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科研档案互联网数字平台管理构建

2019-06-17李晓玲

卷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科研档案互联网信息化

李晓玲

摘 要: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引入互联网数字化技术,通过有效的平台构建与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医院科研人员权益,提高医院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本文结合有效的工作实践,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互联网;信息化

在医院档案管理阶段,要加强对于科研档案互联网数字平台的管理,通过进一步工作实践,本文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有效的分析过程,要不断加强实践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从而确保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1 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化档案管理与网络技术充分结合,不仅是人工管理过程同时是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过程。以网络技术、网络空间为基本平台实现对档案的云空间管理。现代化管理以数字管理技术为支撑,大大突破了传统网络管理的局限性,实现自动存储、归档,不仅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解决了异地、跨区域存储档案的问题,为档案管理信息收集、跨区域存档、跨地域调阅等提供了便利。有效地释放了人工作业劳动力,促进高效管理,增加了档案使用寿命,降低了人为因素等破坏档案的可能性。因此医院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档案实现自动化管理,节约存储空间、释放资源劳动力、控制有关支出,降低档案资料损毁风险,进而大大促进医院建设向现代化发展。

医院档案记载中不仅是对数据资料的记载,同时也是对科研成果、学术成果的记载,对医疗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强化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此应用互联网数字平台建立管理系统具有必要性。随着医疗不断进步需要采用多元化形式的证据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记载,如通过音频、视频等对医疗成果、科研项目进行跟踪式记载,对整个过程的数据进行存储、备案。常见的医院科研档案存储类型包括:第一、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存储数据库;第二,医学、学术、专著以及相关论文数据库;第三,相关专利详细记载、专利转让、专利名称、专利作者、批准信息等详细资料;第四,对已获得国家认可、国家承认的成果鉴定科研数据库,包括科研成果资料、作者资料、编号资料、鉴定时间等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数字平台管理机构实现有序连接各个科室,及时向需求部门提供所需数据信息,加速档案信息的互动与传递,提升资源传递效率,节省现有资源,为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提供便捷服务。

2 医院科研档案属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2.1 医院科研电子档案形成

将医院科研数据转化为电子档案需要基本五个步骤,即具有数字设备、数字转化环境、具有可存储设备的相关载体设备、并以数字化形式对信息数据进行记载、以计算机等设备为信息处理读取设备,数据信息可由通信网络进行传递、记载、传送等。在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医院科研档案数据进行电子转化归档使其具有存储、利用价值便形成了电子档案。据此可知,在对医院科研资料进行电子化档案管理时,需要软件、硬件条件均符合要求。设置电子档案管理平台时,首先需要构件满足要求的硬件设备,即具备基本的扫描仪器、光盘刻录仪器、照相机、缩微设备等,并保证存储硬盘容量足够大,具有安全性、性价比高。其次要进行一定的软件设计:在此过程中科研人员要不断提升电子数据意识,接受专业培训,提升电子操作能力,坚持配合医院档案管理升级转型。提升相应的电子数据存储、计算机操作能力,保证数据存储的科学合规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医院有关部门建立相对应的档案数据管理规范,对档案存储形式、资料存储类型、数据记载归档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规范。如:要求文件、数据、资料等需要以JPG、WORD、PDFD等形式进行记录与存档,对特殊情况的电子档案进行全文信息化摄影应用全息技术等进行存储,保证科研档案均有电子档案。当部分资料因格式、材料版面等因素限制难以实现扫描存储时,可通过微缩拍照、微缩呈现等技术进行转化并实现电子档案记载。

2.2 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系统

根据电子档案的基本操作流程,对电子进行数据库建设是必然趋势,对此需要做到:第一构件数据存储、查阅数据库,构件数据管理软件,由专职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实现对电子数据库的高效利用。建立电子档案数据系统,首先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软件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可运行性。随后由各科室人员将数据录入、提供专业的数据,由专业人士进行监督、控制、维护、改进,并对科研数据进行管理。在管理科研项目时,需要对科研项目进行系统设置,保证其按一定规则、规范进行数据统计,如对项目的负责人、成员、研究时间、具体信息等进行標准录入。在此基础上,设置一定详细查阅信息,根据分类归档设置检索查阅功能,为查询各类信息提供便利。在设置查询功能时,可根据不同的筛选条件进行分类,如:科研项目级别、负责人类别、院级项目、职称项目、学科项目等,并以科学的电子图示表示相关内容,进而为数据信息的使用者、为医院决策、医院发展、项目评估、人才考核、评职称发奖金等提供依据。

2.3 建立电子档案信息网络系统

为了优化数据库的管理、发挥数据信息的实效,需要对数据进行联网使用,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实现数据的高速传递、全面传输,利用多台电脑的联合依靠网络技术,实现资源有效共享信息高效交流。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建立信息网络系统需要凭借网络互连技术,满足软件条件要求,并按照网络互连协议进行信息传输;第二,落实档案网络管理工作。为强化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对计算机网络配置、资料使用用户、数据库应用状态等进行管理。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技术操作手段对计算机数据库、电子档案网络进行监管、测试、协调。利用行政管理与部门监管提升档案数据存档、入库、检索、分析、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效率。进而实现电子档案数据库的高效利用,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促进医院科研成果发挥实效。

2.4 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和防范

数字化管理医院科研档案,实现了对档案数据资源的跨空间、跨时间利用,但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使用隐患。如:利用计算机作为平台进行数据应用时,计算机具有一定的薄弱环节,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此时需要医院管理部门建立针对性的、专门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避免电子数据丢失、防止信息数据被篡改、防止病毒入侵、避免信息数据被破坏等。对此需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周期性的杀毒与升级,增加数据保密系统的严密性、安全性,及时对电子科研数据进行备份。建立独立的电子数据保护系统,创建与之相匹配的安全保障、病毒防护体系,提升计算机的运行安全性、保证数据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加强信息化管理的防范性。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医院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在有效的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医院科研工作开展实际,不断制定更加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流程,并积极融合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进一步确保相关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覃巧裕.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8,23(22):47-48.

[2]潘晓辉.提高医院科研档案利用效率的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1):50-52.

[3]吴佳怡,刘静,胡靖仁.“互联网+”背景下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策略[J].现代医院,2018,18(10):1462-1464+1467.

猜你喜欢

科研档案互联网信息化
试论科研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要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