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2019-06-11王志章曾智洪李秋秋
王志章 曾智洪 李秋秋
[摘 要] 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既是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新要求,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使命所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发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在服务意识、理论储备、能力水平、成果转化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信息不对称、成果转化率偏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人文社会科学辐射能力、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作用、提高社会服务反应能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六点对策建议,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高等学校;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1-0093-18
社会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和时代精神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就其定义而言,本文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提炼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客体)运用智力、知识、技能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一种可以模糊量化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和价值判断标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层面,囊括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语言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民族学、军事学等学科领域。尽管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有其自身特质和学科要求,但它们所承担的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临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任务,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持,为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养提供知识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水平,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时代呼唤,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进行整体性研究,对于锤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体制增效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梳理等定量定性研究,客观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实证研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调查;第二部分是被访者所在高校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三部分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相关调查。
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调查,包含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岗位类别、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职务等。
关于被访者所在高校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访者所在高校的性质、学校的类别、学校所在区域等。
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相关调查是问卷的核心部分,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包括了服务意识、研究能力、立项能力、创新能力、成果去向几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相关的测项展开调查;二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客体,主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调查;三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中介,包括了顶层设计、中介主体、服务平台、支持体系、成果推广和规范伦理几个层面;四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评价,主要从理论基础、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和评价机制几个维度来进行调查测量。
评分方法为Liket5点评分法,被访者在“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维度上进行选择。统计时按照1—5计分,1=完全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说不清楚,4=比较同意,5=完全同意。
(二)数据收集
课题组基于“如何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这一命题,以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城市为主要片点,通过课题组成员实地和网络抽样、召开学校和社会小型座谈会、重点专家访谈等形式,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在“意义与认识、指导思想与原则、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机制保障”等方面开展调研。
其间,课题组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20多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通过小型座谈会、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访谈结果和相关研究,制作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调查问卷”。利用制作的调查问卷对我国68所高等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发放问卷5000份,收回问卷3050份,其中有效问卷2690份,占收回问卷总数的88.2%,无效问卷360份。深度访谈15人,召开小型座谈会20次,参加人数100多人。其中,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一采用以下标准进行处理:填满率低于95%的问卷为无效问卷;问卷中各项选择结果若达到70%以上雷同的问卷为无效问卷;填写不认真或随意乱答的问卷为无效问卷。
对样本的选择,主要基于区域性、代表性(985、211和地方大学)、综合性与专门性(单科类、综合类、理工科类、师范类、民族类)等的考虑,在全国选择了68所大学进行调研。其中,发放的调查问卷有来自于985大学的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有来自211大学的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安大学、西南大学等;有归属于地方大学的辽东学院、闽江学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青海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和毕节学院;也有专门类别大学的华侨大学、外交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潍坊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青海民族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等。从回收问卷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到,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三)信度检验
