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践行“让学引思”

2019-06-13周秀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周秀莲

[摘 要]践行“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旨在“让”出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引”出学生的独特之思,创意之思,让有效学习真正发生。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课标倡导的精神理念,在践行“让学引思”的过程中以学定教、据学促教、顺学而导,通过研制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搭建适宜展示能力的认知平台,遴选匹配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使“让学引思”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让学引思”;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积极倡导语文学习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相应地,笔者所在的盐城市教育局提出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思想——“让学引思”。践行“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旨在“让”出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引”出学生的獨特之思,创意之思,让有效学习真正发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案例,谈谈践行“让学引思”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与反思。

一、以学定教:基于儿童本位,为学生研制适切的教学内容

【案例呈现】以下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师相机板书)。那么,这篇散文的“神”究竟是什么?“形”又是怎样散开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生:这篇文章所写的是高原上的一棵柳树,柳树的特点就应该是这篇散文的“神”。

师:作者从头到尾一直都在描写这棵柳树吗?

生:不是,作者还写了高原上的荒凉、柳树的外形以及灞河柳树的特点。

师:这就不得不令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课文的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所描写的“神”也是这棵柳树,但为什么内容和形式上却写了很多与柳树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与作者形成深入对话,看看作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用意?

(学生重新回归课文,重点关注环境、生长过程和灞河柳树的语段,感受其与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生:我发现这些事物虽然与“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实处处都在为写这棵柳树服务。

师:能具体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作者笔下所描写的高原环境是苍凉而贫瘠的,这就衬托了柳树生长环境的艰辛,柳树“铁定的色泽”“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等词语,就是对柳树精神的一种反衬。

生:作者之所以描写灞河柳树,其实就是一种对比,借助灞河柳树生长之容易和婀娜多姿的状态,与生长艰难的高原柳树相对比,突出了高原柳树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集中写一个事物,这就是散文的“神聚”,但凸显主题的素材却又不局限在一个层面上,这就是散文的“形散”。现在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让大家描写一位同学足球技艺高超,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生:我会描写一次足球赛,重点关注这位同学的表现。

师:很好!这是正面描写,是作文表现的重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描写呢?

生:我可以描写队友的表现,还有对手的表现,都可以突出这位同学的足球技艺高超。

生:我觉得可以描写现场观众或者啦啦队的表现,从侧面形成衬托的表达效果。

……

【深度反思】

1.从教材解读中“让学引思”,辨析不同文体的教学价值点

阅读教学中的“让学引思”,并不是意味着任由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完全做起了“甩手掌柜”,而是要在“让”中体现指导和点拨价值。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首先点拨的要点,就是充分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将所“让”之学的着力点、所“引”之思的聚焦点都落实在文体意识上。从案例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执教者始终紧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将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确定了文本言语的中心价值取向,并洞察了散文的核心主体内容,明晰了内容与主体、形式与中心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板块的教学,始终以文体价值为承载点,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推进了“让学引思”,辨析了不同文体下语文教学的价值点,让学生的思考伫立在认知基础上。

2.从儿童关照中“让学引思”,调整来自儿童的教学疑难点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研制、策略的选择,都必须要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从整体性视角关注文本,梳理概括了文本的内容,将思考聚焦在作者谋篇布局的智慧和材料选择的独特视角上。这是高段语文教学整体上关注文本篇章要求的体现,同时也契合了孩子们在解读文本时的疑难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提出过著名的“三不讲”理论:学生一读就懂的不讲,学生凭借自己能力能够读懂的不讲,讲了之后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这就决定了践行“让学引思”,必须要将关注点对准学生的疑难点、困惑点、障碍点上,真正体现“让学引思”应有的价值。

3.从课程规化中“让学引思”,恒定契合文本的言语实践点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此,阅读教学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就不能仅仅关注文本的内容,更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并为学生的实践迁移搭建渠道。这一案例中,课程规划下的语言训练点就落在了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上。为此,教师设置了“足球技艺高超”的语言训练点,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引思”之下明晰了准确选材、凸显中心的价值元素,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据学促教:契合儿童规律,为学生创设匹配的学习方式

【案例呈现】以下是《金蝉脱壳》的教学片断:

师:这一段落主要描写的是金蝉脱壳的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文字,梳理一下金蝉究竟是怎样脱壳的?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描写的?

生:作者是按照金蝉脱壳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的。

生:金蝉脱壳时,先是蝉背露出来了,然后是头部,接着是六只脚,最后是蝉尾。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抓住了金蝉脱壳的整体过程,但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过程描写具体的呢?

生: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了精准的动词,展现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生:我从“抽搐”一词,好像看到了金蝉在脱壳之前浑身发抖的样子。

生:我从“钻”字中,看到了蝉使出全身力气冲出蝉壳的过程。

生:我从“仰”“扑”“抽”字中,体会到蝉尾出壳时的轻巧、灵活。

师:大家所关注的细节非常到位,不仅选准了精妙的动词,还体会到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真的很棒。作者在描写金蝉脱壳的过程中,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着重描写了一个典型的环节,大家发现了吗?

