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基础公共服务地区间差异及均等化路径探析

2019-06-11温师燕

创新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东盟发展路径

温师燕

[摘  要] 东盟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当前中国与东盟一体化合作机制深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东盟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东盟各国愿意携手实现地区一体化。增强区域互联互通、减少公共服务差异是建设东盟共同体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东盟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构建均等化指数,发现东盟各国间的基础公共服务差异巨大,这将会在短期乃至长期对东盟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东盟需要通过优化各国制度质量、加强资金用途监管,做好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测评、精准定位地方需求,完善相应配套设施、改善公共服务环境,合理利用国际投资与援助、拓宽基建资金来源等方式来满足地方发展的基础公共服务需求,逐步完善国内发展环境。

[关键词] 东盟;基础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均等化水平;发展路径;制度质量

[中图分类号] D8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2-0064-11

一、文献回顾

基础公共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等,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关系到一国的持久稳定和持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议题由来已久,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不匹配很大程度是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庇古的外部性理论揭示了由于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率大于个人边际效益,因此要依靠政府来供给公共产品。萨缪尔森指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会出现搭便车现象,此类产品供不应求,只能依靠政府提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不平等问题引发了诸多思考,国外多位学者积极探索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2012)[1]和Andr_es Rodríguez-Pose、Daniel Hardy(2015)[2]等指出分配不均、基础设施不足等使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大的伤害。东南亚国家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不平等的加剧。根据2008年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东盟国家中,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不平等持续扩大[3]。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再次指出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平稳但社会公平却有下滑的趋势[4]。2017年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和文莱属于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老挝和越南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接近国际警戒线[5]。

通过对东南亚日益扩大的收入差异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是造成国家间、区域间、城乡间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根据新古典主义的增长理论,交通网络的城市连通性是经济发展的先行条件。Bhattacharya(2009)研究发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连通性是社会和政治凝聚力的重要促进因素[6]。Josef.T.Yap (2014)通过对东南亚國家基尼系数的研究发现不平等与社会产出(收入、支出、财富等)和机会(以个人意愿支配的资源)相关,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干预来促进社会分配的均等化,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7]。Xingjian Liu、Liang Dai和 Ben Derudder(2017)研究发现,东南亚交通运输的空间不平等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驱动因素和结果,并采用城市网络方法来评估东南亚城市间交通网络的空间差异程度,指出东盟实现综合经济共同体目标的关键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在跨境基础设施方面达成合作[8]。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东盟的基础公共服务地区间差异已经成为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关于东盟公共服务区域间差异的量化研究较少,对东盟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健康、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差异进行量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东盟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当前中国与东盟一体化合作机制深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二、东盟成员国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现状

2016年,东盟总人口约为6.3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8%,总GDP达到25547.50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密集且GDP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其人均GDP为4000.40美元,除文莱和新加坡以外,均为中等收入国家①。虽然东盟总体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但各国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东盟实现一体化的重要途径,界定东盟各国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具有必要性。

(一)基础设施差异

1.交通基础设施差异

完善、便捷的交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国参与国际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一国交通的基本状况。2010—2016年的东盟物流表现指数①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是表现最好的三个国家。其中,新加坡物流表现指数最高,虽然2016年在世界排名下降至第5名,但依然居于亚洲第一位和东盟第一位,其次为马来西亚,在第28名左右。就物流表现指数的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来看,可以将东盟成员国分成四个层级:第一级为4.0分以上国家,仅新加坡一个;第二级为3.0~4.0分之间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和泰国;第三层级是2.0~3.0分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柬埔寨;第四级是1.0以上的国家,包括老挝和缅甸,其中,缅甸的得分一直在上升,2016年达到了2.33分。