对问卷信度的测量可以用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和Cronbach's α系数四种方法。考虑到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样本数量较少以及实施二次问卷回收困难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Cronbach's α系数这一指标。这个系数是计算测量工具的信度系数,若所得信度系数高,表示各指标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e)高。本研究将所收回的269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对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量表的信度非常高,Cronbach's系数为0.7以上,说明各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描述性统计分析过程中,研究主要对样本的人口学统计特征和组织特征情况进行总结。其中人口学统计特征的要素主要有被访者性别、年龄、最高学历、工作性质、专业技术职称、研究生导师与否等方面的情况。样本的组织特征主要对被访者所在高校的学校性质、类别、学校所在区域等进行调查。
1.样本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1)性别
研究的样本总计2690份有效问卷,从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来看,男性1422人,占样本总数的52.86%;女性1175人,占样本总数的43.68%。其中有93份问卷的性别值缺失,占样本总数的3.46%。
(2)年龄
本次调查中,将年龄分为4个阶段:29岁及其以下的年龄段302人,占11.23%;30-44岁年龄段1338人,占49.8%;45-59岁年龄段887人,占32.97%;60岁及其以上的73人,占2.7%。其中,有90份問卷的年龄值缺失,占样本总数的3.35%。
(3)最高学历
调查对象的最高学历为学士的有285人,占10.59%;最高学历为硕士的有1153人,占42.86%;最高学历为博士的有1016人,占37.77%;其他学历的有98人,占3.64%。缺失值有138个,占5.13%。
(4)工作性质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管理的有352人,占13.09%;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有1633人,占60.71%;从事专职研究的有108人,占4.1%;从事专职教学的有207人,占7.7%。其他的占有212人,占7.88%。缺失值有178个,占6.62%。
(5)专业技术职称
调查对象专业技术职称是正高级(即教授、研究员)的有908人,占33.75%;副高级(即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702人,占26.10%;中级职称(讲师、助理研究员等)有786人,占29.22%;初级职称及其以下的有197人,占7.32%。缺失值有97个,占3.61%。
(6)是否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调查对象中,有423人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占15.72%;有771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占28.66%;其他的有1406人,占52.27%。缺失值有90个,占3.35%。
2.样本的组织特征统计
(1)被访者所在学校的性质
本次调查对象中,隶属于985高校的被访者有936人,占34.80%;其中211高校的有562人,占20.89%;地方院校的有995人,占36.99%;隶属于其他性质高校的有175人,占6.51%,主要是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缺失值有22个,占82%。
(2)被访者所在学校的类别
被访者所在学校属于综合类的有1831人,占68.07%;师范类的有214人,占7.96%;理工科类的有112人,占4.16%;民族类的有53人,占1.97%;单科类(如工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有200人,占7.43%;选择其他类别的有195人,占7.25%。缺失值有85个样本,占3.16%。
(3)样本所在学校的区域
被访者所在学校处于东部的有552人,占20.52%;处于西部的有813人,占30.22%;处于南部的有158人,占5.87%;处于北部的有317人,占11.78%;处于中部的有552人,占20.52%;处于其他地方的有178人,占6.62%。缺失值为120个,占4.46%。
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取得较大成绩,但真正有了新的起步当属改革开放尤其是2004年党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来,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要求,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高质量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智库型研究机构影响力逐步扩大,成果转化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应用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回应社会现实,服务意识普遍增强
社会服务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实践观和成果转化观,也直接影响其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敏锐度、研究力和对策贡献力。此次调研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回应社会现实,社会服务意识有了显著提升。
1.社会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一是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更加重视以身作则,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领导经常深入社科管理部门和研究團队中,帮助解决管理中的实际困难,或亲自领衔或亲自监督开展实质性研究。二是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见图1),65.7%的被访者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75.9%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主管部门对社会服务的重要性的认识显著增强,84.4%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各级哲学社会科学主管部门能立足学科前沿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项目规划,80.7%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立法或是政策或其他形式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行转化。三是咨政育人有了新举措。浙江大学在着力做好社会服务的同时,始终把服务大学生放在首位,专门聘任6位高水平教授担任“求是特聘教学岗”,与学校设定的最高层次“求是特聘教授”享受同等待遇。
2.繁荣计划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自教育部、财政部推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来,各地高校都把服务地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促进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如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等相继出台繁荣计划,在积极问计献策地方党委和政府,服务地方经济地方发展的同时,打造了一批专司地方服务的共建平台,社会服务功能大大激活,深受各地党和政府的好评。
