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探析

2019-06-14丛茂柠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产教融合

丛茂柠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经多年探索实践,明确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题的未来发展主线。本文以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梳理总结了医疗器械行业、临床医学工程及该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在产教融合机制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现路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9094-(2019)04C-0065-04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原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简称医电专业)开办已逾40年,目前是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层次,对应本科及以上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人才。该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在医疗器械公司及地方医院医学工程处(或设备科)从事医疗器械安装、保养、维修、设备管理、营销等技术服务工作。在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借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力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来调整、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校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培养出契合行业及企业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医疗器械企业层面

江苏省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和注册产品数均居全国首位。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医疗器械企业对销售人员的需求最大,其次是售后工程师和市场培训师。省内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仅300人不到,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需求学历层次来看,高职高专层次的人才需求量最大。[1]企业对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看重的是:职业技能、实践经验,然后才是学历;对人才的能力最为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实践经验、思维能力,其次是道德品质、知识体系、表达能力;对成绩最看重的是:实践/实习成绩和专业课。

(二) 医疗机构层面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在专业上属于临床工程学学科,不仅包含了基础医学的知识,而且更加偏向于工程应用方向,是医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核心任务是应用管理。[2]临床工程师是经过专业工程学教育和培训为临床提供支持的工程技术人员[3],学科发展至今,已不是单纯的“采购 +维修”,已经转变为设备论证、计划申报、采购、验收、培训、计量、质量控制及科研为一体的工作模式,[4]对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是目前常规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5]在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类专业岗位主要在设备管理部门(主要为设备管理岗位,少量设备计量、技师岗位);专业人员数量少,高学历高职称的更少,远远滞后于医院自身规模的发展。医院对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职业技能、实践经验和学历并重;最为重视的是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对成绩最为看重的是专业课成绩。医院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专业知识的某些方面、某些内容,以适应这个专业在医院的应用,并尽可能地了解其相互联系,以更好地用专业知识来为临床服务。[6]

二、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实现路径

学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近十年就业对口率在84.2%,在各级医院工作的占39.9%,在公司和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占54%,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操作技能,因而“产教融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临床医学工程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医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1.将医院文化融入德育活动。为响应学校“建议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200个小时的志愿公益活动”的号召,学校建立了具有医卫类职业学校特色的专业志愿者队伍,服务单位遍及南京各大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养老院等,服务内容有医院引导,导医分诊,协助病人拍片,义诊活动中测量血压并解释相关知识等工作。目前已有两个省级和两个市级优秀志愿者社团。通过“专业对科室”的服务,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来进行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借助医院这个平台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更加巩固和提升。学生通过医卫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救死扶伤、服务大众的职业使命感,加深了对职业规划、工作岗位和医患关系的理解。

2.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学校医电专业校友遍及江苏省内各大医院及医疗器械公司,很多都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每年学校主动邀约校友来校参加毕业十周年、二十周年及三十周年校友聚会。在2018年,以学校百年校庆为契机,与校友交流洽谈了多项有价值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校友们也乐意为学校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主动来校开设讲座,参与专业教学,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这些专业上的前辈不断将国家新政策,产业发展新形势,行业新技术、新意识带给学生。同学们在与这些师兄、师姐们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被他们特有的亲和力与工作创业经历所深深感染,不断鼓舞着自己坚定专业目标,在专业学习上努力前行。

3.医疗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主线,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接受医疗文化的熏陶,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从新生入学开始,先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专业教育,参观医院职能科室和医疗器械企业及公司,让学生从职业视角充分了解医疗行业的现状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不断加强医院的阶段性专业见习和专业课程实训,通过各种教学场景的职业化,让医疗文化逐步“植入”学生心中。

4.“双创”活动和技能大赛助推专业发展。学校努力打造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积极参与行业技能大赛,医电系学生参加了2017年第一届全国食品药品行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医用电子仪器维修技能大赛,获得个人三等奖,参与的师生都从中获益良多。

(二)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相融合

1.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7]学校通过成立行业专家顾问委员会,每年由学校、医院及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岗位变化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创建和充分贯彻实施“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医院和公司(企业)两阶段岗位实习,通过校企充分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2.让医院和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参与教学,合作育人。目前,每学期有3—5位三甲医院的临床工程师和企业资深的医疗器械营销人员参与授课,课程涵盖血透机、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专业设备的原理、维修以及医疗设备的管理、质控和营销等课程。通过行业专家授课,把最新的知识、技能和意识带给学生。

3.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学年分批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双师”培训班,定期参与临床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校内设立行业专家名师工作室,每周固定时间与系内专业教师交流,对专业课程中的典型医疗设备,如血透机、呼吸机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