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一项,在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东盟2004—2016年的公路总长度由106.64万千米增加到170.13万千米,其中柏油路总长度由62.35万千米增长到105.12万千米,柏油路占公路总长度的比重由58.47%上升到61.79%。总体来看,东盟公路基础设施覆盖率仍然不高,增速也较为迟缓。与此同时,囿于国家面积、人口、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东盟成员国的公路里程差别显著(见图1)。印度尼西亚的公路总里程最长,为50.8万千米,其柏油路占总路长的比重居于东盟国家的中等水平,在50%~60%之间波动;比印度尼西亚公路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国家有新加坡、文莱、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其柏油路占比皆在70%以上,越南自2009年开始超过印度尼西亚,占比在60%以上;其余国家皆位于40%以下。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菲律宾和缅甸注重对交通设施的改善,其柏油路铺设速度迅速提升。

2.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2015年,东盟的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达到了320亿美元,并预计在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这将极大助推东盟经济发展。据预测,印度尼西亚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泰国和越南,其余国家居后②。这说明国际社会对东盟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各国市场规模的预期差异较大,这与东盟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联系。截至2016年,东盟固定宽带用户达到了2894.8万户,比2006年增加了3.23倍,增长势头较好,各国基数及增长率差距明显。就绝对数量而言,东盟十国中互联网用户在百万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其余国家互联网用户数较少;就互联网普及率而言,每100人中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覆盖率在10%以上的仅有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就增长率而言,印度尼西亚的名义增长率居于首位,其次为越南和泰国。

电话用户和蜂窝数据订阅也是东盟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东盟数字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东盟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为8.73亿,占世界移动电话使用数量的11.62%。2016年,每100人订阅蜂窝移动数据的数量均值达到了125.93,超过了高输入国家的均值125;除了老挝和缅甸,其余国家的均值高达138.14,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均值。东盟被认为是世界上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内部的巨大差异依然值得关注,移动蜂窝订阅量最高的新加坡(150.48)是最低的老挝(58.57)的2.6倍左右。

(二)公共教育差异

初等教育净入学率、初中阶段生师比是衡量基础教育的重要指标。2016年,东盟的初等教育净入学率均值上升到82.30%,于2010年开始超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平均水平。就最近的年份来看,初等教育入学率最高的成员国是新加坡(98.53%),在90%以上的国家有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其余国家除菲律宾外都未达到80%。随着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学前至小学阶段的生师比(该指标为逆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学前教育阶段的平均生师比下降到18.41∶1,初中阶段的平均生师比下降到15.71∶1,均高于东亚和东南亚大片区的均值,说明东盟地区的师资力量要弱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总体水平。

初中生师比在体现公共教育水平方面更具有代表性,东盟成员国中除了柬埔寨和泰国,其他国家该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教师队伍正在逐步扩大。东盟初中生师比最低的三个国家是文莱(9.99∶1)、印度尼西亚(13.90∶1)和新加坡(14.92∶1),其次分別为越南(16.39∶1)、马来西亚(17.17∶1)、老挝(17.88∶1)、柬埔寨(20.39∶1)、缅甸(25.45∶1)、泰国(25.50∶1)和菲律宾(38.96∶1)。东盟各国的公共教育概况见表1。

(三)公共卫生差异

根据WHO数据,2015年东盟国家人均健康寿命预期是60.6年,通过对比发现东盟内部公共卫生水平的差异将会导致人口7~10年的预期寿命差异。2016年,东盟最基本公共卫生设备的人口覆盖率上升到79.9%,新加坡的覆盖率最高,为100%;其次为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越南、菲律宾、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柬埔寨。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梯队,覆盖率在95%以上,且城乡之间差距最小,在2%以下;而越南、菲律宾和老挝为第二梯队,覆盖率在70%以上,城乡差距在7%~33%之间;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为第三梯队,覆盖率在60%以上,城乡差距在20%以下;而柬埔寨位列最末梯队,覆盖率尚未过半,亟待加强,城乡差距49%,亟待缩小。东盟国家中能够提供良好公共卫生设备的国家较少,其中新加坡仍然以100%的覆盖率占据第一位,2015年马来西亚上升至82%,其余国家水平较低。