3.社会服务指向更加明确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高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和百姓关切,在破解难题、提出解决方案中更加明确了哲学社会科社会服务的理论指向、目的指向。从此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见图2),67.2%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术研究理念和精神是明确的,69.9%的被访者达成了社会服务就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关键的共识,而63.7%的被访者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质量高低的价值判断,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目的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
(二)学科发展稳步推进,理论储备基本形成
整合凝聚高校人力资源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哲学社会服务能力之需要。丰富的理论积累有利于武装服务主体的头脑,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实智力储备。
1.交叉融合延展社会服务空间
高等学校已经建成一批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以及立足学术前沿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满足时代发展新要求。如同济大学在做强传统学科的同时,紧跟时代需求,瞄准桥梁美学、建筑凝固音乐、洁净能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凝练和形成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与精神、城市经济学等在内的一个交叉学科群和学科链,把培育新兴交叉学科融入各个社会实践环节,大大拓展了社会服务空间。
2.优秀成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一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优秀研究成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在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各高等学校通过“去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大众化程度和普及率,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风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许多高校不断更新教材,满足育人新需求,如首都师范大学的《20世纪的历史巨变》、天津师范大学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山西大学的《科学技术哲学文库》、西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等,都深受学生好评。
3.依托地域特色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各高校在探索社会服务体系的独特性和专业化中,凝聚学科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如苏州大学的环太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云南大学的多民族文化研究、河南大学的黄河文明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的齐鲁文化研究、深圳大学的特区研究等,都在做好社会服务中形成学科特色。还有通过历史优势集中发力,建立起特色学科平台,如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建设日本研究所、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和蒙古研究所五个国别研究机构。又如安徽大学的徽学、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艺术、湖南师范大学的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的道德教育等,在不断推出新成果中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
(三)坚持问题导向,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序提升
调查表明,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打破传统思维,走出书斋,迈向社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为党和政府献计献策,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序提升。
1.破解重大问题能力增强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界更加重视当代中国现实,强化问题意识,以前瞻性思考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安排,从战略部署到政策细化,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理论成果,总结凝练出改革开放中诞生的许多新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学者的“理想图景”和解决方案,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见图3),80.7%的被访者已经具备政策咨询的意识和影响决策者的意识。同时,70.6%的被访者在政策咨询过程中,能主动自觉地与政策决策者建立良好互动,发挥政策影响潜力,提升研究成果转化的针对性和效率性。70.5%的被访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立足我国现有国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判断力,对现有政策的领悟能力较为迅捷;60.8%的被访者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是紧密关联的。
2.引领社会发展能力突显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界紧扣时代脉搏,积极问津世界前沿动态,引领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并作为常设主辦单位的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倡导社会科学界打破学科壁垒,直面重大前沿问题,谋划学术未来发展。又如浙江大学的创新管理研究问鼎世界学术前沿,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集大成者Lundvall教授和致力信息技术创新领域的Perez教授等进行国际对话与交流,在包容性创新研究领域开创国际先河。另外,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7.3%的被访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推出的创新理论成果能够引领社会思潮,72.5%的被访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很多学术观点通常对社会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能够很好地紧扣时代的脉搏,引领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3.社会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各高等学校在实践中以创新为灵魂,大胆探索,已总结归纳出许多好的社会服务方式,如通过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社会调查、决策咨询、立法调研、舆情研究、未来预测、提交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等形式,把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文本和问题解决方案;组织高端学者编辑出版通俗性人文社会科学读物;建立宏观数据、产业数据等大型数据库;等等。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不仅整合了科研资源,凝聚学术人才,而且共享了研究成果,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效率普遍提高。
(四)服务平台有序建设,成果转化率稳步提升
为了使优秀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主流价值的标杆、政策文本等,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各高校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正在取得进展。
1.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齐头并进