生:作者在描写各个不同部位时都是一句话带过,但对于蝉尾出壳的描写所花费的笔墨相对较多。

师:你的发现非常有价值,这就体现了作者在描写这一段时的创作思路。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样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金蝉脱壳的整体性过程,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需要学习的地方。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观看一段“孔雀开屏”的视频,注意细致观察,试着将“孔雀开屏”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在积极构思模仿语段的表达思路后,进行实践练笔)

【深度反思】

1.整体把握,在统整下践行“让学引思”

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必须要经历从整体把握到细节感知,然后再回归整体的过程。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切入核心价值点,而是依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先从整体视角把握语段的核心内容,体现“让学”理念中基于统整视角下的积极反思,然后再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探寻作者在动词运用、凸显“最有趣”环节等层面上的匠心独运,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思考,这就让学生的认知思维有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从而最终在统整的理念下践行了“让学引思”,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生长。

2.逐步聚焦,在细化中践行“让学引思”

在学生认知思维还不够深入的前提下,教师引领他们从整体性视角把握文本内容,就是先顺应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对语段所描写的内容进行总体统领把握。但教学如果止步于此,所“让”之学就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所“引”之思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为此,教师就需要将教学的关注力逐步推向语段的细节表达,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深刻的议题交还给学生。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践行“让学引思”的基础上对作者所运用的动词以及聚焦“最有趣的”板块展开了教学,一方面促使学生辨析性思考方式不断得到历练,另一方面更让孩子洞察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智慧,学会了在描述看到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及时抒发内心的感受。学生正是在教师点拨性的“让”中,“学”到了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技巧和方法,更是在教师的“引”下形成了自己独特之“思”,真正将“让学引思”落到了实处。

3.形象再现,在实践中践行“让学引思”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文本呈现的可感意境生发出来,将内在的认知特点激发出来,将积累和感知的策略在全新的语境下迁移运用。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补充了与金蝉脱壳相同的内容,在观察孔雀开屏的基础上,将写作的思维运转“让出来”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性思考、自主性动笔、自主性练笔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三、顺学而导:放飞儿童思维,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认知平台

下面是教师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指导学生展开复述的教学片断:

【复述片断一】运用统整法复述一、四自然段

(教师集中出示课文第一、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自由阅读)

师: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生: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没火时,人们生活的困苦;第四自然段描写的是有火时,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师:有没有发现,这两段放在一起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段非常明显的对比。

师:是啊!找到这种联系,抓住对比我们就可以一下子将这段话都复述出来。请同学们先看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了人们在没有火时的困苦?

生:作者运用了一个句式:没有火……,只好……

师:紧扣这个句式,尝试着将这段话写出来,好吗?

(学生自主复述语段内容,此处略)

师:复述好了第一自然段,我们再来复述第四然段就显得非常简单了,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第四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是完全相反的,我们觉得可以运用“有了火,人们就可以……”的句式进行复述了。

(学生自主练习复述)

【复述片段二】运用想象法复述第六自然段

师: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这一段写得很长,但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你能将课文“读短”并概括出这两个字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锁”和“啄”字。

师:对,很了不起!围绕着这个“锁”字和“啄”字,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大家细读课文,把你认为绝对不可以删除的词语圈画出来。

生:我觉得“沉重铁链”“悬崖绝壁”“烈日暴雨”这些词将“锁”字描写得很详细。

师:这些词语带给了你怎样的想象?

生:我从“沉重铁链”中想到了普罗米修斯完全失去了自由,只能在山上一动不动地度过漫长的时間。

生:我从“悬崖绝壁”中想到了环境恶劣,可能还会有各种虫子咬普罗米修斯。

生:我从“烈日暴雨”想象到了普罗米修斯经受着巨大的折磨,简直是生不如死。

……

【复述片段三】运用补充法复述第七自然段

师:其实,在《希腊神话》故事里,还有一个情节被课文中删除了,在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后,很多神都曾经来威逼或者利诱普罗米修斯,劝他向宙斯承认错误,你觉得普罗米修斯会怎样做?又会怎样说呢?

生:我觉得普罗米修斯肯定是断然拒绝。他会说:认错?我哪里有什么错?人们因为没有火,整天生活在黑暗与寒冷之中,我为人类解除痛苦,我错在了哪里?为了人类的幸福,我是不会认错的。要错,也是宙斯的错。

【深度反思】

1.提取信息,在对比导学中“让学引思”

不同的语段有着不同的表达特质,这就决定了复述指导也应该从语段内容的特点出发,只有帮助学生深入到文本语段内核中,学会遴选甄别复述方法,才能最终促进他们复述能力的发展。在第一则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连续复述了两个自然段,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也没有直接给予机械的方法,而是在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着力于“让”和“引”。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了两个语段之间的对比联系以及作者描写语段的句式结构;其次,教师“引”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思考,以迁移运用的方式探寻了第四自然段的叙述方式,真正在“让学引思”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2.拓展想象,在延伸导学中“让学引思”

随着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发展,复述课文、讲述故事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现有的语言和方式上,而需要在理解、洞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的策略,不断地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激发想象,围绕着语段表达的核心词语开掘其丰富内涵,在拓展想象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复述意味。在指导复述片段二中,教师指导的核心复述策略主要是想象。首先,让学生以概括的方式将教学语段“读短”,并概括为两个字,为复述明确发展方向;其次,组织学生圈画关键性词语,在想象拓展的过程中延伸学生的认知体验,丰富想象的内容和体验;最后,组织学生有选择、有序列地将文本内容与想象的内容有机统整,真正促进学生复述能力的扎实推进。

3.补充再现,在角色置换中“让学引思”

在一些经典的叙事性作品中,教师的认知能力也许会有不同的表达策略,编者也会出于多个方面考量,将部分内容删除。为了保持复述的完整性和故事的连续性,教师就可以尝试将这些删除的内容还原,但又不能全部和盘托出,而是让学生在猜测、联想与补充的思维状态下,尝试主动性思考,最后揭示原文,与学生的补充形成对应、印证之势,便于学生调整与思考,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生长。在这样的“让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设置了角色体验,让学生将自己看成普罗米修斯,走进人物的内心,并阐发对事件的认知和体验;而在“引思”的过程中主要着力于思维意识的猜测,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课标倡导的精神理念,在践行“让学引思”的过程中以学定教、据学促教、顺学而导,通过研制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搭建适宜展示能力的认知平台,遴选匹配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使“让学引思”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責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