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影响和建议

2019-06-18肖夏宇

财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

摘 要: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按照市场参与者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在计量日进行有序交易,出售资产时可以收取或转移负债以支付价款的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制度改革的一大趋势。本文结合这一背景,分析了公允价值为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根据问题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体系;会计政策影响

一、引言

公允价值,顾名思义,是指“公平的价格或价值”。公允价值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美国提出的,并指出盲目使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核算,忽视市场价值是恰当的。“公允价值”一词及其定义于1994年首次在中国出现,与FASB和IASB相比,我国对该术语的研究和发展相对较慢。直到1997年才真正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型。1998年,我国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概念作出了较为明确的正式界定。在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公允价值计量的重点放在自由市场中买卖双方的知情权和自主权上。2014年颁布的第三十九号会计准则是迄今为止我国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做出的最近一次调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随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一次次调整的概念逐渐的向国际靠拢。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是2006年颁布的公允价值准则。这是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自“引进”到“禁用”之后又一次重新启用又一次大规模重新启用,使得目前的会计计量属性增加到五种: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我国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且前者比后者多。

(2)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存在的典型问题

1.标准和相关参照缺乏。由于中国尚未建立健全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及其相关内容,以致于企业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选择或应用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而这种方式通常过于武断,最终导致公允价值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对于健全的估值体系较为欠缺。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随着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实施而极大程度地投入了广泛的应用之中。然而,当前就我国的市场环境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在公允价值估量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并不够深入,因此一套规范、完善的公允价值估值体系还没有构建出来,进而也就影响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这也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对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加以掩饰。我国企业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使得虚假公允价值信息的风险概率大幅提升,并且董事会成员以及公司高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实际控制人、监督权、决策权都由一人掌握。如若在此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融入到企业经济的考核当中,极有可能会出现掩盖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现象,甚至会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给不法分子可承之机,借机利用公允价值操控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的完善对策

(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在性质上,公允价值虽不能简单地与市场价格划上等号,但市场价格对于公允价值指标而言仍然是最可靠、最客观的数据来源,因此建设、完善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公允价值来源的客观度及可信度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为更好地完善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可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的调控与监督工作,为公允价值获取途径的通畅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防止市场舞弊行为,更为精准地将监测信息发布出来。

(2)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允價值估值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也因此认识到了公允价值的重要性。但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以及与时俱进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公允价值不可能受到较好的估计与应用。一方面,公允价值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因此需要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转变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想法,传播公允价值会计团队的概念,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能充分利用公允价值,并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以满足公允价值的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是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改善的必经之路,我们就应在公允价值的研究力度上全面投入,切实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以及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断完善公允价值估值体系,进而为接下来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金融市场的不断波动以及会计计量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会计风险因素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套完善、规范的法律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市场行为的任务迫在眉睫。当管理当局将处罚成本与经营活动的公允价值收益进行权衡时,一种严厉的处罚机制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震慑,从而更为有效地保障了公允价值计量外部环境下的可靠。监管部门在相关制度的修订上,不会以简单的净利润作为市场准入与分配监管资源的标尺,探索与制定和公允价值计量相匹配的法规制度才是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发展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刘凤玲.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16-122.

[2]张文良.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山西农经,2018(14):105.

[3]贾淑莉.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4(02):105-106.

[4]陈小玲.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影响分析——以雅戈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2(09):104-106.

[5]高梦媛,李谦.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131-133.

作者简介:肖夏宇(1996-),男,汉族,四川内江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iCPA。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
在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其前景分析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分析
会计披露方式对消除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反直觉效应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刍议
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基础理论探讨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