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6-11吴秀铃
吴秀铃
[摘 要] 随着医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药学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医药类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和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目前,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职药学专业学生面临职业定位不明确、职业前景迷茫、职业素养较欠缺等困惑,学校药学专业在“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和企业适应性”等方面寻求突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药学专业;学习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16-02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朝阳产业之一。随着医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药学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医药类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和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所的数据,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在2008年为7864亿元,到2013年增长到21543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74%。2014年以后,医药行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速虽呈下滑趋势,但随着“医药分家”的呼声与日俱增,该机制能够使药价回归到市场竞争的合理状态,弱化医生处方对患者购药的垄断,促进药品在市场流通环节的充分竞争,充分提升医药市场的活力。飞速发展的地方医药产业为药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背景,对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我校药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迅猛发展,为我市培养了数千名药学专业人才,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要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我校药学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药学专业整体现状
我校药学专业是宁波市唯一一家中职药学专业,自1984年创办以来,毕业生总是供不应求,现已为宁波医药行业培养了数千名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占宁波市医药系统在职职工40%以上,其中部分人还成为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迎来了“90后”“00后”中职生,作为中职学校药学专业的一线教师,只有科学地、全面地认识“90后”“00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才能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从而适应社会需求。
(一)行业需求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对药学社会化服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国家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后,药学专业人才与病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增多了,如药店的营销人员,不仅承担着药品的销售工作,还需担负起问病售药、卫生保健的责任,有必要对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病人进行药学知识普及教育,并以优质的药学服务赢得客户和效益。这种社会药学服务性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药学教育中提供的药品相关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营养学知识。
(二)社会期望
大中型医药企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部分用人单位人事科对中职生存在偏见,“没有资格证书,没有知识基础,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压力承受能力,没有独立自主能力”,虽然这些观点有些以偏概全,但这样的现实使中职生仅凭一张中专文凭根本进不了这些单位,导致许多家长和学生崇尚“学历本位”,轻视中职教育。
(三)生源质量
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要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它的教育方向与定位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源挑选的宽松性和基础性。尽管国家一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中职教育的群众心理依然存在。“高分学生进重点,中等学生进普高,低分学生进中职”,这是目前中职生源的真实写照。因此,到职高就读的学生往往存在共同的特点:中考总分偏低、偏科极为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等。同时,药学专业的中职生还有其特殊性:(1)學生以女生居多,学习方式也以“死记硬背”为主;(2)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对机械生产的敏感性;(3)人际交往方式不够豁达,比较向往安稳的工作。
二、中职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
(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部分学生停留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状态,认为自己虽然不爱学习,但只要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坐着,不旷课,不捣乱,就是给老师面子,老师就得让其毕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老早该出去工作赚钱了,来中职上学纯粹是“父母之命不可违”,每天来混混日子,坐等毕业。
(二)缺少课堂的专注力
部分中职生缺少学习专注力,他们不是不想学习,但由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这种情绪导致恶性循环,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的课堂讲解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学生被动地应付学习和考试,甚至完全放弃了学习。
(三)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中职生的智力水平并不比普通高中学生差,但中职生长期的“思维偷懒”导致他们对思考性的问题产生反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借抄一下笔记,考前临时抱下佛脚。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消极的学习态度和错误的学习方法。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良性引导,增强专业认同感
中职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并不只是单纯地学习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这种技能可以赋予他们人生一种意义,如价值观念、职业认同等。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并热爱自己的专业。
1.可以通过“行业先锋”的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宁波经贸学校药学专业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将往届优秀的药学毕业生请回校园,给中职学生做讲座,谈谈行业前景,讲讲创业故事,聊聊职业规划,并将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挂在药学专业教室、楼道的墙上,以此帮助学生确立前进的方向。一批批业界精英、技术骨干和技能高手活跃在医药行业,给在校学生带来无限的鼓舞和憧憬。
2.结合“世界传统医药日”,渗透医药专业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开展“医药常识知识竞赛”“医药趣味故事大赛”“‘合理用药宣传海报制作大赛”“中药性状之‘识药辨药大赛”“中药真伪鉴别大赛”“硬胶囊灌装技术大赛”“中草药标本制作大赛”“‘人人技能之‘药物质量分析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医药类竞技活动中感受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次竞赛,无论是准备阶段的收集材料,还是比赛阶段的技能展示,都是学生对医药知识的一次自主体验过程。
3.通过“爱心活动”为医药行业增光添彩。组织中职药学专业学生开展一系列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树立职业归属感。如我校药学部开展了“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药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到社区,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做简单的健康评估;或教居民一些基本的急救与包扎技术,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止血带止血法、常见包扎方法等;或为居民提供一些简单的合理用药指导等。通过一系列的“爱心活动”,药学专业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的专业感到自豪和荣耀,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职业归属感。
(二)优化课程结构,多维发掘闪光点
基于中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我们进行了课程结构优化。“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技能强化为重点,以公共课程为基础,以选修课程为提升,以延伸课堂为补充”,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生活与职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
专业课是决定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课程。宁波经贸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校企共同参与设计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的开发。宁波经贸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产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专业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医药行业岗位设置的需求,根据工作任务制订学习目标和教学项目。其基本思路为:“确定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过程—提炼工作任务—明确核心技能—设计教学项目—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是学生立足社会、立足职场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我校药学专业主要从优化专业实训教学、做好技能大赛辅导、开展“人人技能”活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
公共课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因此,坚持公共课程的开设与优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
选修课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补充。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導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占学生每周总课时的22%。我校选修课主要分为三大类:大类通识类、专业拓展类和兴趣个性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进行自主选课。选修课的开设和优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把主题班会和各类讲座引入课程体系,打造一系列以“做好职业规划”“学习文明风采”“树立行业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打造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延伸课堂,把“社会”“价值”“情感”等因素引入“课堂”,将课堂内容立体化延伸,从而实现学生发展全面化,课程实践全员化。
(三)强化校企业合作,紧跟行业步伐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医药产业的需求,应根据行业标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本着实用为先的原则,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紧密对接地方医药产业。
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首先,稳步推进校内实训设施建设。学校投入800多万元,建成了近1500平方米的药学实验室,其中包括获GMP认证的模拟药厂(含固体制剂车间、中药饮片车间、养生茶生产车间),药学认知实验室、药学仪器实验室、药物研究实验室、药学综合实验室、中药材鉴别陈列室等,为学生实验与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创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1)建立天然野外实训基地。在鄞州塘溪镇建成集药材种植、采集、标本制作等功能于一体的野外实训基地,每年春季药学专业的学生会在老师和老药工的带领下在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野外采药、培植药材、制作标本等活动。(2)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在陈婆渡建立一座现代化中药种植园,作为学生平时的实训基地。该种植园的灯光、温度、灌溉、雾化等全程由物联网技术控制,药材种植测控系统每1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电脑会自动根据数据来判断是否需要雾化、浇水等。药学专业就业方向的学生每周两节“中药种植技术”课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各种药材的特征。(3)加盟品牌药店,建立药品营销实习实训基地。自2005年学校加盟彩虹大药房,全权管理经营其中一家分店,迄今已十年有余。学校组织学生在“企业真实模式”下实习实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习平.对接地方医药产业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5):10-12,65.
[2]徐晓伟.新形势下中职药学教学模式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3):69-7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