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实践探索
2019-06-13顾菊
顾菊
[摘 要]奥苏贝尔针对当时“发现学习”得到过度推崇的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有意义接受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接受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学校最主要的任务也就是向学生传授各类知识。但是,与传统接受学习不同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接受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而非无意义的、机械的。这种学习理论的提出,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改变了语文传统“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概述
“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是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针对“发现学习”等理论存在的弊端所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理论”存在质的差别。所谓的“接受学习”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指“主要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1]。接受学习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作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既定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强调学生的自主创造与主动思考,教师对学生会产生知识以及做人等方面很大的影响。而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学习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接受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总的来说,“有意义接受学习”也是一种接受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学习的内容也是既定的,但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把新学的知识与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进行联结,是在传统“接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义接受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教师上课所讲的语文知识同自己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规律和方法,获取新知识,并在之后的语文知识学习中形成正确地迁移。“语文教学中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有意义接受性學习,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2],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只是枯燥无味的。无可厚非,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诗词、课文等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关键在于是机械记忆还是理解性记忆。在语文接受性学习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记忆内容的理解,形成持续时间更长的理解性记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技术课,应当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简而言之,“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区别于“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种接受学习,这种接受学习并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将学习到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进行联结,形成有机联系,主动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之下,“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唯一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遭到了强烈的抨击。作者冯忠良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在教育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充当着各自的角色,而“鉴于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的角色与地位,其学习必然是一种接受学习”[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引入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其具体影响如下。
(一)改变了语文传统“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与传统的接受学习在教学方式上有相同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改变。但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侧重点却是不一样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语文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其实相当于演员,而学生则是观众。教师负责在讲台上把既定的语文知识,比如古诗词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成语中所蕴含的常识等像演员讲台词一样,讲给底下的学生听,其主要的任务是把这节课的知识点讲完,并不关注底下的学生是否理解,或者是否有对某些知识点存在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听上课教师讲的内容,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只能跟着教师的步伐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接受到的新知识,往往是孤立的、不成体系的,因此,在往后的学习中所学的知识也不能进行很好地运用和有效地迁移。传统的接受学习注重的是知识本身的叠加,而不注意学习者知识的内在建构。
奥苏贝尔根据传统接受学习的存在的缺点,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接受学习并不都是机械地接受,也可以是有意义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师新知识的同时,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疑问,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下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理解。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传统接受学习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也可以进行主动思考,其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引入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传统“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
(二)促进了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活跃课堂氛围,改变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对于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以一种引导者的身份存在。但是不难发现,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没有价值的合作探究占据一堂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把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同时冯忠良也指出,学生在教育系统中,其学习方式必定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特别是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教育往往是把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系统化,编成教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需要学生从头开始学起,只是对前人的经验、结果加以继承,这就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大大减短了学生学习所要耗费的时间。比如在初中语文课上给学生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整个文章的翻译,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处于一种接受学习的状态。文言文教学讲解翻译永远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不能因为搞课改,把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都丢弃了”[4],离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不能设想的。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有意义地接受知识,也就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需要对新旧知识进行正确的判别,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背景、观念等结合在一起,要使学到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旧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结。作为语文教师,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运用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之下,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适用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也同样是不可取的。语文知识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语文的朗读,还是写作,都始終贯穿着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科固然不是以系统讲授语文知识为主,但它毕竟是有必须要讲授的知识”[5],比如文学常识、修辞知识、语法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等,这些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中学阶段只有掌握好这些语文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而这些知识中的大部分都不存在探究式教学。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通过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作为教师,要把握好讲解的度,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意义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因此可以遵循以下几个适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直观化策略
语文教材通常是以课文的形式呈现,对于较高的年级来说,课文的篇幅通常较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做好板书,或者是采用列提纲、画图等比文字描述更为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呈现课文内容。也就是将语文知识直观化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同时帮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新知识、形成更为长久的记忆,从而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结。换一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图表、提纲等更为直观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语文新知识的有意义接受。比如,在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一定的板书,用缩写的形式把这一段中所有描写到的景色列在黑板上,同时注意其间描写景物的方式,如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这四种景物是由低到高的描写方式,教师在列板书的时候可以适当注意,将四种景物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作者独特地描写景物的手法。在注意由低到高景物描写的同时,教师在上课时还可以将“静物”和“动物”分开排列,有助于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新知识,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就能根据教师直观的板书,对文中所写景物进行适当理解性记忆。
可见,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引入直观化教学策略,从一方面来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新知识的积极性,学生更加喜欢上语文课;从另一方面来说,直观化教学策略对学生有意义接受知识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理解性记忆。
(二)趣味化策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语言的魅力,适当地运用一些语言的趣味化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黏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引导他们追求生活的真谛”[6],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很难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比如,于漪老师在讲朱自清的《春》时,通过自己的想象,向学生展示唯美的春的意境,“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出现阳光明媚、春风荡漾、草长莺飞、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于漪老师一上来,就运用语言的魅力向学生展示了她眼里美丽的春景,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仿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仿佛就展示在学生面前。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趣味化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将学生完全吸引到要学习的课文中来,语言具有感染力,而不是向传统的机械的接受学习一样,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的感染,对语文知识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三)突出重点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在复杂的内容中抓住重点,理清思路,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状态。通常一节课只有4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要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提炼,对提炼出来的内容要精讲,但是所谓的“精讲”并不是少讲,并不是对数量上的要求,而是对质量上的要求,精讲的内容必须讲细、讲到位,至于剩下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或者课后让学生自己了解下即可。
孙春成在《语文教学十大创新课程》中以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为例,阐述了对于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长篇课文应该做到重点突出,从而把握住文章的思想感情。孙春成指出,通常语文教师在讲小说的时候,以“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来阐述课文,这样就会导致在课堂上要讲述的内容太多,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首先在上课一开始向学生交代了文中故事的走向,然后选取课文中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比如从一开始的“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到后面的“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再到“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到最后的“蛋!爸!鸭蛋!鸭下蛋了”。作者采用选取课文中表现主人公态度变化的有代表性的语段,让学生分析当时主人公的心情,从而得出主人公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面看到鸭子下蛋后惊喜的表情。孙春成并没有走其他教师上《孤独之旅》的老路,而是独辟蹊径,化长为精,从选取的文段中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一步步的成长,从而来体会曹文轩通过《孤独之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文中的重点,形成深刻的记忆。
(四)复习旧知策略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到的新知识如果不经过一定程度的复习,就会出现遗忘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常通过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新知识的记忆,将新知识进行同化,从而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比如,教师在讲课文《羚羊飞渡》之前,以一个学生听过的两难故事开头,“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中,老母亲生了很严重的病,但是儿子无法承担起昂贵的医药费,唯一的办法是儿子去附近的医院偷药”,在这个故事中,作为儿子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偷药,救活把自己抚养长大的老母亲,还有一个是做一个正直的人,不去偷药,但是老母亲就只能被病痛折磨而死去,教师以学生熟知的两难故事作为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要学习的课文《羚羊飞渡》,教师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了一个支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是这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但是学生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进入新课文的学习,有意义地接受新知识,加深了对要学习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讓学生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可见,教师通过复习旧知策略,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把新知识与头脑中的旧知识整合在一起,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实质性的联系,真正地做到有意义地接受。
总之,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引入语文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各种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每一节课堂中,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张大均.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2]孙绍振.“自主”学习:绝对还是相对?[J].中学语文教学,2007(9).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孙春成.语文教学十大创新课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
[5]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6]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