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2019-06-17黄绍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颈动脉风险管理支架

黄绍丹

颈内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逐渐发展成为临床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2]。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属于微创治疗,能减少对颈部血管神经的损伤,降低颈动脉血流阻断时间,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等特点[3]。但由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多为高龄人群,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本身也属于精细手术,存在较大风险,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4]。本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风险管理组(n=80)。纳入标准:(1)对研究知情同意;(2)经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后,确诊为颈内动脉狭窄[5];(3)符合支架植入适应证;(4)狭窄程度70%~90%。排除标准:(1)排除本院职工及其家属;(2)双侧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3)合并心理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者。对照组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2.12±7.37)岁;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9例,脑梗死疾病史27例。风险管理组患者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1.98±8.40)岁;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2例,脑梗死疾病史26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和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术前药物准备,如口服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肌注地西泮注射液;指导患者做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等;心理护理;介入材料、急救药品及器材的准备。

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鉴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管理质量控制等四部分。

(1)风险鉴别:护理人员从过往临床资料入手,了解过往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的各种常见风险事故的类型、发生原因、采取的处理方法、预后效果以及风险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2)风险评估:手术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护理风险评估,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病情观察不到位、无菌操作、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欠缺以及护理记录不完整等。

(3)风险处理:风险处理是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采取的主要措施为:①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鉴别能力;②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巩固专业技能,熟练掌握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的护理要点,确保手术的无菌操作;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实战演练,模拟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护理事件的发生,既增强护士的专业素养,又能培养护理人员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的应变能力。④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的重视度,定期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格式、内容进行培训,规避护理风险。

(4)管理质量控制:护理科定期对往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护理质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过往经验,提出改进方法。

1.3 观测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常规护理模式和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质量,患者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对护理人员病情观察、突发事件的处理、医疗操作和文书记录进行评分,每项评分0~25分,分值越高表示该项目护理质量越高。

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脑血管痉挛、低血压、皮下血肿、栓子脱落;记录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的病情观察、突发事件的处理、医疗操作、文书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脑血管痉挛、栓子脱落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分,±s)

分组 例数 病情观察 突发事件的处理 医疗操作 文书记录对照组 80 20.63±2.95 20.69±1.24 21.98±1.01 23.69±0.25风险管理组 80 22.57±1.26 23.41±0.39 23.68±0.27 24.22±0.14 t值 - 5.409 18.716 14.544 16.544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d,±s)

images/BZ_165_213_1010_2303_1057.png

3 讨论

护理风险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与医患相关的风险。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多具有高龄、病情危重等特点,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6]。这也意味着,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医疗风险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7]。风险管理指对现有的及潜在的风险进行鉴别、评价和处理,通过各种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8]。

本研究中,相对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对病情观察、突发事件的处理、医疗操作、文书记录评分更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康复更为迅速。分析原因,主要是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提前评估,能预测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将风险未发生时将其消灭。其次,通过定期培训,能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制度与规程。且风险管理还能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降低各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9-10]。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战演练,能提高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及时做突发事件作出回应,使整个护理流程更加缜密。特别在急救和风险事件发生后,护理人员能表现的更加从容和自信,与医生工作配合更加规范和专业[11]。国内学者罗学英[12]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心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指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均得到提高,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护理人员与医技人员的配合度和患者的就诊体验也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猜你喜欢

颈动脉风险管理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