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听觉训练问题及对策

2019-06-14许蕴彰

艺术评鉴 2019年7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问题对策

许蕴彰

摘要:在现代音乐院校教育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很多院校均有设置,并且占据的地位也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提升。在目前视唱练耳实际教学过程中,视觉训练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及任务,也是提升学生视唱练耳整体水平的基础,因而应当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本文主要分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听觉训练问题及对策,以促使听觉训练更好开展。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   听觉训练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103-02

在目前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及训练,而听觉训练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在视唱练耳实际教学中,为能够使听觉训练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师应当对听觉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选择有效对策科学合理进行听觉训练,使学生听觉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为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保障,使其更好发展。

一、视唱练耳教学中开展听觉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一)听觉训练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听觉训练得以更好开展,教师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于不同的训练对象,应当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当与训练对象的能力相符合,注重学生优势的发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通过较好掌握视唱内容,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增强,使学生自信心得以提升,并且在培养学生良好人格方面也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作用。

(二)聽觉训练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在对学生实行听觉训练过程中,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与学生能力及知识结构相符合,其内容及形式不可过于跳跃,应当与科学知识顺序相符合,将相关的知识点逐步融入,不同知识点之间应当存在一定联系。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学生将教学内容更好掌握,使学生的听觉能力能够逐渐得以提升,使听觉训练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听觉训练应遵循实践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较好引导,使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及理论在新知识学习及巩固中进行利用,通过使前后知识及理论实现相互贯通,不但能够使旧知识得到较好巩固,还能够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理论进行深入认知。在对学生实行听觉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选择代表性比较强的一些作品,并且在音高练习过程中,应当注意符合音乐实践,不能单纯注重音准。在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遵循实践性原则,使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能够对各种音乐要素较好感知,促使其能够逐渐形成准确音高概念,同时,学生自编自创能力的发挥也是实践性教学中的一项必须内容[1-2]。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节奏音节读法及标记

在对视唱练耳知识进行初级学习阶段,学生应当对节奏音节读法及标记加强重视。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帮助,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正确节奏尽快掌握,对于音乐节奏能够形成感知及感觉。在经过一定时期练习后,对于音节符号、发音及相应时值,学生能够形成记忆,并且可构建比较稳定的认知联系,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节奏时值符号化。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节奏时值可表现出可读性,使以往通过练习音高才能够使节奏时值得以实现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效改变,可实现口诀及手拍等相关单项节奏音节练习。对于节奏音节,其读法及标记的有关系统介绍,教师可在后续教学中展示,需要引导学生音乐律动、节拍及语言相结合,使学生从中获得微妙感觉及体验。

(二)注重节拍及律动的稳定

在音乐作品中,对于音乐节奏的构成而言,稳定的律动及节拍属于基础,并且在音乐节奏中属于内在组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节奏感进行较好培养,应当先引导学生构建稳定节拍感,有效调动学生身体感觉,并且调动其在音乐中的参与体验,逐渐构建较稳定节拍感。在以往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若学生缺乏稳定节拍感,则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也就很难实现速度统一及平衡,对于音乐作品中的艺术性表现及速度变化也就无法较好把握,这对于学生的听觉训练必然会造成不良影响[2-3]。

三、视觉练耳教学中听觉训练的有效对策

(一)视唱练耳教学中充分调动听觉

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积极性,应当消除学生由于认谱而关闭听觉的缺陷消除,应当注重乐曲分析应当加强重视。所以,在实际开展视唱练耳教学,为能够实现更理想的听觉训练,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入手点。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不看乐谱的情况下,对教师演唱或者乐器弹奏进行倾听,通过音乐听觉尝试进行背唱。其次,在学生进行背唱过程中,可指导学生用手拍出音乐旋律及节奏,并且应当注意结合音高,从而更好实行背唱。第三,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具体旋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句子实行深入分析,注意观察这些句子,注意是否存在相同及重复之处,还应当注意是否存在对比性及变化性语句。同时,对于音乐结构应当加深体验,从而通过感性认识更好启发学生,帮助学生,以实现知识积累,有效提升学生音乐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为更好进行旋律听记提供充分准备。第四,在学生进行看谱试唱方面,应当注意使学生对演唱形式进行合理选择,不但可以选择个人演唱及集体演唱方式,也可选择分组分局演唱方式,以有效提升学生内心听觉,使学生对于音乐句式能够加强感性认识及体验。

(二)听觉训练需实现融合

在视唱练耳教学活动中,教师及学生均需要利用大量的曲谱实例,对于音乐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同要素实行分析及研究,在以往听觉训练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单纯进行听音识谱,对于不同音节之间协和度、距离感及色彩感往往忽略,这对于听觉训练效果十分不利。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实行听觉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听、唱、读、写等多个方面训练融合成为整体,因而教师需注意避免选择重复枯燥内容进行训练,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确保重点突出,且条理比较清晰,从而将更加专业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内容、特点及价值更好了解,使学生在整体上提升自身音乐感知能力。另外,由于节奏运动表现出较强情感效应,且具有特别表现功能,因而音乐作品节奏不但包含运动幅度及速度缓急等各个方面因素,并且包含运动时间及长短时值等方面因素。在保证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节奏进行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对于音乐节奏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因素均能够较好接受,也就能够使学生形成比较理想的节奏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加理想的音乐感知,使学生对音乐更好理解,从而对学生更好进行听觉训练,使学生的听觉能力实现有效提升。

(三)利用音乐作品实行听觉训练

音乐属于一门听觉艺术,对于音乐专业领域内的任何技能训练而言,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学生听觉审美体验,并且增强其音乐表现能力,因而在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相关技术训练也需要表现出音乐性,对学生音乐听觉能力进行较好培养,使其实现更好发展,这一点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属于基本任务。而听觉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得以实现。所以,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尽可能不要应用单一音乐实行听觉训练,这种方式对于学生音乐整体感知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利用实际音乐作品对学生开展听觉训练,可避免学生听觉训练枯燥、单调,可使音乐完美性及教学技术性实现较好结合,从而使听觉训练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3-4]。

四、结语

在目前视唱练耳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听觉能力属于十分重要的任务及要求,而听觉训练能够使这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有利于學生发展,因而需要有效开展听觉训练。视唱练耳教师应当注意遵循听觉训练原则,注重听觉训练中需注意的问题,选择有效对策开展听觉训练,从而使听觉训练能够得以更理想的开展,使其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为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及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富尧.视唱练耳中听觉分析的训练[J].戏剧之家,2018,(07):142-143.

[2]邹潇欢.视唱练耳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建构策略探讨[J].大众文艺,2018,(01):215-216.

[3]魏李娜.视唱练耳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建构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11):145.

[4]余莉娟.新时期本科视唱练耳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建构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10):137.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教学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浅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演奏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析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综合能力
视唱练耳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