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摹仿论》以文体为起点的语文学研究

2019-06-18李爽

活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体

李爽

[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采用语文学的研究方法,以文体混用为起点,对西方文学再现现实的历程展开了系统化、综合化的论述。

[关键词]摹仿论;语文学;文体

在《摹仿论》中,奥尔巴赫追溯了从古代到20世纪、从荷马、但丁、拉伯雷到普鲁斯特、伍尔夫等众多作家在作品中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再现了日常生活,即本文的主题“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全书共二十章,在每一章中,作者总是从对一段选文的语言和文体分析人手,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在语言和文体上的微妙变化,以文体为研究起点,系统化地梳理了历代作家对现实再现的历程。

奥尔巴赫与同时代的恩斯特·罗伯特·科迪厄斯和列奥·斯皮策都是德国语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他们早年就关注于文体学的研究,三人曾一起从文体的视角切入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研究中。奥尔巴赫在1952年发表的《世界文学的语文学》一文中总结了语文学在世界文学视阈下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在《世界文学的语文学》一文中,奥尔巴赫认为我们面臨着文化趋于一体化的威胁,人文主义学者有书写人内在历史的责任和义务。衍生于历史主义的语文学的人文主义目的就是呈现人类内在自我表达的历史。但是,面临着资料、方法和视角的无限丰富,我们如何实现历史的综合的研究?奥尔巴赫认为要进行内部历史的综合,书写一部具有广阔背景、综合而具有巨大引申意义的内部历史,唯一方法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彼此联系的起点,经过有秩序、客观的阐述,获得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系统研究成果。起点是选自界限清晰、容易辨识、能够具体描写、能够用技术性的语文学术语来描述的对象。好的起点不仅具体、精确和客观,同时又具有离心辐射的潜力,是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摹仿论》中,这个支撑起系统研究的起点就是文体。该书的行文逻辑就是通过对文体的分析来审视历代作家对现实的再现。高等文体描写发生在崇高人物身上崇高的事件,中等和低等文体描写寻常百姓的日常的生活。与文体相关联的是语言和句式,高等文体的语言往往典雅、含蓄,多用长句,营造一种紧张感和隐喻意,格调沉重、艰涩。低等文体的语言则多具有感官性,色彩艳丽、句式简洁、格调明快、生动传神。当作家的视角从崇高事件、崇高人物转向日常生活和平民人物时,开始描写感官性或戏剧性的日常生活,其作品语言、句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量并列的短句、感官性的词语等。

如《摹仿论》第三章中,奥尔巴赫通过对三位公元4世纪的作家在作品中使用语言、句型的变化来揭示文体从分用到混用的转变。阿米尔频繁使用表形象的词语、连缀同位语的长句型去表达感官的形象,把高雅文体的委婉典雅转向形象直观。哲罗姆用绚丽的形容词、华丽的修辞对现实进行醒目的描写,颇具有巴洛克的绮丽风格。奥古斯丁连续运用并列句以突显事件发展的戏剧性,这些在古典时代的高等文体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三位作家都突破了古典崇高文体的桎梏。奥尔巴赫通过分析作品中词法、句法、修辞手法,乃至语音、语义、语法的变化,揭示古典文体分用在公元4世纪遭到了挑战。这种对语言变化的敏锐的洞察力离不开语文学技能的训练,怪不得奥尔巴赫在《世界文学的语文学》中曾遗憾地提到现代的研究者已经不在接受语文学的训练了。在通过语言对文体进行分析后,奥尔巴赫继续评析作家所呈现的图景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阿米安的感官描写不是人物真实的语言,只是僵化的图景,哲罗姆的文字是为宣传基督教禁欲思想而作,并不涉及尘世,唯有奥古斯丁将内心悲剧性的问题与时代相结合,真正突破了文体分用的桎梏。

《摹仿论》开篇“奥德修斯的伤疤”中,作者将荷马史诗和《圣经》分别作为高雅文体和低等文体的起点,荷马史诗代表崇高文体,表现人类经验的崇高与悲剧性,旧约代表着低等文体,展现着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基督教打破了高等文体与低等文体的分野,形成一种文体的综合或混合。奥尔巴赫以《马可福音》那个折磨人心的夜晚为例,“西蒙·彼得站在那里,否认了他与被拘捕的耶稣之间的关系。此时的(普通平民)彼得不是陪衬角色,而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这种不同文体的混用是犹太一基督教文献的特点。”如奥尔巴赫所言,“出现了一种新的低级表达方式,一种低级的、本来只用于喜剧和讽刺剧的文体,它限制大大超出了最初的应用范围,进入了深邃和高雅,进入了崇高和永恒”。文体分用从此走向了文体混用。接着,在中世纪,对现实的认识和呈现在但丁那里发生了转折。但丁在《神曲》中用日常的意大利语言和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古典世界、圣经世界和日常世界,就像一个低等文体的创作,但作家通过排列和表述方式使之获得了崇高的风格,使《神曲》在整体}成为一种崇高的文体,作家实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结合,在文体的混用中呈现了历史。从此之后,“当人们接受重大事件不是源于抽象或一般的认知这一理念;那么,他们就不会只在上层社会、重要事件或国家事件中寻找素材,而会在艺术、经济、物质和精神文化中寻找,深入到日常生活和百姓中去寻找,因为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够抓住独特的、由内在力量驱动的东西,抓住具体的并且具有普遍有效深刻意义的东西”,对历史的认知和表现现实的方法进入一种新的模式。

在《摹仿论》中,作者以文体分析为起点,系统论述了作家对现实再现的历程。在奥尔巴赫看来,现实主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体的混合,高等文体与低等文体的混用把严肃、悲壮与崇高赋予日常生活,从而使普通日常的事件和人物具有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寓意。奥尔巴赫对作家的评价以作品是否再现了现实为标准,其主要依据即文体的混用,是否在崇高和低俗二者之间再现了时代精神与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奥尔巴赫.摹仿论[M].吴麟绶,周新建,高艳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1).

猜你喜欢

文体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方法研究
另类文体巧谋篇
培养写作文体感的有效策略探析
中职作文教学中,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规范文体写作 鼓励个性创新
鱼肠剑·选择最佳文体
“淡化文体”的语境、内涵及负面规避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妨从强化学生文体意识入手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