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唐书》中《李密传》的比较研究

2019-06-14陈怀鹏

神州·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李密

陈怀鹏

摘要:自《新唐书》成书以来,史学家对新旧《唐书》的比较论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史学议论的主题。本文欲通过分析比较新旧《唐书》之《李密传》的差异,并结合两部《唐书》撰修的时代背景、史料来源、以及编纂者文风等方面原因,从而深入探究史学家对两《唐书》褒贬各异的缘由。

关键词:《新唐书》;《旧唐书》;李密

一、史学家对于新、旧《唐书》的评价

自《新唐书》成本以来,史家对于两《唐书》的褒贬就呈现出两极化的状态。以《新唐书》编著者欧阳修等为代表,他们在《进新唐书表》中对《旧唐书》全盘否定:“(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对《新唐书》全面肯定:“至于名篇著目,有革有因,立传纪实,或增或损,义类凡例,皆有据依。纤悉纲条,具载别录。”

当然也有史家认为《旧唐书》胜于《新唐书》,如王若虚所说:“旧史虽陋,犹为本分,且不失当时之实。宁无新书可也。”顾炎武认为《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新唐书》“文虽简”而事不核或简而不当处甚多。

但两部《唐书》能够在典籍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必有其独到价值之处。如王鸣盛所说:“二书不分优劣,瑕瑜不掩,互有短长。”沈德潜认为《旧唐书》以完备胜,《新唐书》以论赞胜。这也是在《新唐书》完成以后,宋仁宗下诏《旧唐书》不可废的原因。

本文认为若从史料来源、行文结构、写作笔法等方面综合来看,二者虽有差异却各有千秋。本文选取二书《李密传》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探究历史上对二书褒贬各异的缘由。

二、两《唐书》中《李密传》的差异

欧阳修在《进新唐书表》中云:“其书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新唐书》之于《旧唐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事增、文省、写作笔法以及人物评价方面。本文选取的二书《李密传》则充分体现这些差异。

1、《新唐书·李密传》中的“事增”部分

《新唐书·李密传》的“事增”部分主要体现在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说明,以及补充《旧唐书》中所没有提到的事件。

例如在《新唐书》记载,李密在与王世充决战之前军队缺衣少食的原因:“初,密既杀翟让,心稍骄,不恤士…粟竭人散,胡仰而成功?”而在《旧唐书》中仅有“时密兵少衣”五字,却并未说明瓦岗士兵为何缺衣少食。

另外《新唐书》中对于李密事件中的补充记载方面还包括很多,例如《新唐书》记载李密在瓦岗领兵事迹:“十三年,让分兵与密,别为牙帐,号蒲山公…台寺俱满。”但这些事迹在《旧唐书·李密传》中并未记载。

2、二书《李密传》的“文省”部分

虽然《新唐书》史料增多,但“文省”也是《新唐书》一大特点。欧阳修治史重视文辞的简要,在论《春秋》时说:“述其文曰则简而有法,此一句在孔子六经,惟《春秋》可当之”所以编纂者把“文省”作为其修史的准则。

“文省”部分主要体现在《新唐书·李密传》删减骈体文书。清代赵翼在对两《唐书》进行比较后认为:“欧、宋二公不喜骈文,故凡遇章疏,四六行文者,必尽删之。”

在《旧唐书·李密传》中可以清晰看到,记载李密所作控诉隋朝十大罪的骈体文书:“密复下回洛仓而据之…布告海内,咸使闻知。”洋洋洒洒数千字,此文在《旧唐书》中被全部录入,但在《新唐书》中却不见踪迹。

3、两《唐书》中写作笔法的差异

北宋时期古文运动重新兴起,史家推崇《春秋》,故难免以“春秋笔法”写史,让为恶者臭、为君者畏、为臣者惧。最具代表性的是书中对杀、弑、诛和斩的运用。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和斩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新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与瞿让火并时:“翟让部将王儒信惮密威望…并杀其兄、侄及儒信。”用“杀”来表明编纂者的观点。在记载李密之死时:“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伏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密兵度,横出击,斩之,年三十七,伯当俱死,传首京师。”则使用“斩”字,表现出编修者对于李密作为唐王朝的背叛者被杀所持的态度。

