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
2019-06-17王琦张超
王琦 张超
摘要:在技术快速革新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互联网+”教育下高校音乐教育面临教学模式、形式、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深层次创新发展。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高校音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背景 高校 音乐教育 产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94-02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很多高校跟随时代的潮流,运用“互联网+”对高校音乐素质进行教学。21世纪的中国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新的更重大的历史使命。将要面对的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人口红利”“出口红利”好景不再,在“世界创造”面前“中国制造”也已显得底气不足。竞争呼唤着创新,创造呼唤着人才,而人才则呼唤着教育!教育哺人才。但教育不是抽象的,有着个实实在在的“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时下中国教育界普遍地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其实也正是注意到了这个关键点。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精品课程”的提出
提出“精品课程”是个好主意。“课程”是育人之本,本就该要“精”而上“品”。只有“精品”的课程才能育出“精品”的人才,只有“精品”的人才才有资格去参与竞争,才能在未来的“人才高地”上竖起标杆,才能让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和“制胜力”。因此,能育出宝贵人才的课程才能称得上是“精品”,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关键。
但同样还有个问题:“精品课程”会从天上掉下来吗?光靠拼拼凑凑、抄抄袭袭能成吗?否!要靠开拓,要靠创新,要靠科学的精神做一番求索。纵观现时的高校,普遍都在利用互联网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哪谈什么“精品课程”?哪谈什么建立“人才高地”?有了教学方法的的改进,教学才能创新,才能出大思路、大智慧,才能在中国的教育界拓展出一片新天地,这样讲“精品”就有望了。任何人才的培养模式,都得以科学与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导向。任何能真正称得上“精品”的课程的打造,都离不开前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探索,只有经过这样的努力建立起来的学科和课程,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利用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在音乐教育“精品课程”中融入新鲜的互联网元素,“精品课程”是与教学目标同步、与人才培养模式并进发展的。以此共同弘扬我们新世纪的教学的科研精神,并真正推动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下中国音乐的课程建设
在高校音乐素质教学中引进“互联网+”,这对高校素质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 App 把人本课程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等音乐理论有效地联系起来。
中国音乐课程建设包括内容众多,如人是社会的产物,是在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而个体的社会化内容正是社会文化的表现。文化对于人的作用并非是漫无目的而显得杂乱无章的,为了使人能够成长和发展,课程要对与人类生活水乳交融的文化知识进行选择与控制,选择与控制的基本表征形式是学科知识体系。再者,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自出生就被抛入了文化的洪流之中汲取影响,并受其影响。教育是一个培养文化人的过程,儿童从自然人发展到文化人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学科知识,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水平成了课程目标建构的来源之一。所谓学科知识就是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学科知识的典型类型包括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新课程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为总目标之一,凸显了人本主义课程观的思想。人本主义课程观不是将课程视为价值中立的事实,而是将其视为价值负载的文本,即课程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而是由特定价值所主导的人的经验或体验。人之存在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生存和价值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人之存在是哲学全部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哲学研究应突出人的意义、价值、命运等问题并给予终极的关怀。存在主义还认为,哲学不能只讲理性和逻辑推理思维,还需要将人的心理、情感、价值等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直觉的、本能的思维。关注人之存在是人本主义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际上就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之完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既体现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也体现在理智、知识、理解等认知方面以及情绪、情感、态度、价值等情意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视为学校音乐课程总的目标之一彰显了对以往过于关注学科和社会的课程目标的纠正。
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音乐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知识是课程建构不可或缺的内容,课程实际上就是在传承、建构着特定的知识。“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表明了学校音乐课程目标建构中的学科依据。任何一门课程的建构都是以学科作为基础,音乐教育是“音乐”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及其课程都必须以音乐学科作为基础而建构,至于选择什么样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作为学校音乐课程的内容是由特定的音乐价值观以及特定的音乐教育观所决定的。这次学校音乐课程改革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较以往的学校音乐课程目标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难度有所降低,在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中融入了“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对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音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调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校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无疑将会突破以往单一的、枯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机械、呆板的训练,既可以拓展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范围,又可以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爱好。否则,它只是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存在的工具而已,也就是说,只有人与音乐学科知识进行真正的对话,音乐学科知识才能彰显其应有的价值。其次,音乐学科知识的传承、发展、创新只有通过人的音乐学习才能完成,即只有人才能学习、传承、发展音乐学科知识,否则音乐学科知识便是一潭死水而毫无生机与活力。由此可见,课程中的音乐学科知识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一方面,学习音乐学科知识可以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从“艺教”音乐教学模式转向“人教”方向转型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的观念,应该贯彻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始终,跳出以“技艺”替代“育人”的教育观。用“育人”观念进行音乐教改的标识是不断完善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改变功利主义的、以单一谋生手段为音乐学习的目的,使专业课程内容与每位学生的情性陶冶、人格提升、心灵净化相结合。当然,高校音乐教育是通过对音乐艺术学习的手段培养高水准的全面发展人才,音乐技巧是特定规律下的特定要求,本身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强制性。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来掌握音乐技巧,使音乐表现手段不断丰富,是正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增强音乐性、增加音乐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通过学习用音响材料、语言、色彩构成音乐美、表现思想、反映情绪,使音乐技能不断提高。音乐技巧虽不能较多地改变学生的知识面,也不能补充生活经验之不足,但它是音乐赖以表现的不可或缺的特殊手段,是音乐教育中必要的、重要的内容。所以完美的音乐大作,都是高尚的人格与精湛的音乐技巧高度统一有机结合的产物。
在高校音乐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人教”和“艺教”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完全可以融为一体的。使学生在学知识、学音乐的同时,构建高校音樂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我们深信,只要高校音乐教育同仁们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努力,脚踏实地、大胆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能在不断开拓创新的教改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冯进威,文洁.互联网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15).
[2]杜洁琼,罗帅婷.互联网音乐发展对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6,(12).
[3]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