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血肿观察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6-18李亚文李世军王琳庞占琪董赫杨健王涛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五科辽宁大连116021
李亚文 李世军 王琳 庞占琪 董赫 杨健 王涛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五科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血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9例出现皮下血肿患者的病症及治疗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与年龄、使用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P<0.05);经处理后,患者皮下血肿均全部吸收,平均治愈时间(6.2±1.8)d;检测起搏器阈值,治疗前后未发生改变或阈值升高<3倍。结论:皮下血肿是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年龄、使用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为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压迫止血,加强抗感染治疗,可促使皮下血肿有效吸收。
血肿是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占急性损伤的44.4%[1]。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术后并发症中血肿的发生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并导致起搏阈值升高、起搏感知降低,不仅影响起搏器的治疗功能,还会缩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本研究以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为对象,对皮下血肿的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共200例,男109例,女91例;年龄36~86岁,平均(64.2±7.5)岁。心律失常类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4例,双束支阻滞12例,三束支阻滞8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2例。起搏器类型:单腔起搏器(VVI)6例,双腔起搏器(DDD)173例,三腔起搏器(CRT)21例。其中,植入术后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为皮下血肿;男5例,女4例;年龄37~85岁,平均(69.9±5.8)岁;临床表现:起搏器前方隆起,触诊有波动感,自觉疼痛、肿胀,伴有皮下青紫淤斑,血肿直径范围2cm×3cm~6cm×6cm。
1.2 植入起搏器
术前2h内使用抗生素,常规消毒铺巾;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穿刺侧切口手术植入起搏器。82例患者起搏器安置在皮下,118例安置在胸大肌浅面。
1.3 调查研究
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不同年龄、手术次数、使用抗栓药物与否、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起搏器类型、安置部位的统计学处理,分析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术后皮下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
1.4 并发症处理
患者术后均采用沙袋压迫止血6h左右,每压迫45min放松15min,出现血肿者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如存在液波感,先使用注射器抽液,再进行彻底止血。尽量固定沙袋,避免压迫中出现移位。视患者病情予以抗生素治疗,直至病情痊愈或好转。治疗期间[2],记录血肿治愈时间,测定治疗前后的起搏器阈值;治愈标准为血肿完全吸收,疼痛消失;阈值升高>3倍以上判定为起搏器阈值升高。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提示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皮下血肿的发生及处理
本组9例患者皮下血肿均发生于术后2周内,其中术后第6d发生皮下血肿4例,第11d发生皮下血肿3例,第13d发生皮下血肿2例。经妥善处理后,皮下血肿均全部吸收;2例4d内治愈,4例6d内治愈,3例9d内治愈,平均治愈时间(6.2±1.8)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起搏器阈值,起搏器阈值未改变或阈值升高<3倍。
2.2 皮下血肿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不同年龄、使用抗栓药物与否、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之间皮下血肿的占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年龄、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是皮下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皮下血肿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n(%)]
3.讨论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较多如性别、植入年龄、体重指数、脑血管意外史、充血性心力衰竭、抗凝药物使用、心房电极[3],其中皮下血肿部位多数为皮下组织弥漫性渗血,一般认为与手术及患者自身因素密切相关[4]。本研究中,皮下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P<0.05),提示年龄越大,血管弹性越差,血管硬化越明显,使用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均易导致皮下血肿发生。另外,本研究发现,起搏器类型及安置部位对皮下血肿的发生无直接关系(P>0.05),建议尽量使用双腔起搏器,避免起搏器综合征[5]等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心功能。
一旦引发皮下血肿,若处理不及时,易致感染风险增加,不仅影响起搏器功能,还会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危害,延长住院时间。临床上,一般采取局部应用凝血酶、局部压迫、放置引流条、外科止血、积血抽吸等方式对皮下血肿进行处理。必要时可配合医生切开皮肤,对血肿进行清除。针对抗凝患者,血肿严重时停用抗凝药物,根据血肿吸收情况加用抗凝药物。本组9例皮下血肿患者经妥善处理后,皮下血肿全部吸收,平均治愈时间(6.2±1.8)d;起搏器阈值未改变或阈值升高<3倍。说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皮下血肿患者,可促使皮下血肿全部吸收,且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可能存在皮下血肿问题,控制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促进血肿快速吸收,从而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