4、两《唐书》中人物评价的差异

二书对于李密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别。《新唐书列传第九》记载对于李密的评价:“赞曰:或称密似项羽…其才雄亦不可容于时云。”而《旧唐书·列传第三》记载对于李密的评价则为:“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通过这两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旧唐书》对于李密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与陈涉、项羽相比而有余,将其定位为隋唐之间一代枭雄。但在《新唐书》则明显被贬低,被当作只会笼络人心的乱臣贼子。

三、两《唐书》中《李密传》差异原因分析

《新唐书》在北宋仁宗年间撰修完成,与前代不同,此时儒家思想重新确立,古文运动蓬勃发展。因此,历史背景、史料来源、学术风气的不同是造成二书差异的主要原因。

《旧唐书》编修之时,后晋时局动荡、内忧外患。在这种战乱时期,加之几易监修,《旧唐书》可以完成编撰已是难得。但五代时期相去唐朝不远,很多资料保存完善。时局动荡又使政权对于史书撰写的影响被削减,使得史书真实性大大增加。而《新唐书》的成书背景则不同。庆历年间重修唐书时,北宋内有三冗、外有强敌、“守内虚外”,社会矛盾尖锐。所以《新唐书》在创新体例和史料填充等方面有所突破,恢复了正史纪志表传体裁的完整性,开创了史书中的《兵志》、《仪卫志》和《选举志》。

五代时期战争不断,《旧唐书》在修撰中遇到了史料不足的问题。五代史家以史馆为依托,通过政府搜集、购买、抄录大量唐代史料。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是《唐书》旧稿,实出吴兢。虽众手续增,规模未改。昫等用为蓝本,故具有典型。”《新唐书》虽对《旧唐书》有所增删,但它仍是在《旧唐书》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另外,宋敏求所補唐武宗以下六代实录以及小说笔记,都为修撰《新唐书》提供大量史料。

《旧唐书》遵循唐代国史遗风,喜用骈文。而《新唐书》成书于儒家思想重新得以确立、古文运动蓬勃发展的北宋。宋代史学家抨击纪传体史书“叙事依违,失褒贬体”,推崇以《春秋》编年、治史、论史。因此,欧阳修、宋祁等在撰写《新唐书》时不可避免的运用“春秋笔法”,并且喜用古文。据宋祁在《宋景文笔记》中记载:“文有属对、平侧用事者…非所施云。”由此可知,宋祁主张以散文写史,反对史文的骈俪化,进而删减了《旧唐书》中大量的骈体文书。

四、结语

通过对于二书《李密传》的分析,二书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唐书》相较于《旧唐书》的事增、文省、以及二者写作笔法和人物评价的差异。而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则是新、旧《唐书》的时代背景、史料来源、学术风气的不同。

与此同时,结合文章历代史学家对于新、旧《唐书》的褒贬,可以看出史学家们对于两部《唐书》的评价大都局限于二者的某一方面的优缺点,例如称赞《旧唐书》保存前代历史资料完善、叙事文体符合唐代风格;而批评《旧唐书》则称其:“纪次无法,详略失中…皆不得暴其善恶”。对于《新唐书》,或称赞其言语简洁、叙事完善;或批评其写作手法有局限、引用笔记、小说错误繁多。

但是不管千百年来史学家争论二者孰优孰劣,两部《唐书》在二十四史中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两部史书的不同则正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转变。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某方面的优劣,应当放眼全局,充分利用二者的长处,相互比较印证,从而探求历史的真相。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岑仲勉:《唐史余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歐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5]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王树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刘知幾:《史通通释》,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8]吴缜:《新唐书纠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赵翼:《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1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猜你喜欢

李密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双赢的智慧
牛角挂书
隋唐之际:李密的失败
“臣”心一片谁人知
你来帮帮我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陈情表》:伦理困境中的挣扎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陈情表》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