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臣”心一片谁人知

2017-01-03王守平

关键词:魏徵先帝晋武帝

王守平

摘 要:在《陈情表》一文中,李密用了27处自称“臣”字。李密如此密集地使用“臣”字,是向晋武帝表达自己的“忠心”,展现“俯首下视,屈服听命”的卑微之态,从中也可窥见作者“臣”字背后的苦衷与无奈。

关键词:《陈情表》;臣;文本解读

千百年来,人们对李密的《陈情表》评价很高。《古文观止》言其“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清代林云铭所辑《古文析义》说“绝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饰,惟见天真烂漫”。这些评价的着眼点基本上都在李密对祖母的孝情上,可以这样说,李密对祖母之情至深至厚,确实“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然而,李密写《陈情表》,他的言说对象是晋武帝,他向晋武帝“陈祖母之情”的目的是“陈请”,也就是请求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暂不出仕。一方面,他的祖母年事已高,确实需要人照顾;另一方面,他的内心极其担心晋武帝龙颜大怒,不允其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陈情表》是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板块中的一篇课文。从哪里切入才能更好地理解李密复杂的思想感情呢?笔者以为,可以从“臣”字入手。

《陈情表》全文共475字,“臣”字共有29处,除了两处是称呼他人“前太守臣逵”,“后刺史臣荣”外,其余27处皆系自称。

为什么李密在短短475字的《陈情表》中用这么多的“臣”字呢?笔者以为,李密是一个论辩高手,《晋书·李密传》中说李密“数使吴,有才辩”,更精通为人臣之道。这个“臣”字或多或少将李密内心复杂的情感表露出来了。

一、李密密集用“臣”字表达的原因

(一)从“臣”的象形表意来看,李密其实是向晋武帝表达自己的“忠心”

从象形表意来看,“臣”的造字本意是俯首下视,屈服听命。“臣”是特殊的指事字,是“目”的变形。“臣”,甲骨文(如图1)像一只眼睛向下看,金文(如图2)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如图3)有所变形。也就是说,李密在《陈情表》中密集地使用“臣”字,让晋武帝感觉到他是臣服于自己的,是对晋朝皇帝俯首下视、屈服听命的。李密在写《陈情表》时肯定揣摩过,如果晋武帝批阅《陈情表》后,认为李密是忠信的,那么就有可能同意他的“陈请”,他就可以辞不赴命。

(二)从“臣”的上奏书写来看,李密是向晋武帝展现俯首卑微之态

李密为了在晋武帝面前展现自己俯首卑微之态,密集地使用了“臣”字。一方面是“臣”本来就有俯首下视、屈服听命之意,另一方面也与古代臣子向皇帝写奏折的书写形式有关。李密写给晋武帝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不管是“表”“疏”,还是诏敕、奏章、奏折,都是大臣手写的。书写时,其他的文字一样大小,唯独“臣”字自称时要小写——比其他的文字小,并且要靠右边。当李密将有27个自称“臣”(小字)的“陈情表”呈送到晋武帝面前时,李密的俯首卑微之态不言自明。

(三)密集地使用“臣”字,还与李密的出身出仕有关

李密,最开始是蜀国官员,任尚书郎。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也就是公元267年,晋武帝征他出任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也就是说,李密在亡国4年之后,被晋武帝征召任职。从内心来讲,李密不愿在灭掉自己国家的晋朝为官,他的内心其实是有怨言的,从《陈情表》中我们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但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可以想见,晋武帝看到这一段内心应该是不高兴的,为了消除晋武帝可能对他产生的疑忌,李密在这一段33个字的文字中,密集地用了3个“臣”字。这或多或少能减轻晋武帝的疑忌。

为了进一步打消晋武帝有可能产生的疑忌,李密又在下一段中这样表达:“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段话中,李密用了两个“臣”字,这两个“臣”字用法和前面三个“臣”字用法不一样。这两个“臣”字用的是对比之法:先说“且臣少仕伪朝”,再说“今臣亡国贱俘”。李密没有说“且臣少仕前朝”,而说“且臣少仕伪朝”,“伪”者,不合法、虚假也。李密不承认之前的“蜀朝”,那么也就是说在前朝蜀国为“臣”是不合法、虚假的了。合法的、真实的“臣”只能是当今“晋朝”的“臣”。“今臣亡国贱俘”,特别强调自己是个亡国贱俘,浅陋卑微,竟能蒙受过分提拔,得到优厚恩惠。从字面上说,这样强烈的对比,既表达了自己的俯首卑微之态,又表达了对晋武帝强烈的感恩之心,从而使晋武帝对他可能产生的疑忌瓦解冰消。

