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壳聚糖/磁性甘蔗渣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

2019-06-14刘雪梅

湿法冶金 2019年3期
关键词:甘蔗渣壳聚糖吸附剂

刘雪梅,马 闯,吴 凡,赵 蓓

(华东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用农林废弃物或改性后的农林废弃物从废水中吸附Cr(Ⅵ)已有较多研究[1-6],如柚子皮、农作物与壳聚糖的复合材料、小麦秸秆磁性生物质炭,等等。普通甘蔗渣(OB)磁化产生的γ-Fe2O3对重金属有良好的去除特性[7],且易于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此外,表面新增的Fe—O官能团也可与Cr(Ⅵ)发生配合反应[8];磁化甘蔗渣热解制备的磁化甘蔗渣生物炭,进一步改变了材料特性,而后用壳聚糖进行修饰,制备出壳聚糖/磁性甘蔗渣生物炭复合材料(CMB),新增氨基官能团[9],使其对Cr(Ⅵ)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试验研究壳聚糖/磁性甘蔗渣生物炭复合材料(CMB)的制备及从废水中吸附Cr(Ⅵ),借助SEM、BET、FTIR研究其吸附机制,以期为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含Cr(Ⅵ)废水的合理治理提供参考。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试剂及仪器

试验用主要试剂均为分析纯,见表1。试验用主要仪器见表2。

表1 试验用主要试剂

表2 试验用主要仪器

1.2 吸附剂的制备

粉碎后的甘蔗渣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于80 ℃下干燥,制得试验材料(OB)。称取15 g OB浸泡于FeCl3溶液(1.23 mol/L)中,搅拌10 min,静置24 h,然后在80 ℃下干燥,再在氮气氛中炭化,制得磁性甘蔗渣生物炭。炭化升温速率5 ℃/min,在600 ℃下炭化1 h。

取6 g壳聚糖溶解于1 000 mL质量浓度为21.08 g/L的醋酸溶液中,取6 g磁性生物炭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40 ℃下搅拌30 min,而后加入150 mL质量浓度为22.6 g/L的戊二醛,40 ℃下搅拌30 min,将溶液pH调至9.0,再搅拌1 h,之后过滤,得壳聚糖/磁性甘蔗渣生物炭复合材料(CMB),80 ℃下干燥备用。

1.3 模拟废水的配制

称取干燥重铬酸钾用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溶液,所有模拟废水均由此溶液配制而成。

1.4 试验方法

在25 ℃、搅拌速度120 r/min条件下,分别移取50 mL不同质量浓度的Cr(Ⅵ)溶液,以0.1 mol/L盐酸及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然后加入一定质量OB和CMB,振荡吸附一定时间后,测定溶液中Cr(Ⅵ)质量浓度,计算Cr(Ⅵ)去除率(η)和吸附剂对Cr(Ⅵ)的平衡吸附容量(qe)。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甘蔗渣处理前后的结构表征

2.1.1 扫描电镜表征

处理前、后甘蔗渣的SEM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

a—OB;b—CMB。

由图1看出:OB为柱状,孔隙较少,以大孔结构为主,表面平整;CMB为团状,有许多孔隙穿插其中,表面有大量微孔,比表面积大大增加(见表3),而且表面还有一些发亮颗粒,这是磁化过程中产生的γ-Fe2O3[10],其对Cr(Ⅵ)有较强的吸附作用[7,11]。

表3 OB和CMB的比表面积

2.1.2 红外光谱表征

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a—OB;b—CMB。

CMB与OB相比:C—H变形振动吸收峰峰宽及强度降低,C=O伸缩振动吸收峰增多,故芳香化程度提高,且保存了壳聚糖中的含氧基团,为吸附阳离子提供更多活性位点[15];新增的一些含氧官能团利用不同方式大大增加了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如氧化还原[4-5]、配合作用[16];此外,CMB中新增的Fe—O伸缩振动吸收峰与Cr(Ⅵ)发生配合反应[8],可进一步提高对Cr(Ⅵ)的吸附效果。

2.2 甘蔗渣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

2.2.1 初始废水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温度25 ℃,吸附剂加入量8 g/L,废水中Cr(Ⅵ)质量浓度50 mg/L,吸附时间12 h,搅拌速度120 r/min,初始废水pH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Cr(Ⅵ)去除率:—▲—OB;—●—CMB;Cr(Ⅵ)吸附量:—■—OB;—◆—CMB。

2.2.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初始废水pH=2,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为50 mg/L,温度25 ℃,吸附时间12 h,搅拌速度120 r/min,吸附剂用量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Cr(Ⅵ)去除率:—▲—OB;—●—CMB;Cr(Ⅵ)吸附量:—■—OB;—◆—CMB。

由图4看出:2种吸附剂随用量增大,对Cr(Ⅵ)的吸附量均下降;吸附剂用量越大,吸附活性位点越多,对Cr(Ⅵ)的吸附率越高;CMB较OB对Cr(Ⅵ)的吸附率有显著提高;吸附剂达一定用量后,吸附效果变化不大,而吸附剂用量较大时,吸附剂本身会发生颗粒黏附,因活性位点相互排斥,加大了对吸附Cr(Ⅵ)的阻力[26],因此使吸附受到抑制[27-28],导致吸附效果不佳。综合考虑,确定CMB用量以0.4 g(8 g/L)为宜。

