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问题与建议
2019-06-11陆建人蔡琦
陆建人 蔡琦
[摘 要] 人文交流是发展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基础,现已成为双方关系中继政治安全、经济贸易后的第三根支柱。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在机制建设、文化合作、教育合作、旅游合作、体育合作、科技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果。當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合作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强;民间参与度较低,限制较多;教育合作领域有限,层次结构欠合理;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足;民众相互了解仍处于较低水平;讲好中国故事的水平有待提高。为改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建议加强交流机制建设、加强相互包容和信任、共同投入资源、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加强民间外交、规范旅游秩序、简化签证手续等。
[关键词]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民间交往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2-0045-10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自1991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已经发展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和战略伙伴。2017年,东盟庆祝了50周岁生日。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目前,双方的关系正在跨入新的发展时期,而人文交流(people-to-people exchanges)是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梳理中国和东盟人文交流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合作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家间关系最持久的影响因素在于民心相通,在于人民之间的密切往来和亲近友好。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与东盟国家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与交流。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3月,“一带一路”倡议愿景文件颁布,明确将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合作,促进双多边合作。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九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首次提出将人文交流打造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又在第二十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将原先的“2+X框架”升级为“3+X合作框架”,通过打造人文交流第三支柱,夯实双方民意基础。近几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机制建设、文化合作、教育合作、科技合作、旅游合作、体育合作等几个方面。
(一)机制建设
目前,中国和东盟整体的人文交流机制包括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机制、中国—东盟教育部长会议机制等。另外,中国还与东盟各国建立了一些官方的人文交流机制。其中,2015年建立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覆盖了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八个领域,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此外,截至2018年,官方性质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召开了15届,这不仅是经贸合作平台,也是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交流的机制和接触的平台。15年来,博览会期间与人文交流相关的各种分论坛和各项活动不断增加,如2006年起举办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2012年起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2015年新增的中国—东盟市长论坛等活动,都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
(二)文化合作
自2005 年《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文化合作开始成为中国和东盟重点合作的领域。2014 年,以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为契机,《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2014—2018)》签署,将文化合作扩展至文化产业、文化遗迹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使双方文化合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柬埔寨新闻部、文莱首相府新闻局签署媒体交流合作备忘录。2011年设立的中国—东盟中心成为东盟向中国民众展示东南亚文化的窗口。近年来,中国在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设立了文化中心,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此外,随着东盟国家在中国举办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节,东盟的文化也渐渐为中国民众所熟悉。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也在走向东盟。例如,2018年9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将中秋晚会分会场设立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并进行了直播演出,塑造了一个展示中马文化的平台,传播了友谊。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2008年,由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6个国家电视台合拍的大型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分别在6国播出,开创了中国与东盟广播电视合作的先例。近几年中国许多热播电视剧也被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引进,并广受欢迎。同时,泰国等国的优秀电视剧也被中国各电视台引进播出,一些东南亚演艺人员也来到中国参与各种影视、综艺节目的录制,成为中国和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使者。
(三)教育合作