人口免疫率和基本药物供应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2000—2016年东盟国家按一岁儿童卡介苗的接种率由高至低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始终保持在90%以上;第二层级是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缅甸,在80%~90%之间波动;第三层级是老挝和菲律宾,其中老挝由60%向80%增长,但菲律宾却是由90%向70%下降。东盟成员国普通药物供给水平不一,且私人普通药物供给水平低于公共普通药物供给水平。例如,2007—2013年,印度尼西亚能够满足65.5%的公共普通药物需求和57.8%的私人普通药物需求;菲律宾仅可满足26.8%和21.7%,菲律宾的免疫水平低于其他东盟国家。

(四)社会保障差异

东盟国家很早开始重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文莱在1984年通过了非供款型养老金计划,此计划出台后,雇主和被保障人都不再需要支付3.5%的养老金,政府承担全部费用,是东盟国家中养老保险有效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也相继推出非供款型养老基金计划,但大部分处于试点阶段,尚未推广到全国。泰国和文莱的养老金有效覆盖率高于80%,越南和菲律宾在39%以上,其余国家均低于20%。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其中体系最为健全的是德国、美国和日本,皆采用雇主责任制。东盟国家中采用雇主责任制的国家包括文莱、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采用社会保险责任制,越南则是采取社会保险与雇主责任制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办法。根据近年的数据可推断印度尼西亚工伤保险的法定覆盖率最高,为93.82%,其次为文莱(85.29%),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70%以上,缅甸、泰国、越南在30%以上,而柬埔寨和老挝则在20%以下①。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通过给予遣散费的方式来解决失业保障问题,老挝(尚未执行)、泰国和缅甸是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文莱和新加坡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015年,泰国的失业保障覆盖率为43.2%,菲律宾的为45%,且对于女性的保障范围要高于男性。

(五)公共安全差异

公共安全关系着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各国政府需要着力提升和增强防范和处置自然灾害、社会安全、重大事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2017年全球和平指数报告》显示,在163个被测算和平指数的国家中,新加坡得分1.67,居于第16位;馬来西亚得分2.57,居于第46位;其余国家得分都在3分以上,缅甸以3.74分居于第136位,是东盟国家中排名最靠后的[9]。

2017年世界城市安全指数报告中,新加坡排名第2,得分89.64,仅比第1名的东京少0.16分;吉隆坡排名第31,得分73.11,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1,略高于北京(第32名,72.06分);其余城市排名皆在45名之后①。社会安全状况与犯罪率的高低有着紧密的关联,根据WHO 2015年的数据,东盟国家中每10万人口他杀率最高的国家是菲律宾(11.6起),其后是老挝(6.9起)、印度尼西亚(4.3起)、泰国(4起)、缅甸(3.9起)、越南(3.9起)、马来西亚(3.8起)、新加坡(2.7起)、柬埔寨(2.2起)和文莱(1.3起)。

道路重大交通事故也是公共安全的一大重要威胁,据WHO 2013年的估算数据,东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平均死亡率为18.46人(每10万人)。2013年,泰国的交通事故率最高,为36.2人(每10万人),交通事故致亡人数为24237人。越南、马来西亚和缅甸的交通事故率在20人以上(每10万人),死亡人数在7000~23000人,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率较高的国家。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和菲律宾的交通事故率较低,在20人以下(每10万人);新加坡道路安全事故率最低,事故致亡率为3.6人(每10万人)②。

三、东盟各国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算结果

(一)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借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数的指标构建系统,以及安体富、任强(2008)对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的指标体系,根据各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东盟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指标体系计算东盟各国公共服务的综合水平[10]。该指标体系分成以下三个级别:一级指标为总指标,即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二级指标为分类指标,即对应上文中提到的基础设施指标、公共教育指标、公共卫生指标、社会保障指标和公共安全指标,三级指标即具体指标,共10个指数(见表2)。

(二)测算结果

经测算,东盟国家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如表3所示,由得分可知,东盟国家的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相差巨大,东盟国家中仅新加坡属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水平国家,文莱、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属于中高水平国家,其余国家均为中低水平国家①。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在东盟国家乃至世界都居于前列。这与新加坡的国民收入水平、政府管理机制、社会监管力度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新加坡属于高收入国家,2016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1880美元,人均税收为7572.62美元,远高于其他国家,政府税收收入高达424.62亿美元,政府有足够的收入去投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较为广泛。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最低的国家是老挝,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收入、财政收入水平都较低,政府从源头上缺少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基金,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漫长的路要走。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出现了东盟国家中最大幅度的下降,由0.61的水平下降到0.32,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降低会对经济造成持续的影响,在IMD国际竞争力指数(2018年)排名中,菲律宾的排名下降了9位,降至第50名。

