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柏格德育理论对高校德育实践的启示
2019-06-12王琦博
王琦博
摘 要:本文从研究科尔柏格德育理论的倡导观念入手,在挖掘三个现实矛盾的过程中,探讨了科尔柏格德育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失范性,引申出高校德育实践选择的策略,为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研究开辟了研究新思路。
关键词:科尔柏格德育理论;高校德育;实践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深入性的不断加深,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国内高校所进行的学生德育实践教育,不仅需要面对来自现代价值观动态变革的挑战,同样还需要应对网络文化对学生“三观”冲击的影响。
一、科尔柏格德育理论观点
早在80年代初期,科尔柏格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需要,建立了“三水平六阶段”模型并针对道德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包含内容如下:(1)前因循水平阶段的盲目服从权威;(2)因循道德水平阶段的他人主义观念强化性;(3)过渡与后习俗原则道德水平阶段的从众性。
在长达20年的追踪探索过程中,科尔伯格发现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作为人类性格和“三观”形成的最高阶段,很容易弱化个人的叛逆性和私利。即当个人的需要和欲望违背人类普遍伦理原则时,个人会自然放弃原有思维并重新追求自身所承认的“正确”价值理想。
基于此,科尔伯格以角色承担理论、隐秘课程理论、道德认知两难法、公正团体理论等,作为展示弥补人性蜕变过程的基本手段,并由此推动了教育德育理念的社会化转型。
二、科尔柏格德育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失范性
(一)工作管理机制失范与普遍性伦理原则需要的矛盾
德育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保证德育工作质量的基本前提。但是反观我国高校当前的工作管理机制运行情况,德育教学组织部门不统一,重复领导情况屡见不鲜,管理协调工作存在分散性,网络舆情得不到及时处理等,使得德育管理机制无法顺畅进行。当前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及冗繁性,为大学生的就业、爱情、学习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压力,在各类负面因素的挤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堪忧。目前,科尔伯格按照人性发展及价值观综合性驱动成长规律,所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却并没有被我国高校德育引导所关注。
(二)角色定位失范与引导道德水平要求的矛盾性
当前很多学者尝试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着眼点,解读高校管理的法治建设需要,作为教学传导者和引领者,高校在学生道德、思想、操作、价值观等建立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具有科学性、人性化、民主性的“师”的角色,而并非合作者、契约者,为提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校方可以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管理能力和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尝试充当权威者角色,在前因循水平阶段规范学生行为和思想,将其顺利引入因循道德水平阶段,在过渡阶段扶助其快速明确他人利益和社会规则,从而最大化防止学生因盲从、疑惑、迷茫等导致心理扭曲。但是事实上高校的此部分角色,其承担的效果与学生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较大,高校自觉承担角色能力和积极主动性更为缺乏。
(三)应用方法科学性失范与人文主导性的矛盾
科尔伯格的德育教育观念作为精神文明成果,其所涵括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并非教育者的独立思想,需要在逐步尝试与被教育者协同合作、互动沟通,需要教师在掌握被教育者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逐步逐层的推行。鉴于德育教育的特殊性质,教师在引导、解说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思辨、记忆等方面的诱导,以实现共鸣。此外,作为提升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基础,学生个体的理解、判断、思考能力应该被德育引导者作为其应用方法或工具选择的基本依据。
很多德育管理者和学者试图使用科学实证法、德育测评法来检验和把握德育效果,如以学生在竞赛中获奖的次数和级别、做好事的多寡、参加校园活动和班级活动的次数等,作为测评学生品德道德的依据并给予表扬或鼓励。此种看似科学的实践操作,却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及对道德认知能力的理解能力,很容易使得学生萌生功利主义思想,进而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科尔伯格多样化德育理论中提出的坚持以被教育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时应用多元化教育引导方式的要求同样被现代高校德育教育所忽略,而人文性主导意识的缺失,也是目前德育教育存在内忧外患问题的主因之一。
三、科尔伯格德育理论引导下高校德育的实践策略选择
(一)高校德育管理机制选择下多元化德育理论的应用
科尔伯格多年的研究中其德育理论的类型和内容存在多样化的特征,以被研究者的需要、生命发展规律、个性特点等为研究依据的德育理论,对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教学环境、方法论等的重新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辅助功能。以“新苏格拉底法”为例,“新苏格拉底法”可明确判断出德育教育实践所需的个体道德判断及发展动态。
尽管此方法多被应用儿童发展阶段,但是在道德两难问题的应对方面,“新苏格拉底法”可辅助校方探究到学生个体目前的真实想法及尚在发育过程中的道德认知能力。因此,介于高校学生个体道德认知引导定位的需要,引入“新苏格拉底法”来检测学生个体在解决冲突时的思考方式、出现的道德冲突、思维不当和前后矛盾点,并提供针对性的缓解、引导、应对建议及方案,才有可能真正提升教育实效性。
(二)高校德育实践应用推动下角色自觉承担的激发
高校的德育教育中的角色自觉承担可辅助其克服自我中心主义。一如科尔伯格德育理论界定的“生本位”,当前德育教育本身存在的狭隘性也可借助策略优化的机会而得到拓展。除高校自觉承担和接受的德育教育角色动态转变外,其角色担当和转换的过程中,基于对角色清醒的認知,可以此为学生个体的社会角色承担及相应的个体之间角色的互动沟通等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作为一种虚拟承担方式,角色承担可辅助高校和学生激发实际承担及模拟承担的勇气,作为现实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辅助教管双方正确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则是推动高校德育实践应用的重要切入点。
考虑到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着重数量轻定性等问题,基于科尔伯格德育理论所提出的扩展评估对象的要求,可从定性和定量两种视角出发,进行德育评估工作的拓展及延伸,打破原有的评分制度,尝试使用积极追踪反馈方式,以更为真实的增加对教管理部门和学生个体的调研性,最终最大化提升德育效能。
(三)人文主导性下德育应用方法的选择
“灌输理论”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辅助下,一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持续在德育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相比较“灌输模式”,科尔伯格的隐秘课程理论可辅助校方将道德教育内涵、目的渗入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目标,校方所“灌输”的道德认知对学生的“三观”建立则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高校生活即小型社会,学生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逐步成型也使得其更为重视德育教育方式的生动活泼性、灵活性及“接地气”性。
隐秘课程理论特有的可随时吸纳学生和教师生活、学习、工作内容的优势,使其对应对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当前三大矛盾时,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如充满激情、青春、民主、自由、魅力体验感的校园及校园文化对学生真、善、美感知的供应辅助,第二课堂、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趣味的激发,对高校德育教育活动的推波助澜作用等。
参考文献:
[1]胡海波.柯尔伯格道德认知论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提升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3(05).
[2]胡朝通.科尔伯格德育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价值研究[J].遵义医学院.2013(05).
[3]孙胜.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实践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