高等学校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意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并不仅仅是文本研究、语言分析、逻辑分析,更不是凿空思辨,而应是追求生活智慧的学问,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从图4来看,68.6%被访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全球视野和政策视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能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69.2%的被访者能自觉地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和大众化普及过程中;64.6%的被访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咨政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67.5%的被访者认为应用对策研究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和技术创新。
2.社会服务载体多样化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服务载体多样化。一是更加重视通过学术期刊、统计年鉴、出版物、大数据库等平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二是更加注重通过深入基层社区、上电视进电台、进网络,参与讲座、论坛等,直面社会热点,主动回答百姓关切,解疑释惑。三是借助公益影视节目、手机报、微博等多样化形式,启发民众对生活常理和社会经验的关注和思考。四是通过开放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如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领时代风尚。
3.多层次合作平台全面打造
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各高校更加重视政产学研用试验基地建设,通过组建跨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型研究机构,探索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的科研合作新模式,推动学校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如中山大学与中共广东省委共建“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与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建“中山大学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暨南大学联合共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广东基地,等等。又如山东大学与中共山东省委和中共济南市委联合实施“服务山东行动计划”“服务济南行动计划”,横向科研经费年年攀升,仅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就获得1600多万元科研经费。厦门大学通过实施《厦门大学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高校服务海西“六大工程”,承担地方政府项目每年就达1000多万元。
(五)新型智库建设取得突破,高中端优秀人才集聚
新型智库是相对稳定且独立运作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是哲学社会科学开展社会服务的有效载体。在我国,新型智库一般分为官方智库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院等,半官方智库如高等院校一些研究机构和民间研究机构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这些新型智库多汇聚各类中高端人才,是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建设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
1.科研机构转型有了新进展
调查显示,许多大学从体制创新到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政策导向、业务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以适应新型智库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通过管理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管理服务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梯队结构。二是大胆进行组织管理创新。如武汉大学在社会科学处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院,主要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规划、学科与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与管理、成果展示推广与转化、社会服务导向、成果评价与绩效考核、后备人才培养等工作。又如山东大学打破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将社科处和科技处合并为学术研究部,除常规管理工作外,重点培育冲击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研究攻关项目的“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设立300万元出版基金,主要用于扶持文史哲类重点传承项目出版,向社会推出更多服务大众的新成果;出台新的奖励措施,每年重点奖励取得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的前三名。
2.差别化人才格局基本形成
大学承载着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职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大多数高校从传统的以教学科研为重点,逐步转向以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为导向的创新型教学科研结合的转变,差别化人才格局基本形成。一是坚持以统筹教学科研建设为纽带,评聘与管理并重、培养与使用并举,探索能较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长的差别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纵向上的分层培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横向上的分类培养(教学、科研和管理)和人才梯隊的角色培养(学术带头人—中坚力量—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术团队)的差别化人才格局。二是坚持以项目带研究,以教学促科研,通过整合培养和人才引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3.后备人才得到全面锻炼
为了储备锻炼后备人才,各高校自主设立了各类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如武汉大学在启动《“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的同时,还出台《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实施方案》,设立一批专职科研编制,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青年学者利用“学术假”潜心钻研;创办“珞珈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开办“珞珈青年学术方法训练营”,全方位提升青年学者的科研能力;设立“武汉大学学术引领能力建设计划”推进青年学者群体性发展。又如山东大学拨出专款,开办“社科沙龙”,要求承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70后青年学者围绕一个主题开放式研讨,每次聘请6位知名教授点评,不断提高他们关注和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尽管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有待加强、社会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咨政育人能力有待强化、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创新、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快、应用型和咨询型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打造有待提速、国际话语权有待加强。