当前,中国和东盟共建的教育合作机制包括中国—东盟教育部长会议、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等,不仅建立完善了双方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还推动了人才协同培养和技术合作交流。2017年,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人员超过12.7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20%;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总数超过9.5万人,约占在华留学人数的19.4% [1]。根据中方建议制定的“中国—东盟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升级版”,预计到2025年实现双方学生流动总规模达到30万人次的目标①。在2017年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中国和东盟各国通过了《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二十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时表示,中国将在三年内向东盟十国提供不少于2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同时中方倡议实施“中国—东盟人才发展计划”,2018年为东盟提供3000个研修名额②。2017年9月,中国—东盟教育官员对话会在南宁举行,达成了《南宁宣言》,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并确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永久落户南宁,每两年举办一次。
此外,截至2017年底,中国在东盟国家已建立了31所孔子学院和29个孔子课堂(见表1),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当地民众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重要载体③。其中,泰国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目前,约有 27000名泰国学生在中国求学,而去泰国读书的中国学生约有37000人。另外,从21世纪初起,中国和印尼出现了“新的学生流动潮”。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学生去国外留学的首选目的地,有14800名印度尼西亚学生选择去中国大陆留学,远远超过去澳大利亚留学的8800名、去美国留学的8700名和去马来西亚留学的5700名④。
(四)旅游合作
2007—2016年10年间,中国和东盟的旅游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东盟秘书处数据显示,2016年,前往东盟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为20339261人次,是2007年的5倍多(见表2)。2017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圍绕旅游合作,中国与东盟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双方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旅游推荐会,宣传旅游资源和产品。旅游便利化服务也如火如荼展开,亚洲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增加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航线,菲律宾等国出台了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办理便利化和优惠政策,使中国游客前往东盟国家旅游的数量进一步增长。2017年进入中国游客前15位目的地的东盟国家有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入境游方面,2017年中国外国人入境游市场中,东盟国家中的缅甸、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进入前十大旅华客源国①。
2012年底,中国影片《泰囧》热播,掀起了中国游客到泰国旅游的热潮。2013年到泰国的中国游客从2012年的276万人次猛增到462万人次, 2015年达793万人次,2016年达882万人次,到2017年已高达950万人次,泰国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目的地②。当然,除了影片的影响,泰国简化签证手续、开放落地签、免除签证费等措施也是导致中国游客暴增的原因。
目前,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固定渠道与体系,主要有定期举办的“10+3旅游部长会议”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部长会议。此外,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渠道。云南、广西与相邻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也非常活跃,中越、中缅、中老边境都开通了自驾游。2018年8月8日“东盟节”时,南宁方特东盟神话园正式开园,内含大量东盟国家微缩景观,有助于中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东盟。2018年9月25日,东盟“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周活动首次在中国贵阳举行,以后每年举办一届,为贵州与东盟展开旅游合作建立了机制与平台。
中国和东盟双方互访人次日趋频繁,2003年仅为387万人次,到2016年已上升至3000多万人次,2017 年已近5000万人次,再创新高③。
(五)体育合作
中国和东盟的体育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和东盟多国签署多项合作协议,积极展开体育交流合作。目前,中国已经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签署体育合作协议,加强体育代表团互访,在运动员和教练员培训上进行合作。中国在举重、体操、跳水、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优势项目上,向东盟国家输送优秀体育教练人才,鼓励东盟国家运动员来华集训和参赛。
第二,中国积极援建东盟国家的体育设施。2015年中国对于20世纪80年代援建的缅甸体育馆等设施实施改造,2017年4月由中国援建的柬埔寨王国国家体育场正式开工。中国还积极在体育训练器材、装备等方面给予东盟国家帮助。
第三,中国和东盟赛事合作项目日趋多样。中国—东盟汽车拉力赛自2006年开始举办,已经持续10余年,路线涵盖东盟十国,一路为中国与各国的体育合作搭建平台。中国—东盟篮球邀请赛、中国—东盟龙舟邀请赛、中越民间海上龙舟邀请赛等项目,不仅使体育合作多样化、常态化,还宣传了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增进民心相通。
第四,体育合作与旅游资源融合,项目参与性提升。以2018年广西举办的一系列中国—东盟体育赛事为例,2018年广西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暨第九届中国—东盟国际山地自行车挑战赛途径马山金伦洞、小都百、三甲屯、弄拉等风景区,让东盟国家运动员在参赛的同时,感受体验广西的魅力风景①。
(六)科技合作
科技领域作为当前中国和东盟人文合作的新兴领域,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首先,科技的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各国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自2013年开始到2018年8月,中国与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越南、菲律宾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合作机制。2018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年。截至2018年,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经举办6届。前5届会议,共有来自中国和东盟的49位科技部门部级官员率代表团出席大会,970多位东盟嘉宾与会,达成科技合作项目175项,累计金额超5亿美元①。2018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东盟十国的代表首次齐聚一堂,见证中泰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协议和项目的签署②。
