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悬、祛魅与戏谑:黑洞照片的传播特征分析
2019-06-15孙金辉田森杰付娆
孙金辉 田森杰 付娆
摘要:黑洞照片在整个的传播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传播特性,在传播前期媒体进行了多轮预热报道,并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增加话题热度,传播过程中各大媒体对黑洞照片进行了祛魅报道,在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上体现出了多元化特征。传播后期青年人群对黑洞照片戏谑化的叙事创作,使得黑洞照片由电视文本转为新闻文本,具备了“三级文本”的特性。黑洞照片的传播既体现着社交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发达和媒体报道方式的转变,也体现出青年人群对于戏谑亚文化的强大叙事与创作能力。
关键词:黑洞照片 媒体预热 媒体祛魅 戏谑亚文化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全球包括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等六个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公布了首张黑洞照片。一时间,黑洞照片成为各大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黑洞照片进行了全球同步报道。黑洞照片的各个传播阶段,都显示出了不同的特征,在这场由媒体和网络民众共同完成的黑洞照片传播活动中,本身具有严肃性、枯燥性和深奥性的科学事件,却被塑造成一个兼具教育启发意义和生动有趣特征的饱满形象。
设悬:传播前期媒体预热与群体期待设置
在黑洞照片发布会举行之前,各大媒体就做了充分的预热准备,通过悬念的设置,吊足了大众的胃口,制造出强大的群体期待。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新华社官微进行了三轮预热推送:4月10日早7点,其以《今晚,人类首次发布》为题进行了首次推送,推送内容为一张附有直播二维码的黑色星空照片;在晚7点左右又推送了题为《一张照片为什么要冲洗这么久》的科普类文章,推送内容包含了北京天文馆馆长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的采访视频;随后新华社的《聪明是你们聪明》推送,继续为话题增加热度,此次推送内容为一张动态的黑色卡通人物形象和一首名为“What Happens Now?”的英文歌曲,二者形成了完美呼应。《人民日报》官微总共进行了两轮预热,都采用了疑问式的标题,分别是《黑洞今天要现身,谁为它拍了第一张照片》和《什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有可能看不清?》。泛科學类媒体果壳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黑洞是什么,如何被找到等七个方面对黑洞进行提前解释,南方视频则以卡通动漫视频的形式对黑洞照片发布进行预热。
新华社的第二次推送兼具科普和预热的双重功能,通过天文专家解释黑洞有多大,为什么冲洗黑洞照片这么久等问题,让人们在充满期待的同时又对黑洞和黑洞照片有了一定的科学认知。在新华社的第三次推送中,评论区媒体以俏皮幽默的方式与网民展开充分互动,互动过程中网络语境的融入制造出与新闻对象之间平等的对话空间,这也再一次提升了黑洞照片的话题度。而《人民日报》官微的两次疑问式推送,让人们在充满期待的同时又产生种种疑问,而这也正是群体期待设置的一种绝佳方式。推送内容中无论是标题、照片、文字、音乐、视频,还是在评论区与网友的诙谐互动,使得黑洞照片话题热度逐渐上升,而各大媒体在黑洞照片传播前期留下的种种疑问和悬念,如黑洞照片有可能看不清等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性的推送,更增加了人们对于黑洞照片的群体期待。
祛魅:传播中期黑洞照片多元化的呈现解读
在对黑洞照片的报道过程中,各大媒体基本上都采用了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去揭开黑洞照片的神秘面纱。在传播载体方面,“三微一端+直播”成为各大媒体的标配,以《新京报》最为典型,依托于自身打造的“视频矩阵”,通过《新京报》官方微博、《新京报》我们视频、《新京报》动新闻等对黑洞照片的拍摄过程、拍摄难度以及拍摄意义进行了详细阐释,其中《新京报》我们视频对黑洞照片进行了现场直播,并且还摘录霍金生前的讲话,借霍金之口对黑洞照片进行祛魅。在《新京报》客户端方推出了《你好,黑洞!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专题,并设置“最新动态”“视频揭秘”“科普解读”三个子栏目进行深度解读。澎湃新闻与南方+客户端进行联合直播,不同于但单画面的直播形式,澎湃新闻与南方+在演播室嘉宾、各国的分会场之间来回切换,使得整个报道的呈现更加全面和立体。