(一)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理论自觉和自信力不足
1.缺乏心系大局意识
由于哲学社会科学不能立竿见影地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一些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文件或口头上,少数领导缺乏心系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而研究工作者则缺乏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主动服务意识薄弱。问卷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见图5),34.3%的被访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作用不大,其中85.9%的被访者是来自于被调研对象里的地方院校和专门学校。当问及原因时,他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没有直接作用或不明显。一部分被访者还认为,意识形态固然重要,但当今中国更重要的是要发展经济。40.3%的被访者缺乏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52.1%的被访者认为企业不重视程度更是突出;50.6%的被访者认为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哲学社会科学。
2.社会服务的支撑乏力
调研表明,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甚至高校和科研机构内部,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对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认识多源自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信誉,可信度不高,一些被访者普遍认为:一是原始资料的获取、生活体验、工作实践的不足,理论推导与现实判断严重脱节;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准入成本较高,数据较难获取,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通道将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者对接;三是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深度不够,缺乏对同一问题的长期关注和追踪研究服务。囿于这些方面的因素,中国学术难免会出现弄虚作假、无病呻吟等不良现象,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诚信危机,致使社会服务的感召力不足。
3.主导价值和统摄力不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建立具有广泛价值基础和广泛认同基础的社会思想。然而,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能力还很弱,缺乏导向性理论基础和前沿性知识系谱,致使许多青年学生缺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认识与认同,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差异性也不甚了解,常常引起一些人思想混乱,行动偏离社会主流意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先进理念,引导时代风尚,有针对性地服务受众的导向力和统摄力不强。
(二)社会服务能力有限,问题导向有待加强
综上,我国高等学校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还不能与社会需求的发展相匹配,最根本性的原因在于能力构建的问题意识不强,常常处在被动少作为或是不作为。
1.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来源过于教条化和书本化,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理论提炼,以及对国内外思想的有益交融和批判吸纳。二是知识来源过于狭窄僵化,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而忽视综合知识的养分,注重学理知识的吸取而缺乏实践基础的检验和升华。有的学者注重追随世界前沿思潮而忽视国情现实,而又有的过于强调中国特色却忽略国际背景。三是信息来源渠道过于单向片面,盲目照搬西方现有理论,而忽视中国特色和地方差异。盲目跟从所谓的专家权威观点,而缺乏独到思考和自我建构;盲目推广和普及成功经验,而缺乏对成功必要因素和失败关键原因的深刻剖析;盲目采用实证数据而缺乏系统审视和实践检验;等等。
2.跨界跨域合作受限
跨界(Crossover)合作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种必要趋势。这种合作是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后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信息化时代行业界限变得模糊,彼此渗透、相互融会,通过跨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拓1+1>2的市场,收益呈几何倍增。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之所以还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科研体制僵化所限,尚未探索出一套能平衡利益关系、便于组织协调、利于操作实施的运行机制,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跨界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3.工具方法应用落后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造成社会服务效率低的主要因素:一是缺乏搜索前沿文献的能力,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辨别筛选、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时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把握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缺乏资源共享意识,将研究成果有选择性地进行无偿或有偿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缩短科研时间;三是现有的一些优秀创新成果不能借助网络平台等渠道主动进行传播;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危机管理能力较弱,对突发性事件没有形成事前预警,事后应对的快速反应机制;五是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政府和企业的真实信息获取非常困难,研究对象的真实状况摸不清楚,后续研究工作的展开就如纸上谈兵、分崩离析。
(三)服务供需关系有待磨合,评价量化元素有待改革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囿于目前缺乏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评价激励机制,常常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社会服务的提供与实际需求之间无法有效对接等。
1.社会服务供给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和完善,常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有失理性耦合,很多学术资源要么浪费要么闲置,服务供需严重脱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在主体及其成果转化意愿层面,学者一般只注重成果发表忽略成果转化,尤其忽视研究报告这一重大成果。即使比较重视科研的山东大学其在“十一五”期間研究报告也不到100份。此外,有的学者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自己与社会割裂开来,抱着“躲在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心态执着于专业研究而严重忽视成果转化。二是在服务产品及科研成果方面,抽象规范性研究多,实证对策研究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重大原创性研究少;滞后性研究多,超前性研究少。原理解释性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少。三是在社会服务的需求层面,有的客体是有需求但缺乏畅通渠道进行有效表达,而有的客体虽然有潜在需求,但是没有利用高校资源的意识。四是在主、客体的角色扮演上甚至出现错位现象,教授像商人、企业家像学者,一些教授以利润最大化而非服务社会为导向,只关注利益获取而忽视理论构建。综上,现实状况离社会服务供需平衡的最优化状态,还任重道远。
