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小戏叮叮腔艺人组织谱系考察
2019-06-11郭芳
【摘要】“叮叮腔”现存于江苏徐州铜山区利国镇境内。是一种源于民间创作并发展于民间的地方小戏。叮叮腔具体起源时间难以考察,大概起源于明末清初。本文是通过笔者几年来对“叮叮腔”原发、流泛地进行实地考察及对艺人的深入访谈,用音乐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师承关系入手,对“叮叮腔”艺人组织的谱系进行梳理,作为保存和研究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参考。
【关键词】叮叮腔;艺人;谱系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以来,笔者数次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和流泛地进行全面系统的田野作业,走访叮叮腔老艺人,访问健在的知情者。对叮叮腔的音乐活动进行细致周密的考察。力争在众多的访谈信息中,理清叮叮腔艺人的传承脉络。本文是采用音乐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徐州叮叮腔艺人的组织谱系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叙述和梳理。
叮叮腔是一种源于民间创作并发展于民间的草根文化,诞生在徐州北郊铜山县利国镇厉湾村。时间约为明末清初。后流传到山东、安徽、河南一带。叮叮腔主要的流泛地是在铜山区利国镇的厉湾村、寄堡村(现磊庄村和寄堡村合并为一个村,图示名为磊庄)和西李村(原庙庄村,图示名为庙庄),三个村子成三角形分布,厉湾距寄堡村和西李村分别是4公里和2公里,寄堡村距离西李村为1公里。
从笔者的田野调查中得知,“叮叮腔从农村流入城镇后,就开始排演较大的剧目。由于排演的需要,终于组织了业余的大班子,并逐渐有了收徒弟的风气。“班子”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只要那个地方有人愿意学,艺人们就教”。由此看来,叮叮腔和我国其他大的戏曲种类在收徒的问题上还是显得宽容很多。在十九世纪5、6十年代,是叮叮腔发展较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三个村子的艺人来往非常频繁,主要是相互学习和排练节目。目前健在的艺人中,厉湾村以厉为厂(76岁)为代表、季堡村以吴承瑛(76岁)杨德圣为代表、西李村以孙为荣(74岁)为代表。接下来,用三位健在的艺人的口述来了解叮叮腔的传承情况。
一、厉湾一支 代表艺人:厉为厂
76岁的老艺人厉为厂说:接触这个时,我才十四五岁,从我二老爷那儿算起到我这一代已经三代人唱这个了,第一代人唱这个叫厉建海,有一个叫厉为云,有一个叫厉为龙,他们是第一代,第二代呢,有一个是小秦的二哥,叫厉云喜,这个属于第二代,还有一个叫厉仁山,还有一个叫厉红布,这个属于第二代的。为什么学叮叮腔呢?那个时候,俺们就是为了玩,那时候也没有公分,这个就是个兴趣,现在叫活跃农村文化,那个时候农闲的时候大伙一起排练排练,也不影响干活。就是秋天以后就是农闲一直到过年,寄堡大队有人来我们这儿学,后来他们学了就在他们村教的,他们到我们这里有八里路,那时候农村呢,没有电视没有什么的,他们就经常过来玩,在我们村的一个孔三家里排练什么的,那儿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固定的场所。大伙都都很热心,有人烧点麦冬水喝喝。反正当时呢就是这么回事,反正你想学,他就教。孙为荣(西李村人)吧,唱腔是跟他爸爸学的,弹月琴都是跟权新管(寄堡村人)学的,权新管又在这里(这里指的是厉湾村)学的,那时候他有四十多岁,天天来,跟串门的那样,天天晚上来找王振元学弹叮叮腔,王振元是厉湾村的,他是第三代弹琴的。还有俺二哥,俺这帮学的总共有十几人。
二、寄堡一支,代表藝人:吴承瑛、杨德圣(2013年已故)
75岁的吴承瑛老人说:那个时候小学上了一点不让上了,那个时候封建,只让男的上,不让女的上,那个时候上三年级就不让上了,过后,人家一有上夜班的,俺就上夜班的,天天晚上拐(去)那个屋上听,后来那个老师呢,说拉你们一起唱试试,胡虏胡虏(看看)谁能唱,就让谁唱。后来好几个人听,那几个人没学成,那几个人都没学成,就俺和杨德圣,还有李青玉,李青德,他两人也忘了了,他也胡虏半个(学的半半拉拉的),主要是俺和杨德胜学会了。
74岁的杨德圣老人这样说:那会儿封建——迷信——,我从12岁开始学叮叮腔,我父母亲唱过,受过影响,就是好这个。我们村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但是唱的不多,一个村5、6个人,连乐器打家伙跑场子的20多人。我是跟杨天运(大爷)和杨德伦(哥)学的。
关于民间传承的谱系研究,著名学者乌丙安先生认为,“在民俗群体中,特别是在首属群体如家庭、村寨中,是谁经常担当传者角色,是谁担当受传者角色都是被群体所公认的。在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中,形成了自上而下、自长而幼的传承系谱。它是传承活动中传者与受传者之间构成的绵延不断有序的清晰系列”。这么看来,民间民俗的传承谱系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序且清晰的结构。但事实上,根据笔者对于叮叮腔的活动群体的调查,其传承谱系错综盘杂、各有独立,又相互交织。还是有着相当的复杂性。
笔者拟以村落为单位,笔者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并结合相关资料来说明叮叮腔的谱系情况,个别特殊情况单独说明。
民间艺人的师承关系从传承的组织形态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血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师徒传承或社团传承)三种类型。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叮叮腔的某一艺人可以跟本村的艺人仅学习唱腔,也可以跟随其他两个村子的艺人分别学习唱腔和乐器表演,这些现象决定了叮叮腔师承关系的复杂性。简单的把叮叮腔的传承关系地归纳为某一种类型是不科学的。严格的说叮叮腔的传承是以血缘、地缘传承为主再加上业缘传承三种传承类型交织的传承模式。
注释:
①文中所引用的访谈内容均来自笔者2012年田野调查整理资料。
②访谈对象:厉为厂,访谈人:郭芳,访谈时间:2012年7月21日上午,访谈地点:徐州市利国镇厉湾村厉洪放家。
③访谈对象:吴承瑛,访谈人:郭芳,访谈时间:2012年7月20日上午,访谈地点:徐州市利国镇季堡村吴承瑛家。
④访谈对象:杨德圣,访谈人:郭芳,访谈时间:2012年7月20日下午,访谈地点:徐州市利国镇季堡村杨德圣家。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岳广燕.明代运河沿岸的水马驿站[J].聊城大学学报, 2010.
[3]姜又春.民俗传承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2.
作者简介:郭芳,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学院教师,音乐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