在传播形式方面,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纷纷上阵、多管齐下,新华社官方微信使用自己打造的网红“刚刚体”,在当日晚9点30分公布了黑洞照片。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利用专家的口吻,以动漫的形式,配着悦耳有趣的背景音乐科普黑洞知识,并且还利用长图,具体解释黑洞是什么“洞”、黑洞的前世今生等问题。CNN通过一条长约一分半的视频内容,将黑洞的新闻图片和文字进行视觉化处理,使用动画模拟技术来增加内容的可读性。侠客岛则以感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出黑洞照片的观后感,并且以文理科学习背景投票的方式来组织读者表达自我感受。各个媒体在黑洞照片的传播形式上表现出语言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融合特征,多元化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黑洞知识具形化地展示出来,形成了良好的祛魅效果。
戏谑:传播后期新闻文本向社交文本的转化
各大媒体将黑洞照片公布之后,广大网民在社交媒体中迅速对黑洞照片进行了再生产,使得本来具有严肃性的黑洞照片变成了搞笑幽默的戏谑化图片:有网民为其“戴上”了墨镜和翅膀,有网民将其变为新浪的图标,或者将其PS为外星人的眼睛和甜甜圈。同时黑洞照片也成为年轻人争相转发的锦鲤和社交聊天之中广泛使用的表情包,被赋予可以吸走霉运、带来好运的新意义。黑洞照片被各大媒体报道后并未销声匿迹,而又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在社交场合之中,这使得黑洞照片的传播更加具有延展性和亲切感。
美国电视文化学者约翰·菲克斯依据文本间性理论,将电视文本及衍生性划分为三级: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三级文本,三级文本指的是观众对电视初级文本观看之后产生的一种随意松散的评价、谈论和闲聊。①进入社交场域的黑洞照片已经具备了该理论中的“三级文本”特征,当黑洞照片从文字、视频以及图片等形式进入社交传播领域,完成了新闻文本向社交文本的转化,其文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表情包、PS照片等,其文本的生产主体是具有创造力的网络青年群体。黑洞照片以其具有快感的话语结构和潜在意义以及大众在文本生产上的创造性,凸显出网络戏谑文化特征,在这一过程中,黑洞照片文本生产主体由新闻媒体转向为网络民众,青年群体的主体价值得以彰显。而这种戏虐化的创作形式并未对本身具有严肃性的新闻话题产生负面影响,也没有扭曲人们对于黑洞本身的科学性认知。央视新闻利用网民恶搞的黑洞照片在微博中发起了“黑洞PS大赛”话题,引起了更多网民的关注;财经媒体36氪将黑洞的PS照片与黑洞的科普性知识相互结合,用轻松娱乐的方式对严肃的科学事件进行传播和知识推广。这种由黑洞照片所形成的恶搞式的、戏谑化的亚文化反而与主流媒体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如果说黑洞照片前中期的传播特性体现的是媒体报道方式的转型与媒介技术的应用,那么在后期的传播中却更深刻地显示出一种年轻人的网络亚文化,显示出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之间的影响与互动。
结语
黑洞照片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既是当前高速发达的传播技术的产物,也反映出年轻群体对于科学性新闻事件的参与积极性与强大传播力。黑洞照片由前中期的媒体主导传播转向后期的受众主导传播,一方面增强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青年戏谑化叙事创作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而随着媒介技术与互联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年轻、幽默、具有活力和传播力的年轻人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流人群,黑洞照片所展示出的报道、传播特征或许会成为社交媒体时代重大媒介事件的一种报道、传播范式,体现着媒介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注释:①李 鹏:《论“文本间性”思想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本接受观》,《国际新闻界》,20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