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清浊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2019-06-17李金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阴虚肝肾证候

李金莲

(山西省荣军医院,山西 太原030031)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病变通过不同的途径累及肾脏后会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糖代谢紊乱有关。中医将糖尿病肾病归属于消渴病继发的“肾劳”“尿浊”“水肿”等范畴。消渴病发病初期病位在肝、肾。肾虚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病机,肾阴久虚引起肝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日久损及阳气,致水液湿浊不化发为水肿。雷黄伟[1]采用益肾清浊口服液治疗慢性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疾病病因病机进行治疗,因此笔者选取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益肾清浊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荣军医院诊治的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45~68岁,平均(53.46±6.07)岁;病程2~6年,平均(3.87±1.05)年。观察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42~69岁,平均(54.13±5.92)岁;病程2~7年,平均(3.76±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符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肝肾阴虚证的辨证标准[3];年龄≥18周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结核、肿瘤等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其他疾病引起的肾病者。

1.4 剔除标准 自行退出观察者;依从性差,不遵医嘱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①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调整用药,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或联合用药,必要时可选用胰岛素注射,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5.0~10.0mmol/L。②控制血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必要时联合用药,将目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1kPa=7.5mmHg)。③饮食干预:依据患者体质量控制能量摄入,给予低磷、低脂、优质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0.8~1.0g/kg,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浊汤。处方: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鹿衔草、桑寄生、川牛膝、车前子、六月雪各15g,牡丹皮、知母、黄柏、生大黄各6g。由本院中药房代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证候积分,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控制:中医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中医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中医症状、体征有所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中医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率<30%。临床控制、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mmol/L,±s)

表2 两组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mmol/L,±s)

血糖观察组 58 治疗前 8.15±0.76 11.05±1.73治疗后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 餐后2h 8.02±0.65 10.93±1.58对照组 58 治疗前 8.09±0.82 11.32±2.01治疗后7.89±0.78 10.85±1.67

(3)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血肌酐(μmol/L)尿素氮(mmol/L)24h尿蛋白定量(mg/24h)观察组 58 治疗前 125.74±57.15 11.55±5.82 165.84±58.92治疗后 78.95±28.73△▲ 6.46±2.04△▲ 90.46±20.73△▲对照组 58 治疗前 127.48±60.48 11.96±5.67 170.16±52.87治疗后 100.49±38.67△ 9.06±3.16△ 110.58±46.71△

(4)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认为与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反应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时,肾脏通过代谢葡萄糖改善机体高渗透压状态,增加了肾脏负担。血流动力学因素也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肾小球囊内压增高后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增高,导致肾脏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发生[5]。另外,血管紧张素Ⅱ可导致足突细胞凋亡,出现蛋白尿。因此,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除了控制血糖外,主要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来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归属于中医“水肿”“肾劳”“尿浊”范畴。孙超等[6]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肾、脾、肝,病理演变过程为气阴两虚→气阳两虚→阴阳两虚。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疗效,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分析病因病机,通过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益肾健脾等方法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服用益肾清浊汤2个疗程后,治疗效果满意,肾功能明显改善。

益肾清浊汤由六味地黄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山药、生地黄、山萸肉为君药,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生地黄滋阴生津;山萸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蛋白尿、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延缓肾脏疾病进展[7]。吕高虹[8]以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生地黄、山茱萸合煎治疗12周,治疗后小鼠肾脏指标明显降低,表明生地黄、山茱萸合煎对糖尿病小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知母、牡丹皮、黄柏具有清热泻火、养阴润燥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9-11]。茯苓利湿健脾,宁心;车前子利湿通淋;六月雪祛风除湿;大黄泻下攻积;川牛膝补益肝肾,活血祛瘀;桑寄生、鹿衔草补肾强骨,祛风除湿。全方合用具有滋补肝肾、滋阴润燥、祛湿化浊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肾清浊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肾清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蛋白尿产生,改善肾功能。

综上所述,益肾清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满意,可减缓肾脏损害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阴虚肝肾证候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