2.2.3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温度25 ℃,初始废水pH=2,废水中Cr(Ⅵ)质量浓度50 mg/L,吸附剂用量8 g/L,搅拌速度120 r/min,吸附时间对Cr(Ⅵ)吸附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随吸附时间延长,2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率都有所提高,吸附量也提高;吸附时间为12 h时,CMB对Cr(Ⅵ)的吸附率达最大,为98.7%,吸附量也达最大;此后,Cr(Ⅵ)去除率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吸附有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吸附材料表面含有大量活性位点和基团,吸附速率快,基团与Cr(Ⅵ)的配合作用快速发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吸附效果的80%~90%;慢速吸附阶段,活性位点大大减少,吸附速率降低,没有更多基团与Cr(Ⅵ)进行配合作用,吸附率与吸附量基本不变。综合考虑,确定适宜吸附时间为12 h。

Cr(Ⅵ)去除率:—▲—OB;—●—CMB;Cr(Ⅵ)吸附量:—■—OB;—◆—CMB。

2.2.4 废水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吸附温度25 ℃,初始废水pH=2,吸附剂用量8 g/L,吸附时间12 h,搅拌速度120 r/min,废水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

Cr(Ⅵ)去除率:—▲—OB;—●—CMB;

由图6看出:Cr(Ⅵ)初始质量浓度在10~50 mg/L范围内,随Cr(Ⅵ)质量浓度增大,CMB对Cr(Ⅵ)吸附率变化不大;Cr(Ⅵ)质量浓度在50~100 mg/L范围内,随Cr(Ⅵ)质量浓度增大,CMB对Cr(Ⅵ)吸附率快速下降;而Cr(Ⅵ)初始质量浓度在0~100 mg/L范围内,随Cr(Ⅵ)质量浓度增大,OB对Cr(Ⅵ)吸附率变化不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均随Cr(Ⅵ)质量浓度增大而提高,最后趋于平衡。由于吸附剂用量一定,活性位点数一定,Cr(Ⅵ)质量浓度较低时,吸附剂提供的活性位点数相对于Cr(Ⅵ)十分充足,Cr(Ⅵ)去除率较高,而随Cr(Ⅵ)质量浓度增大,吸附剂提供的活性位点数相对于Cr(Ⅵ)不足,Cr(Ⅵ)去除率逐渐降低。试验确定废水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以50 mg/L为最佳。

2.3 吸附等温线

在模拟废水50 mL、初始废水pH=2、温度25 ℃、搅拌速度120 r/min、吸附时间24 h、初始Cr(Ⅵ)质量浓度分别为10、30、50、70、100 mg/L条件下,控制CMB用量为8 g/L,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看出,随Cr(Ⅵ)平衡质量浓度增大,吸附量越大,曲线斜率越小,最终曲线斜率趋近于0,即CMB对Cr(Ⅵ)吸附速率逐渐减小,最终为0。

图7 CMB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

采用式(1)(2)分别对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相关参数见表4。

(1)

(2)

式中:qe为平衡吸附量,mg/g;qm为吸附剂最大吸附量,mg/g;b为Langmuir常数;ρe为平衡质量浓度,mg/L;kF为Freundlich常数;1/n,吸附指数。

表4 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的参数

由表4看出: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CMB吸附Cr(Ⅵ)的吸附等温线拟合度较好,表明单层吸附在CMB吸附Cr(Ⅵ)过程中占主控地位。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中,n=3.67,1/n介于0~1之间,表明CMB对Cr(Ⅵ)的吸附为优惠吸附[30],吸附过程较易进行。

2.4 吸附动力学

废水体积50 mL,初始废水pH=2,搅拌速度120 r/min,温度25 ℃,废水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50 mg/L,吸附剂加入量8 g/L,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CMB对Cr(Ⅵ)的吸附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提高,但吸附速率减小;90 min时,吸附达到饱和,饱和吸附容量为54.1%;720 min后,吸附速率基本为0。CMB对Cr(Ⅵ)的吸附分为2个阶段:前60 min,CMB含有大量吸附位点,对Cr(Ⅵ)的吸附速率很快,为快速吸附;随吸附进行,吸附位点逐渐被Cr(Ⅵ)占据,吸附逐渐达到饱和;由于CMB表面性质及传质阻力的影响,吸附速率逐渐减慢。

图8 CMB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采用式(3)(4)(5)对试验数据进行3种动力学模型拟合,相关参数见表5。

ln(qe-qt)=lnqe-k1t;

(3)

(4)

qt=kt0.5。

(5)

式中:qe为平衡吸附容量,mg/g;qt为吸附时间t时的吸附容量,mg/g;k1为准一级吸附速率常数,min-1;k2为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g/(mg·min);t为吸附时间,min;k为颗粒扩散模型速率常数。

表5 吸附动力学模型参数

由表5看出:3种动力学方程都有较好的拟合结果,但CMB吸附Cr(Ⅵ)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解释(R2>0.99),表明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组成了吸附过程的3个吸附阶段[29-30]。由于颗粒内部扩散方程不经过原点,表明颗粒内扩散、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共同控制颗粒外扩散过程[29-30]。

3 结论

甘蔗渣经炭化处理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呈团状结构,孔隙结构发达,表面有大量微孔,比表面积大大增加,磁化后产生的含铁成分纳米颗粒γ-Fe2O3进一步提高了甘蔗渣对Cr(Ⅵ)的吸附能力;表面官能团种类及数量的增加,以及与壳聚糖复合后引入的氨基团也大大提高了甘蔗渣的吸附性能。适宜条件下,炭化后甘蔗渣对Cr(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8.779 6 mg/g。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解释,表明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吸附过程有慢速吸附和快速吸附2个阶段。

猜你喜欢

甘蔗渣壳聚糖吸附剂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降解周期可调控的甘蔗渣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墒性能分析
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铬的吸附①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烟煤烟气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氯化锌造孔甘蔗渣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掺杂Mg、La对高温CO2钙基吸附剂循环特性的影响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