四、东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东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东盟一体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东盟成员国之间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医疗设备的广泛覆盖,保障社会安全。为了促进东盟整体意识的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必须得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差异需要进一步缩小,东盟各国需要从制度质量、政府监管水平、政策执行力度等入手,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良好的实现路径和机制。

(一) 优化各国制度质量,加强资金用途监管

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其制度质量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东盟的整体制度质量有待提升,根据2017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①,新加坡(84分,第6名)属于比较廉洁的国家,文莱(62分,第32名)、印度尼西亚(37分,第96名)、泰国(37分,第96名)、越南(35分,第107名)、菲律宾(34分,第111名)、缅甸(30分,第130名)、老挝(29分,第135名),而柬埔寨未达到25分。东盟需要认识到《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反腐败专门法律文书的重要性,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反腐败合作。东盟各国政府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合作,提高预防及侦查腐败相关案件效率,为各领域反腐败官员提供专门的培训项目。此外,还需要根据行政机构现状进行改革和调整,提升政策透明度、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力争以和平发展为重,减少冲突发生的机会,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东盟各国的政治体制复杂多样,各国政府效率水平参差不齐,政府在基础公共服务上的支出也相去甚远。在东盟外债总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全面了解社会公共服务的供求现状、资金使用效率、项目落地率,就项目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有序有效的资金拨给,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各项资金,尤其是财政资金的监管。新加坡的行政效率和清廉程度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其经验一直被研究和推广,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政府领导进行改革的决心和意志以及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政府管理制度与措施可供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二)做好區域公共服务水平测评,精准定位地方需求

东盟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差较大。首先,东盟各国需要明确国家总体公共服务的充足度和水平,做好国家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划。其次,东盟各国要对本国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切实的调研和评估,了解地方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规划。最后,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制定之后,要设立专门机构来执行规划,并根据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个生命周期对应责任划归具体部门,以保证公共服务项目的落地率。

东盟各国可以对本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设立一套评分标准,设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基金和专门机构,投入足够的人力与财力,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作为一项紧急的战略任务来抓。此外,可以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作为地方官员的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官员的晋升机制,实行项目对人的追踪机制,提高地方政府供给基本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保证项目的完成率。

东盟各国需要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透明度和可查询度,可在财政部网站上更新每年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报告,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的存量和增量、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分布、各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各地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计划资金、实际使用资金等各项资料进行公开,方便国家对社会民生情况进行定量了解,同时增强公民对公共服务资金的使用监督。

此外,各国政府需要建立公共服务反馈机制,该机制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需求提出公共服务供给计划,并按重要程度排序,地方需求最迫切的公共服务优先供给,如遇资金紧缺可向上级政府反馈,并在研究和调查后酌情给予解决;另一方面,允许公民就公共服务表达诉求,并定期对公民进行公共服务满意度统计,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合理。

(三) 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环境

东盟国家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后,成为国际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然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不足,较高的运输及公用设备的开支增加了外商投资难度、降低了外商投资意愿。在“用脚投票”效应的影响下,人才、资本、技术都会向基本公共服务更好的地区流动。东盟国家应致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降低开办企业的难度(简化开办企业的手续、缩短开办企业耗时、降低开办企业成本),提高获取电力的便利程度(简化办理连入电网手续所需要的程序、缩短办理连入电网手续所需要的时间),降低进行跨国贸易的难度(降低进出口时间和成本)以及提高执行合同(提高司法程序质量)和解决破产(优化破产框架力度指数)问题的效率等。

东盟国家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在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上的合作,除了进行技术上的互相借鉴,还要对区域公共产品进行合理地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的实力和对公共物品的利用程度进行建设义务的划分。此外,东盟可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发展,各国利用好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优先发展优势基本设施项目,在此基础上,利用该项目的正外部性,带动周边其他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逐步完善本国配套实施,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环境。