其次,科技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中国和东盟的科技合作由最初的制造业领域不断向新能源、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延伸,形式上不仅包括产品贸易,还包括共建实验室、双方科技人才交流、建设科技园区等。如中国科学院在泰国举办科技巡展,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泰国清迈大学在艾滋病、老年痴呆等领域进行生物医药合作。
最后,科技合作的效果不断提升。中国和东盟的科技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例如,数年以前越南对于北斗导航系统并不感兴趣,甚至担心受到监视,但是现在,越南对于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的多个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抱有强烈的兴趣,许多项目得以拓展③。
二、中国—东盟人文交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双方合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合作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
当前中国和东盟的人文合作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大型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合作项目虽然长期举办,但是缺乏新意,未能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有的合作项目虽以中国—东盟名义举办,但只有几个东盟国家参与,甚至所谓的东盟代表大多还为华裔。一些冠以中国—东盟之名的马拉松赛事,对外籍人员参赛的收费标准为30~50美元,较高的门槛和较低的东盟国家运动员数量与赛事冠名不相对应。一些项目彼此雷同,未办出中国—东盟人文合作的特色。譬如,国内许多城市与东盟国家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见表3),友好城市的缔结数量虽然急剧增加,但涉及人文交流的活动开展却较为缓慢。部分文化交流领域缺乏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主要由省、市级政府推动,相互竞争,各自为政,文化资源共同开发和利用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还有一些合作领域下面各种机制纵横交错,但都没有开展持续长效的工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此外,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不少以图书展、文化展、文艺汇演、戏曲表演等方式进行,虽然展现了文化特色,但这些均是短期性的交流,如果没有长期的文化传递,仅靠一时的“盛典”,就难以引发充分的共鸣。
(二)民间参与度较低,限制较多
当前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大多由政府规划和推动,而且多数由中国各级政府主办。政府办活动有较充足的人、财、物力,组织能力也很强,但人文交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民身上,所以,民间的参与非常重要。目前,民间自发组织的与东盟各国的人文交流活动并不多见,即使有积极性,也难开展工作。中国的一些民间组织和团体、协会、企业要申办相关交流活动,面临各方面的限制。开会、办论坛要提前很长时间预报审批,手续复杂,邀请东盟人员来参加活动,报批程序烦琐,出国办活动手续也很繁杂。另外,民间交流资金来源有限,很难申请到政府资助,这些都制约了民间交流活动的开展。而东盟国家的民间组织也往往缺乏资金,需要中国民间组织的支持才能进行交流。
东盟十国的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民众受教育水平各不相同,仅靠政府推动,缺乏立足于草根阶层的民间交往,一些官方主办的活动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中国在东盟国家进行的一些人文交流活动未能引起当地百姓的感受和共鸣,其原因就在于脱离了当地的草根文化,不接地气。这些都限制了中国与东盟当地民众的沟通交流。
(三)教育合作领域有限,层次结构欠合理
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以留学生来华接受高等教育为主,在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空白较多,这反映出教育合作领域有限,层次结构不够合理。虽然中国政府提供了不少奖学金名额,但是自费到中国留学的东盟国家学生仍需要较高的花费,人数相对较少。另外,中国不少高校虽有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意愿,并签署过一些合作协议,但真正落实的不多,提供的奖学金名额也较为有限,大多仍属于起步阶段。双方在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使教育合作中常常面临预想不到的制约[2]。一方面东盟留学生到中国留学需要具备较好的中文基础,但对于大部分东盟国家,其中文的普及程度远不如英语。中国留学生到东盟留学同样受限于语言因素。另一方面,东盟来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日常与中国同学进行的交流有限,毕业之后与所在院校、老师、同学继续保持紧密联系的较少,这不利于中国和东盟亲近感的保持和传承[3]。
(四)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人文交流的核心在人,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人文交流的广度是指中国和东盟各国各行各业的人员的接触、交流与互动。换言之,人文交流应该不受地域、行业、宗教、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限制,也不单纯是文艺、民俗、文化的展示,而是中国和东盟20多亿人口的往来、沟通与互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双方有无限宽广的交流空间,但目前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在很有限的范围进行扁平化交流,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从深度来看,中国—东盟的人文交流应该达到尊重各自文化、互学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因此,还有许多事情有待双方去做。
(五)民众相互了解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人文交流呈现出高层热、底层冷、中层不冷不热的状态。高层(官、商、学界)交流多,相互了解也多,但人文交流更多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非官方出钱的筹划[4]。另外,从双方民间的相互了解深度来看,也很不平衡。总的看来,中国民众对东盟国家的了解仍然不足,许多中国人包括大学生对东盟究竟包括哪些国家都不清楚,知道东盟这个组织情况的人就更少。个性鲜明,英语流利,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对东盟国家的民间外交的中国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东盟国家倒有不少了解当代中国的华人,他们在与中国的人文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广大底层民众缺乏直接与东盟国家民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一些民众热衷于参加东盟低价旅游团,只跑几个景点,主要是购物,很难接触当地民众;中层(白领和中高收入人群)不少人都去过东南亚旅游或参加商务活动,但停留时间有限,对当地民情也了解不够。东盟国家普通民众对中国国情和民众的了解也不足,加上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交流有困难。
(六)讲好中国故事的水平不高
