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9-06-11林雪梅
林雪梅
[摘 要] 将信息技术科学地应用于中职数学课堂是信息时代中职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对直观、形象、生动地解决中职数学教学中传统的理解性难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具有现实意义。在归纳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之后,分别从情境教学、师生交流、攻破教学难关几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此验证信息技术大幅度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效用。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94-02
中职数学包含数量、结构和空间等大量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枯燥而且难度极大,加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部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数学学习总会失去信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实践证明,若借助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形象地解释数学的基本概念、生动地演绎数学问题的结题思路、直观地展示数学的基本原理,能显著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保持和增强对数学问题的新鲜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信息技术,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辅助的现代教学模式,将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内驱动力,以此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直接展示出数学模型或实验,将原本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更直观、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信息技术能协助教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理顺脉络,找到切入点。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带动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正确应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的疑难问题,还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数学学科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更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信息技术有助于拓宽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传统板书式教学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学生的关注点常常被固定在黑板这一狭窄的区域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变传统板书式教学为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用灵活多变的表格和生动形象的图画呈现抽象的公式、复杂的解题过程,让抽象、僵硬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动态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信息技术加速了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学习模式的变革加强了学生思维的培养,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为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乃至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学生接受水平是影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使中职数学课堂教学适应学生接受水平,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积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学与学生接受水平相适应,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Flash等,数学软件如Microsoft mathemetics、Geogebra等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圆锥”内容时,笔者先组织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圆锥形实物,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实物对应的空间几何体是“圆锥”,促使学生产生对圆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软件Geogebra,创设圆锥的主体形状情境,同时将圆锥的立体图像与圆锥的相关代数计算建立具体的联系,并形成直观的解析,从而在抽象与具体、代数与形状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应的操作发现这种联系,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由形状到代数的过渡,进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真正让学生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学课堂。具体步骤如下:打开数学软件Geogebra,选定“圆锥”工具图标,在3D绘图区选定圆锥底面的圆心和顶点,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底面圆的半径,创建圆锥,完成圆锥主题形状情境的创设。接着观察思考代数区圆锥底面圆的方程、侧面积及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底面圆半径,观察、思考代数区圆锥底面圆的方程、侧面积及圆锥的体积的变与不变,从而建立形状情境与代数之间的联系。这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可以由教师完成,或者引导学生完成,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会更加清晰,对形状的表达也会更加直观。最后,教师做好教学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不仅圆锥,其他几何体等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使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有利于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顺畅、高效。
三、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数学课堂中的知识点学习比较枯燥、学生缺少兴趣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能解决数学学习枯燥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地演示“点到直线距离”的多种情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Microsoft mathemetics软件为例,教师首先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便引导学生通过软件开展相关实验。在该多媒体软件中,鼓励学生利用动图来探索无数个点与直线的情形,而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中具体的一点和一线来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几组数据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多次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最终得出科学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组织能力。这时,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动画中为学生展示出图形更换之后的物体模样,让学生自己判断可行与否,锻炼学生的认知判断力。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沉闷的课堂教学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声,学生也会更自由地参与到合作探索中来。最后,教师引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让学生验算几组数据,和软件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从而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内容,也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四、运用与数学相关的软件学教学,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合理应用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利用信息技术,可很好地为学生展示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大收益。课后,有多个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微课可供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可预习、亦可复习,同时,亦有多款界面良好、操作简单、功能够用的简体中文数学软件适合学生自学,不但免费,而且拥有多款操作系统支持,有电脑版,还有手机版,可随时随地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泛在的学习方式或者自身内容丰富有趣、或者不同学习场域有效衔接、或者多元学习主体交流互动,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愉悦。
五、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要坚持适度原则
1.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摈弃传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只有靠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靠亲自实践操作来实现经验的获得。传统教学也有其自身优势,传统教学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组织探讨问题、活跃氛围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重点内容时,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可以始终保留,这也是传统教学的显著优势。
2.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为教学服务,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华而不实的课件不但不能优化课堂教学,还会令学生分散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发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目的。因此,信息技术主要是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
3.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在实用的基础上再考虑贴近生活的实际性和课件的美观性。若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不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学生活跃、师生配合协调,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但是课后学生脑海里多是课堂中热闹的场景,达不成接受知识的目标。
总之,由于中职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中职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如果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立体的图形和实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简单明了。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无疑是给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难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乐趣。通过信息技术可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学习更加容易,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琴琛.优化预设 精彩生成: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展望[J].当代职业教育,2014(5).
[2]丁恩安.《幾何画板》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再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2).
[3]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21).
[4]林凤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数学课堂的相关探讨[J].考试周刊,2017(16).
[5]李燕.优化技术,精彩生成: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6(A0).
[6]徐一冰.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的探讨:再谈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9(3).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