(四)合理利用国际投资与援助,拓宽基建资金来源

亚洲开发银行对东盟2016—2030年期间基建资金需求的预测值是1840亿美元,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出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近年来,流入东盟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援助金额也在不断增长,东盟可以合理利用国际投资和援助资金,大力发展基建,只有随着东盟各国之间互联互通的不断完善,才会有更多跨国公司愿意在东盟建立从总部到生产基地的一体化生产网络链,为东盟带来更大的投资潜力。

由东盟获得信贷的前沿距离分布来看,东盟国家的基建有着巨大的融资潜力,也存在较大的融资缺口,仅靠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无法有效满足这一需求,需要通过发挥双方合作的力量。作为政府部门,在保持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严格税收监管、提高公共投资的使用效率等途径,扩大基础设施的融资来源。此外,东盟的金融建设尚待加强,大部分国家的国内企业资金筹措主要通过内部途径解决,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很小。政府需要提供创新性的金融工具,提高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五、结语

2015 年11月,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愿景文件《东盟2025:携手前行》,宣布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共同体正式建成,由此东盟将跨入共同体时代,这标志着东盟区域一体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是建设东盟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国悬殊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会扭曲互联互通建设的资金流向,不利于东盟整体经济的长期增长,也不利于东盟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东盟地区想要实现互联互通,需要有水平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来做支撑,才能保证各国经济的均衡有序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和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支撑,是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东盟各国需要提高政策透明度、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加大反腐力度、合理利用外债,并加大人力、物力投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设立管理基本服务的专门机构,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网络评价体系,建立监管体系和反馈机制,完善本国金融制度、多渠道融资,从根本上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期促进各国经济的平稳、有序、持续发展,使得东盟各国在互联互通方面具有更高的合作水平,为东盟共同体的构建助力。

參考文献:

[1]Joseph E. Stiglitz. The Price of Inequality[M].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12.

[2]Andr_es Rodríguez-Pose, Daniel Hardy. Addressing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rural econom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J]. Applied Geography,2015,6(61):11-23.

[3]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2008[M]. Manila, Philippines: Asia Development Bank,2008:128.

[4]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2012[M]. Manila, Philippines: Asia Development Bank,2012:147.

[5]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2017[M]. Manila, Philippines: Asia Development Bank,2017:125.

[6]Bhattacharyay, B. N. 2009.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for ASEAN Economic Integration[EB / OL]. (2017-04-28) [2018-09-10].https://www.adb.org / publications / 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asean-economic-integration.

[7]Josef.T.Yap.Addressing Inequality in Southeast Asia through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EB / OL]. (2017-04-28) [2018-09-10].http://www.ide.go.jp / English / Publish / Download / Brc / pdf / 14_01.pdf

[8]Liu X,Dai L,Derudder B.Spatial Inequality in the Southeast Asian Intercity Transport Network[J].Geographical Review,2017,107(2):317-335.

[9]Institute for Economics & Peace.Positive Peace Report 2017[R / OL]. (2017-10-03) [2018-05-25]. http: // visionofhumanity.org / app / uploads / 2017 / 10 / Positive-Peace-Report-2017.pdf.

[10]安体富,任强.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48-53,129.

[责任编辑:李君安]

Abstract: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ASEAN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equal access to these services have positive revelation on the building of China-ASEAN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SEAN community indicates that ASEAN member countries are willing to join hands to achieve regional integration. Strengthening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connectivity and reduc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basic public service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build the ASEAN community.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key factors in ASEAN's infrastructure, public education, public health and public security, and construction of equalization index,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huge gaps in basic public services among ASEAN member countries, which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y i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Therefore, ASEAN member countries need to meet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needs of local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y improving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strengthening oversight over use of funds, assessing regional public services, precisely identifying local demand, improving public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appropriately making use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assistance and expanding wider sources of infrastructure funds.

Key words:ASEAN; Basic Public Services; Regional Differences; Equ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Institutional Quality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东盟发展路径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中国区域差异综合指数的构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