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绘本课堂提问技巧的探究

2019-06-18赵丽

关键词:提问绘本

赵丽

摘 要:绘本阅读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但阅读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尤其是英语阅读更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提问是有效且便捷的引导方式。基于绘本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特点:趣味性、可理解性、生成性和平等性,本文将从“看”“猜”“读”“品”“续”等五个方面设计提问,提高绘本課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绘本;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54-1

绘本的“图文并茂”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要求,但要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仍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提问则是有效且便捷的引导方式。

一、“看”五彩绽纷的图片

在进行英语绘本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看”的作用。比如在阅读绘本时,最先引入眼帘的便是那五彩绽纷的图片,学生最感兴趣也是这些图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可以让学生不带文字先欣赏一下图片,让学生先了解一下。以《Eason the Big Brother》为例,主要讲述的主题是一个暖心的小故事,哥哥Eason如何接受新生的小妹妹?通过这一简单的绘本,对Eason的性格分析与情感态度变化,升华出来主题:家人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在观察绘本插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Do you have a little sister? Do you like her? Does    Eason like her little sister? Does he like her?”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反馈的信息设计分层问题引出绘本话题,不同层次的提问激发了学生对故事主人公的好奇,使其做好了全身心投入阅读准备。

二、“猜”连贯完整的故事

大部分的绘本都是讲述一个夸张而又吸引人的小故事,而文字也不再承担讲述故事的主要责任,这一职责已经交由图画完成。因此学生在看绘本的图片的过程中,也能对绘本所要表达的故事有个大致了解。比如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性人物玛格丽特和克莱门特所著的《The Runway Bunny》,一只小兔子突然有一天对妈妈宣布说要“逃走了”,兔妈妈并没有很诧异,只是机智的欲擒故纵;“你要是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呢!”紧接着,一场在幻想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就开始了。究竟妈妈是怎么追逐着小兔子的呢?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引导学生先看图片,看看小兔子和妈妈都展开了什么样的追逐战。教师可提问:“Can you guess what the story is about? Can you tell us in your own words?”在猜测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大概,也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英语来讲述一个故事。

三、“读”生动有趣的文字

在学生初步感知绘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关键信息,并设计一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绘本。教师给出阅读提示后,学生带着关乎绘本细节处的问题阅读绘本,依据绘本文字回答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

教师先带着学生大致的通读一遍,其中的生词等并不逐一处理,了解绘本的大体内容。接着,通读完一遍之后,再开始精读。所谓精读,便是对生词、句型等的处理。当然这些的解释也不用像现有的英语教材中的生词表一样一边中文一边英文这么呈现,完全可以通过绘本中的图画来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在猜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到了乐趣,也使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最后一遍的阅读是在学生对绘本已经大部分掌握的情况下进行的,给了他们再次理解的机会。

四、“品”意味深长的内涵

在绘本教学的读后环节,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综合分析,展示他们对绘本的深层理解,并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每个绘本并不是简单的讲了一个小故事而己,每个小故事都教会了大家一个道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尝试到了阅读的乐趣,也从中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不再是说教的方式,令人感觉到乏味,而是以—种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图画和文字部分己经阅读完成后,学生对绘本己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也对绘本所要讲述的故事有了较表面的理解,接下来就该品一品,这个故事究竟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我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东西呢?《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整个故事充满了爱的气氛和快乐地童趣,最后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自己的天真和想象贏得了大兔子多一倍的爱,大家都是贏家。通过阅读这样的绘本,教师可以在两只兔子表达爱意的描述中,问:“Do you think what love is?”,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他们对爱的理解,在他们眼中,爱到底有多长多大多远,让他们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对老师的爱。

五、“续”天马行空的结尾

有些绘本写到最后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而是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留给阅读的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新型问题,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不受已知故事的束缚,续编故事结尾。这些创新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差异化的学习,丰富课堂气氛。如《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这一绘本结尾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小熊一家和Goldilocks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会原谅Goldilocks吗?Goldilocks会做什么事情来获取小熊的原谅呢?教师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想象一下接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讨论过后,每个人也里肯定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结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上插图并且配上文字。在续写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有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只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便可,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阅读英语绘本是一种感知,感知是在脑海里,而不是在眼睛里。孩子的眼睛首先是被故事性的图画吸引住,随着对图画的观察、联想,孩子在一步步地建构着令自己着迷的趣味故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的图画和文本,设计各种类型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推理、概括和思辨的阅读过程中去。

猜你喜欢

提问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