2.评价机制缺乏差异化导向
高校哲学科学界对成果鉴定往往实行“一刀切”,唯获奖、唯发表、唯纵向课题为衡量标准,差异化指标评价体系不完善。再则,很多学术期刊以文章挂靠的纵向项目级别、职称高低来评定文章的含金量,这无形中鼓励了科研者对纵向项目和职称等的盲目追逐和被迫锁定。由此,在“纵向课题项目—发表文章—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的评价链条上,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坚不可摧的利益关系网。学术论文、出版物、同质化学术论题等被大批量产出,科学研究被低水平重复,而真正的社会亟须却坐了“冷板凳”。同时,一些高校缺乏项目导向机制,科研评价重立项轻结题,重基础轻应用,重纵向轻横向,致使科研人员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淡化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横向项目的关注。事实上,横向项目往往是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否能学以致用最为直接的方式,也是强化研究者的社会服务能力、开拓社会服务视野和提高基础理论研究的社会回报率的有效途径[2]。
3.产品内容缺乏永续生命力
真正的科学思想和理念是有永续生命力的。但调查中发现,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服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数量轻质量,只看重文章和项目及其获奖数量,而忽视其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二是重形式轻效果,在服务中只讲究形式,走过程,缺乏细微的效果;三是重当前轻长远,对当下最能转化为生产力、最有利于晋升和声誉的选题作为研究重点领域,而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坚持攻破的学术难题和社会难点,则“理性”搁置或放弃。这无疑给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注入了快餐式发展模式,对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极具破坏性。因此,高校提供的很多产品都经不住社会的考验和现实的追问,知识的生产与社会的消费,仅靠着国家政策的扶持生存,市场机制在社会服务领域失灵,而被迫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僵局。
(四)成果转化平台形同虚设,制度配套滞后平台建设
虽然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哲学社会科学转化平台,但多形同虚设,尤其是缺乏配套措施,积极性不高,致使很多学者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单干,转化率较低。
1.激励机制有待优化
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在“生产—中介—消费—传播”这条哲学社会科学的利益链条上,主体与客体之间,中介机构与主、客体之间的利益链存在断裂现象。首先,一些高校往往重视对主要研究者的个体奖励而忽视对科研管理工作者、成果转化者、中介者以及团队其他合作成员的奖励。还有利益分配机制缺乏按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的基础,没有最大限度地用活开放性优惠政策。其次,由于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起步晚、成长慢等原因,转化机构没有很好地行使“经纪人”和“代理人”的作用,制度化和常态化保障机制不健全,阻碍了更多对策性、应用性研究成果服务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再次,社会服务客体在接受高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十分准确地描述自己的需求内容和预期服务效果,在验收过程中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中立客观的第三方参与评估,加之没有形成较好的反馈机制,致使供需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了转化效果和效益。
2.成果推广制度保障缺位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仅有3%,尽管“十二五”时期有所提高,但许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只能留在学者手里睡大觉,即便是被采纳的科研成果,也因为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而昙花一现。据调查数据,只有29.2%被访者认为各级哲学社科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35.9%有明确的研究成果转化政策导向机制;23.8%有专业中介机构的法制化管理体系;40.3%设有专项资金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50.9%建有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事业机构之间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
3.政产学研用协同性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形象也从象牙塔转变为与企业、社会合作进行知识交换的市场,公众和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强。然而,大学、政府、企业和需求方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科研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协同效率不高,资源配置方式和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致使政产学研用链条常常断裂,各自为政,自得其乐,形成不了合力,自然也就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另外,由于思想上的轻视和经费上的制约,研究者很少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些使用高深语言推出的成果也不能为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成果推广的社会基础脆弱,这直接影响其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社会服务存在碎片化,主流价值重塑任重道远
当今世界变化莫测,各种社会思潮纵横交错,主流价值、亚主流价值和各种价值形态异彩纷呈,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更加尖锐。然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能力呈碎片化现象,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1.主流价值导向存在偏差
我国社会正处在大转型、大调整阶段,由于各个群体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社会凝聚力和共识越来越被弱化。成长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在资本力量很少受到约束,金钱力量被无限制放大的背景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受到追捧,社会倡导的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善良诚信等普世价值观,由于缺乏相应的体制展現其优越性,人们很难在生活中直观感知这类价值标准在衡量是非判断成败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它们缺乏广泛的认同的基础,最后导致社会主流价值、传统道德观出现缺失。面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高等学校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常常束手无策,缺乏有说服力的回应。
2.实干精英团队力量分散
