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写作文体感的有效策略探析

2020-05-11陈大晨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裁说明文文体

陈大晨

近年来,“淡化文体”的呼声越来越高,中高考也要求“文体不限”,旨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结果很多学生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文体缺失”现象,不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

文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体裁,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类,消息、报告、传记等纪实类,记叙、说明、议论等教学类文体;二是语体,是与文章体裁相匹配的语言体式,诗歌重情感表达,小说重事件体验,戏剧重艺术冲突;三是风格,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言事风格的自然展现,每个作者在不同的作品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文体感”是作者、读者对文体的整体感觉,是对文体规范的感悟。在读写活动中,要自觉地运用文体知识,内化到读写实践中。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针对写作对象选择文体,在选择文体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文体感。

学生的写作动机越强烈,他们的文体感就会越敏锐。学生想说清楚一件事,就用记叙类文体;想抒发情感,就选择散文、诗歌文体;想表达看法,就选择议论文体。

一、重视文体知识的传授

教师要注重文体知识的指导,强化学生的文体感。在记叙文写作中,以绘景、记事、写人为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描写,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展现他们的个性,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写身边不熟悉的人,这样能让学生注意到写作中易于忽略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要依据实际情况,在把握六要素的基础上,表达时对内容有所取舍,这样才能把握重点。

在说明文教学中,学生要把握它的特征,通过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时间空间等说明顺序把事物说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家庭生活开始写作,这样能提升学生写说明文的兴趣。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确定论点,让学生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据要真实、典型,要借助于论据的收集,动用逻辑、演绎等论述方法,这样会更有说服力。议论性的文章,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样读起来才有“味道”,教师要为学生多推荐一些好的案例、素材,供学生阅读思考,为议论文的写作提供更好的论据。

二、在比较阅读中培养文体感

阅读与写作互相依存,如果教师只注重文体知识的传授,势必会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文体知识,促进文体感的发展。

教师可以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加以对比,让学生感知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荷塘月色》《爱莲说》等文章都是以荷花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但前者有抒情性,是借景抒情,后者重在议论,能体现作者的洁身自好。

教师可以将体裁相同、题材不同的文章加以对比,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都是说明文,它们的说明方法、顺序不同。

教师可以将体裁相同而风格不同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李白、杜甫的律诗风格迥异,李白的诗浪漫,杜甫的诗沉郁。

三、在读写结合中让学生能“识体”

学生要学会辨别文体,看到文章就知道它是哪一种文体。学生通过阅读不同体裁、语体、风格的内容,通过梳理、概括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学生要依据自身特点、写作需要进行写作,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去确定文体。如果学生对某种文体不擅长,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进行仿写,通过句式、语言的模仿,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在写作中,学生要避免為追求生动而堆砌词句的现象,要注意体式的规范、语言的运用、词语的色彩,这样才不至于偏离文体特点。如写新闻稿时,选取的事件要真实、语言要准确,不过多掺杂自己的观点,避免将新闻写成评论。

教师是写作的引导者,自身文体感的强弱也会影响学生文体感的培养。文体感强的教师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文体的知识,促进学生文体感的发展。部分教师脱离文体感而“乱作为”,势必会弱化学生原有的文体感。教师要把握文本特点,夯实文体基础知识,要充实自己的文体知识结构,并不断影响学生,以培养出文体感好的学生。

总而言之,学生的文体知识不可缺乏,教师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淡化文体”的现象,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教师要重视文体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推荐一些相似的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树立文本意识,把握不同文体的特征。

猜你喜欢

体裁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阅读专练
另类文体巧谋篇
茫然的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体裁好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