二、李密密集用“臣”字背后的苦衷与无奈

前文说过,李密写作《陈情表》时,内心是恐惧矛盾的,“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同时,他对祖母之情是真切至厚的。他的“陈情”,最终是为了“陈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不得不煞费苦心,27个自称“臣”字背后隐藏了李密复杂的情感和不得不说的苦衷与无奈。

首先,李密从小失怙,幼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是祖母抚养他长大,他和祖母相依为命,他对祖母具有很深厚的感情。现在祖母年老多病,确实需要人照顾,“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其次,李密对前朝是有感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晋朝可以说是他李密的敌对国。可是现在在新的形势下,李密不得不成为新的晋朝的一员,他不得不对新王朝表示“忠心”,而他内心不一定愿意为新王朝效力,而现在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他不得不应付,他想辞不赴命,又怕晋武帝不允许,他的思想深处一定是矛盾的。

再次,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而晋武帝刚刚灭掉蜀国,对蜀国旧臣本来就难免有猜忌之心,而现在李密想不接受晋武帝的征召令,辞不赴命,可能更会引起晋武帝的猜忌。如果在“陈情”的言辞上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效果,更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李密对祖母的感情是真实的,对晋武帝是如履薄冰的,“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为了进一步地达到“陈请”辞不赴命,李密不自觉地就密集地使用“臣”字,至少,这个字能或多或少地缓解晋武帝的猜疑之情。

我们可以对比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臣”字的出现频率,进一步地理解李密密集使用“臣”字背后的无奈和苦衷。

与李密的《陈情表》齐名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前),同为“表”,同为向当今皇帝上奏,诸葛亮的《出师表》一共758字,比李密的《陈情表》多了283字,但诸葛亮在全文中只有12处自称“臣”,这12处自称“臣”中,第一处“臣亮言”是臣子上表的固定格式,可以忽略,而其中8处与“先帝”有关,“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只有4处是与当今陛下有关,其中还有一处连带着“先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之所以能这样表达,一是诸葛亮的身份地位高,他深得“先帝”刘备信任,追随先帝创业,劳苦功高。二是诸葛亮有辅佐“后主”之责,刘备临终前曾嘱托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所以,整篇《出师表》下来,诸葛亮虽然用了12个自称“臣”字,但口吻更像是一位父亲跟自己的孩子说话。而李密是没有这些条件的。从身份上说,李密只是一个“亡国贱俘”,甚至双方都有所疑忌和不满,李密不仅不能将这种情绪渲染出来,而且要小心谨慎地尽可能消除晋武帝对他的疑忌,密集地卑微地使用“臣”字,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全文553字,只有一个“臣”字,即开头第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徵和李密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的出仕经历,甚至其仕途经历更加复杂。魏徵初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后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然而在相州一役中,魏徵等人被窦建德击败,魏徵被俘虏。窦建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后来李世民击败窦建德,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最后才为李世民所用。魏徵在李建成手下时,甚至经常建议劝谏李建成如何对付李世民。按说这样的仕途经历,魏徵更应该在写给李世民的奏疏中多写“臣”字。然而,魏徵在奏疏中基本不用“臣”字(除去以“臣”开头的一句,这是奏疏的固定格式),这是为何?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魏徵和唐太宗之间已经建立起牢固的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二是魏徵本人刚正不阿,敢直言犯谏;三是李世民本人能够虚怀纳谏。相比于魏徵,李密这三点一样也达不到。所以,只能在晋武帝面前多用有“俯首下视,屈服听命”之意的“臣”字了,这也是不得已的为官生存之道。

事实上,正因为李密在《陈情表》中展现了俯首卑微之态,表达了“忠心”,再加上李密对祖母的无比孝情,才会有“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个,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同意了李密的“陈请”。从这个意义上说,密集使用“臣”字,可谓居功至伟。(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魏徵先帝晋武帝
魏徵:千古“诤臣”第一人
出师表
《出师表》节选
出师表(节选)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石崇王恺斗富
智解不祥的“一”
“上帝”考
晋武帝纵容腐败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