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的制造强国路径研究

2019-06-20萧新桥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体系

萧新桥

摘 要: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与建国70周年这个历史的交汇点上,从时代纬度、历史经度和世界广度来思考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看家本领,紧扣十九大报告中战略安排和战略目标的重大部署,创新性的分析了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多维层面的构建了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提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制造强国 工业高质量发展 体系 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40周年刚刚走过,又迎来了建国70周年,现在是这两个伟大历史时刻的交汇点,站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从时代纬度、历史经度、世界广度和高质量发展高度上来思考中国工业发展何去何从,建设制造强国何重何轻,工业改革开放何先何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7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近40年来,中国伟大的经济发展也是一场伟大的工业革命。197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1622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2007年突破10万亿元,2017年近28万亿元。中国已建立了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并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而且世界上主要的200多项工业产品中,中国的产量都是第一,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制造强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工业体系的创新发展。中国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必须以更高站位的资源配置的方式组合,通过推动由粗放到集约、由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状态,进而完成由大到强的艰难转身,才能更加自信的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工业在国内和国际都经历着严峻形势。一是国内进入了新常态,呈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中国高技术行业的增值能力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格局上偏弱,无疑制约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也小于全球的平均水平。[1]二是国际新面临着新趋势,出现了新科技革命兴起、制造业回流、逆全球化三大特征。新科技革命在全球兴起,新的产业机会蓬勃发展,欧美国家谋求制造业回流与重新振兴制造业,“逆全球化”对我国造成巨大挑战。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利益至上”,足见“逆全球化”的范围之广、力量之大。

一、地位怎么看

工业发展的地位有多高,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就只能更高。十九大制定的是今后三十年的发展蓝图,其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步走”是中國改革发展的新的战略安排,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的战略目标。什么地位,重不重要,有多重要,用这两把尺子来衡量显然最有价值。

(一)战略安排来看

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可见图1工业化与现代化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对应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全面工业化以后,到2035年迈入中等制造强国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实现工业化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经济驱动力。一般认为,工业化为工业驱动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演进过程,但实际上来看,工业化实质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2]

第三,工业化就是经济的现代化,工业化国家就是指现代化国家。现代化一个比较普遍的解释就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而社会变迁的动力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这也就是工业化。[3]可以说,迄今为止的一切经济成就,都归功于快速工业化。[4]现代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构成上服务业早就占据主导比例,比如美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高达80%的比重,正是这样,被公认为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化国家。

(二)战略目标来看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紧接着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了系统解读和强力部署,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少包括七个部分,第一条就是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才能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才能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工业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这四个产业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业,工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工业是现代金融的主脉,工业是人力资源的主场。

可见,没有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没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富国之路、强国之基,总而言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二、问题怎么看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既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提纲挈领、旗帜鲜明的基本方法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在实践探索中闯出新路子,“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始终”。[5]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读懂一个时代需要读懂这个时代的问题,改变一个时代需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

建国70周年来,中国工业发展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而不强。

在充分认识建国以来尤其是近4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一方面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另一方面从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高端产业占比、产品质量和著名品牌等各方面衡量,我国制造业核心不强、发展质量不高,建设制造强国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空间还有很大。

从500强榜单来看,“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壮大发展迅速:1989年,中国只有1家企业上榜;2000年,增至11家;2018年,已经达到了120家。与此同时,这120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有60家制造业),入榜世界品牌500强的却只有37家企业,制造业更是凤毛麟角仅仅9家。

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虽然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2018年11月份,工信部公布了部署在十七个重点方向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什么?因为这十七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只能依靠发达国家,靠买,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在别人的地基上建房子,中兴事件就是一个警钟。

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素质结构不合理,造成生产要素不能集中配置到高效企业,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企业产品结构还无法适应消费结构变化,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

从产业层面来看,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产业中以重化工主导的资源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过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从区域层面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出东中西三个地区逐步降低的梯度分布现实,生产要素区域配置还不能充分地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区域分工合理度可进一步提高,不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有效流动还不能够实现。

从国际化程度来看,中国生产要素在国内外配置还不合理,“走出去”程度与中国的发展需要还不适应,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利用全球资源的区域战略还有待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是推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怎么办

(一)如何判断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

如何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发展和创新了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伟大实践中,灵活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我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有过三次深刻的科学判断: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划分不同时代的依据。

方向在哪?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阶段性的跃进,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突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把全部资本集中到自己的手里后,就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生产关系,而在生产力。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包括工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谋划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一切改革措施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再出发,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将继续前行。

什么方式?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资本论》就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来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不难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和市场配置资源理论构成了《资本论》的两条主线,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大厦的“四梁八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自由竞争为社会背景,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这二大理论基础,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系统动态分析法,从劳动的二重属性出发,对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详细地描述与分析了资源配置的机理、条件、实现形式以及这种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病。[6]而以稀缺资源的配置为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也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核心基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二者可谓是“貌似神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基于深层的抽象的社会化生产分析,用社会劳动的概念来解释资源配置的;而西方经济学仅仅从表层的具体的社会现象出发,用资源的稀缺性来解释资源配置。正是表面现象与本质根本上的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源配置的三种基本方式:一是封闭型的直接配置资源方式,二是市场,三是计划,并且提出:其一,资源配置方式从属于生产方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就是通过竞争、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过程,可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其二,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社会性质、所有制没有对应关系。从古今中外的社会实践表明,市场主要在微观主体起到直接作用,计划主要在宏观层面起到间接作用。从我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更合理、更完善、更有效地结合,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是我们取得发展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