在民族国家利益多元化格局依然存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分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今天,部分中华文明在文化长河中出现了消退、脱根甚至“出走”的迹象,文化传承创新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盲域,这就使国家通过发展民族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国力的诉求变得更为紧迫。尤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延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并不断创新发展我们的优良文化,是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但访谈中不少专家指出,在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力量较为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核心学术圈,而具有良好政治素养、较强研究能力的理论骨干也不多,有实力、有魄力、有主动性,并能适应时代要求、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致使今天中华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还不强,文化产业还十分滞后,与文化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符。
3.精品载体尚缺辐射力
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思想观念的裂变塑造了一个时代生机蓬勃的心灵图景,而多元时代更需要凝聚共识。大转型大变革时期,财富持续增长、社会发展变动、思想空前活跃、利益诉求多元、价值判断迥异,如何建立公共话语空间、守住道德底线、维护社会秩序、达成思想共识、平衡利益博弈、构建主流价值,社会正能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发挥着积极的效应。但调查中,许多专家认为,在商品经济浪潮中,以往优秀的典型慢慢淡忘,传统的价值观遭遇冷落,引导社会潮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少有推出优秀的精品力作以展示社会正能量的价值,基于理性社会正能量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其辐射领域和范围还比较狭隘。因此,高等学校在推出精品载体,寻找社会发展最大公约数,全面开启和释放社会正能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作用空间。
(六)服务构建中国国际话语,“走出去”战略有待全盘谋划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经济政治领域的相关政策也对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经济大国地位还很不匹配,“走出去”的“四个自信”不足,步伐还迈得十分谨小慎微。
1.国际主导型话语体系缺失
大家普遍认为,“走出去”战略非常必要,但做起来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完全形成主导型和自主性话语体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西方理论的依附性还很强。在面对来自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发展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凝练为理论时,中国学者反而被动地成为外国学术围剿中国的诠释者,缺乏引导性。二是对西方民主科学、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呈单向输入态势,而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输出,文化大国的“文化赤字”问题依然突出,不能满足海外受众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需求。三是对人类共同问题,如国际恐怖主义、民族与种族冲突及领土争端、环境恶化、贫困等问题,往往都是政府官员在国际重要场合应对,缺乏学者常态化的理论研究、成果推介、主动回击和引导性解疑释惑,往往是国际上有关中国奇谈怪论发生后才被动作为,“走出去”作为的机构、人员、制度安排和保障机制都显得还很单薄,致使中国声音的国际影响力不强。
2.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力作稀少
总的来看,我国高校“走出去”一直进行着,但步子不大,回击力更是有限。究其原委,一是对“走出去”整体性安排的超前性不够,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但各校尤其是地方院校作为有限。二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比较稀少,能够翻译对外出版的更是有限。尽管我国每年的SSCI、SCI论文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但影响力不强。三是缺乏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致使成果单调乏味,解决问题的新东西不多,重复的、“翻版”东西很多,不能形成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四是“走出去”的形式单调平庸,文化传播缺乏创新思维和生活趣味,学术交流刻板老套,缺少生活化表现力和艺术化吸引力,没有形成世界性思想洪流以冲击国际视野。五是“走出去”的力量还很单薄,严重缺乏具有象征性的表达载体,没有凝聚代表中国整体形象、突出国家发展水平的精品载体展示中国风貌和中国魅力。大家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派出去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留学生、访问学者不少,但大多都仅仅局限于学习、收集资料之中,很少有用最新理论成果来主动诠释中国问题,延展中国学术的国际空间,致使这一强大的智力资源群体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服务国际合作权威力量式微
近几年,一些高校发挥优势,整合实力,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在“走出去”方面已经有了良好起步效果,但从现实来看,一是国际大师级的学术拔尖人才还不多,尤其是能够用熟练外语交流的学术领军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权威力量式微。二是从国家主管到地方主管的高等学校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显得有些混乱,缺乏整体性协调,致使难以凝聚有限学术智力,有效利用资金,推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成果,引领世界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回答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强调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3]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和主要推手,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也呈现出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的势头。可以看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当代中国发展的亟须和社会发展的期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和拓展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也相差甚远。只有认清现实状况,我们才能为哲学社会科学长远的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只有了解实际问题,我们才能扫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从学理上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會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高等学校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首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①精神,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围绕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始终坚持“四个全面”布局,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凝聚全社会改革共识和合力、致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提高思想认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紧扣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等,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