006,34(15).

[5]ReyerGerlagh.A climate-change policy induced shift from innovations in carbon-energy production to carbon-energy savings[J].Energy Economics,2008,30(02).

[6]刘竹,耿涌,薛冰等.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J].资源科学,2011,33(07).

[7]尚春静,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01).

[8]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02).

[9]郑鑫,杨静,王利生.我国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预测[J].水电能源科学,2009,27(05).

[10]郝千婷,黄明祥,包刚.碳排放核算方法概述与比较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0(04).

[11]陳红敏.国际碳核算体系发展及其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

[12]叶瑞克,李亦唯,高壮飞,王丽.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1).

[13]孔晓宏,徐和生,胡再生.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和建议[J].工作研究,2010(07).

[14]李金辉,刘军.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1(03).

[15]隗斌贤,鲍建强.浙江低碳发展路径与方法的新思考[J].政策瞭望,2011(06).

(冉江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总量核算能源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丰富的能源
环保部: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下降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