4.整合优势资源,将执业认证考试引入学校。很多专业都能做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但是临床医学注册工程师认证尚未全面展开。学校计划依托学校培训部、相关行业专家及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将部分临床工程师注册认证考试的培训和考证引进学校,共享优质资源,让学生有目标、有条件地进行与认证考试相关的学习,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引入重要的行业评价标准,为学生毕业后快速取得行业认证,提高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5.“双导师”制共同育人。由于医电专业每届招收人数不多,从三年级开始,将5名左右的学生分为一组,指定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位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习上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拓展项目学习、专业指导和实习实训。在最后一年的实习中,由校外导师负责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性质,设计工作任务,指导项目论文,评价学习效果。

6.校院、校企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和专业校本教材。目前医电系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计量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单位合作开发了《血透机原理及维修》《医疗仪器计量与质控》《常用医用电子仪器实训指导书》《医用电动器械》等专业校本教材。在临床工作中,有60%—70%的医疗差错是由使用者的操作引起的,其他是由于设备故障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医院从系统性的原因开始,做好环境控制和设备控制,并把很多设备安全和质控写到临床标准化流程(SOP)当中。[8]根据行业专家的宝贵经验和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共同打造了血透机原理等一系列专业精品课程,在课程中融入了医疗设备的实用操作技能、预防性维护的意识和基本技术。

7.校院、校企共同申报课题。课题研究是医院临床与学校教师共同的需求。医电系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医工处、东部战区总医院医工处、南京安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同进行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产教融合课题研究工作,并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价值交换实现双赢。[9]

(三)企业生产与教学实践相融合

1.引企入校,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学校与费森尤斯、迈瑞、EMS、万东等公司合作,建立了包括水处理与血透机、医学影像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监护仪、牙科治疗台和呼吸机等各类医疗专业设备的医疗设备实训中心,让学生和教师有充分便利的条件参与其中,共同成长。

2.在医院和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医电系与校外三十多家医院及医疗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立实习点,共建实训基地,定期让学生和老师到行业第一线学习,了解行业发展,锻炼专业技能,工学结合,逐步施行现代学徒制。例如在大型影像设备的第三方维修企业“吉尔甲”,学生有一周的时间吃、住、学均在企业,师傅带徒弟,边做边学,心无旁骛地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良好。

3.将教学场景搬到医院的“医院课堂”。学校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便捷,将CT设备放在医院影像科,定期让学生到三级医院现场学习,把课堂搬到医院,切换学习场景,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临床专业技师团队共同教学,理实一体化,取材方便且真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实习。学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在最后一年的实习中,前半年在医院实习,不仅了解医院的相关工作流程,掌握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很多医疗企业和公司资源,这为下一阶段后半年的企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企业和学生之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双向择优选择,实行“订单式”实习,在实习阶段实现定向“预就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三、产教融合中面临的问题

其一,临床工程核心内涵和定位不明确,学科体系的不完善和差异性致使长期以来临床工程学科未得到社会及政府管理部门的完全认可,缺乏立法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卫生部门也一直对医疗机构的医学工程人员的配置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医疗器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统一标准或专业认证标准,这些都直接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困难。

其二,高职层次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相较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空间上有一定优势。当前医院医工岗位招聘的总体趋势是要求本科及以上相关学历,三级以上医院从科研和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采取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均衡配置的思路,这对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来说,进入医院就需要有一定的契机和条件,比例越来越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是医疗设备公司或企业。学校和医院之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双赢的合作,加上就业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校院之间产教深度融合。

其三,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较难实施“订单式”培养。首先,该专业每年招收人数较少;其次,通过调研发现,尽管省内医疗器械企业及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都不大,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及公司对“订单式”合作培养这种周期较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性都不高,即使有企业愿意冠名并合作培养,但连续性不强,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四、總结

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偏重于院校自身发展而忽视面向经济建设的发展[10],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了“以产促教”[11],但医疗行业要实现“以教带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在多年办学过程中也深感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医疗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希望早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从实然走向应然。

参考文献:

[1]王安奎, 李汝亮, 孙子涵,等. 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分析[J]. 经贸实践,2018(17).

[2]高关心. 关于临床工程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医疗设备,2015(12).

[3]王学军,朱丹丹,朱永丽. 医用器材临床工程师培养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15(3).

[4] 王绍波,孙宝奇, 钱志余. 安庆市医学工程部门现状调查[J]. 医疗装备,2018(19).

[5] 李爱军. 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6).

[6]汤黎明,等.医院临床医学工程人才知识结构构成的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 2014(11).

[7]杜俊文.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缺失与优化路径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6(4).

[8]刘文生. “大医工”是如何炼成的——访301医院医学工程与维修中心主任曹德森[J]. 中国医院院长,2017(10).

[9]严圣阳. 基于价值链的产教融合路径选择[J]. 中国商论, 2016(31).

[10]马树超, 郭文富. 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18(4).

[11]葛晶. 浅析产教融合发展高职教育的创新路径[J]. 改革与开放, 2017(8).

责任编辑:曹鸿骅

Abstract: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clearly defined the main line of future development with the them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king the specialty of Medical Equipm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Nanjing Vocational Health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industry,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pecialty,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objectives and paths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realization path; Medical Equipm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产教融合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