现实分析和未来预测之间找准结合点,深入开展攸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出一批对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必须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主动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新变化,开展攸关国家发展走向问题的战略性研究、影响重大决策的前瞻性研究和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大力推进国际问题研究,提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艰巨性、复杂性、关联性、系统性重大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出思想、谋战略、建箴言、促发展,形成有深度、有价值、可操作的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使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对策举措,努力做推动改革的谋划者、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三,增强人文社会科学辐射能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探索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培育科学研究的人文土壤,强化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必须切实履行育人的首要使命,增强人文社会科学辐射能力,支持高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催生文化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整合高校科技、创意阶层、创意管理、创意社区等团队力量,以提升文化创造力为核心,打造一批高校重大文化拳头项目和品牌,创作一批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联合政府、企业,建好一批高校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或试验区,改制、孵化和扶植一批高校文化骨干企业。
第四,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作用。紧扣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命题,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必须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现代科学理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人文素质。鼓励高校面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推进优秀文化与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支持高校科研工作者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名家社会行、名师大讲堂等活动,撰写通俗易懂的理论文章和普及读物,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群众需求,释疑解惑、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
第五,践行建言献策的历史责任,提升社会服务反应能力。必须加强高校、研究机构与实际工作部门联合攻关,研究诠释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为全社会系统掌握美丽中国实现的根本路径、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提供理论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方法,细化总体要求,提炼经验模式,形成国家和地方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集、目标集、任务集、行动集、技术集和制度集,构建生态财富计量与统计、生态财富管理与生态财产移交新方法。联合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共建生态文明知识传播和信息服务的公共平台,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支持高校设立“国民绿色人生发展规划指导中心”[4],把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内化成每个国民对绿色生命、绿色生活和绿色职业生涯的强烈需求。总结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经验模式和创新实践,帮助地方政府形成若干有推广价值和影响力的示范性工程、示范城镇、示范乡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第六,加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对接国外信息需求和思维习惯,把握好时、度、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方略、中国担当、中国魅力,增强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必须推动构建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发挥高校学术优势,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包容互鉴,共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高校成为推动公共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中坚力量,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薛倩,王春燕.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促进社会进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9-07(A01).
[2]王志章.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4,173.
[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4]邓玲.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N].光明日报,2013-01-23(11).
[责任编辑:吴寿平]
Abstract: Improving social service capabili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a new requirement for responding to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but also a mission to enhance China's soft power.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social service abili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service awareness, theoretical reserve, ability leve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but also has a weak sense of active service and service ability, limited service capability, servi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low conversion rate of results, and to-be-strengthened social service capabilities. Apart from this, six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aise the level of social servi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to a new heigh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ocial Service Capabi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us Quo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