从理念上来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目的是追求共同发展与振兴,方式是共商、共建、共享,落实到人文交流,需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在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同时,兼顾东盟国家的礼遇诉求,理解尊重别国的国情、文化、习惯与信仰,直面彼此之间的矛盾、分歧甚至冲突,而不是一味拿着“照妖镜”看彼此的不同,要求别人去接受[5]。从途径上来看,提升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水平,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采用东盟国家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讲历史,讲友谊,讲传统,讲未来,拉近双方的距离,产生共鸣,促进心灵相通,做到换位思考,增加理解和包容。在这方面,中国官方的宣传工作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比如,在东盟国家做“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宣传,一定要通俗易懂,注意讲故事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内“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的方式,生硬灌输。合作共赢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中国已经如雷贯耳,但东盟国家当地民众对于中国官方的共生共赢文化却很难理解,何谈接受?这不是我们的理念有问题,而是讲故事的水平不高。
三、改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的建议
(一)加强机制建设,拓展人文交流领域
当前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中,教育和文化领域的成绩亮眼,而旅游、科技和体育等领域仍较薄弱,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长效机制建设,推动相对弱势领域人文交流的发展。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应加快落实所签署的相关交流项目,促进教育和文化合作的多元化,健全与东盟各国高等教育学历互认机制。丰富教育合作的层次和方式,如共同编写和出版教育合作项目的教材,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教育体制机制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反馈和回访机制,如中国高校应加强与东盟留学生的联系,进一步了解东盟国家人才培养的诉求,落实合作办学项目。
(二)挖掘文化共性,相互包容和信任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有各自丰富灿烂的文化,各国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从文化角度来看,需要中国和东盟在多样性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理念下,挖掘文化的共性,求同存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6]。这里,凸显气度和气概的包容性至关重要。相互包容,不强加于人,不追求各种价值观的一致,只追求人类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能否建成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文化领域更不能拿着放大镜去照彼此的不足,不以各国的历史长短轮英雄,绝不能搞民粹主义和刷大国优越感。要相互包容,彼此给予最大的理解与信任,主动弥补信任赤字,这样才能培育好双方的友谊,超越分歧,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生存和壮大起来。
(三)共同投入资源,使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人文交流领域,中国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多,如每年给予东盟国家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对东盟国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邀请东盟国家人员来华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会议,相关费用均由中国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不利于平等交流,也难以长期持续。文化交流应该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性,由各方共同投入资源,各自履行职责,共享成果,这样才能使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应当设立由参与各方共同投入的基金,用于人文交流,也应当鼓励中国和东盟各国民间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四)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人文交流内容
人文交流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交流,但这种交流不局限于面对面一种交流形式。当前,人们的交流已经离不开QQ和微信等通信工具。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具有移动性、便捷性、综合性、互动性等特点,大大节约了各项成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了交流内容。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也要创新方式,从以往的“大水漫灌”转而向精准化精细化的人文交流[7]。综合运用因特网的功能和现有的社交网络,建立各种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随着智能翻译的快速进步,语言将逐渐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2019年是中国—东盟媒体合作年,新媒体作为当前媒体发展中异军突起的力量,具有个性化、可视化、社交化的优越特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作融合,也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媒体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新方向。
(五)加强民间外交,拓宽交流渠道
民间交流形式广泛,应大力拓宽交流渠道,除民间文化团体外,企业也是民间交流的主体。目前,除国有大企业外,不少中国民营企业也已在东盟立足,它们是民间交流的使者。我们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要注重“民间外交官”的培育,选派合适的民间企业家和知名人士作为亲善大使和形象大使,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搭建桥梁,传递靓丽的人文“名片”。要重视智库、媒体、华人华侨等公共外交领域的作用,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与此同时,中资企业在东盟营商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当地民生,促进东道国发展,发挥好民间外交的作用。在这方面,日本有不错的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8]。
(六)规范旅游秩序,保障游客安全
旅游本是中国民众与东盟各国民众进行直接交流最好机会,但现在中国游客去东南亚旅游,常常發生不愉快事件,甚至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例如,2018年7月泰国普吉岛沉船事故,导致40余名中国游客死亡。事故暴露很多问题,中国游客实际上被隔离开来,被强制购物,接触不到当地人,最后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旅游主管部门必须加强沟通和合作,建立跨国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共同规范旅游秩序,保障游客安全,采取切实措施,共同制定和完善旅游管理标准和规范,杜绝低价团和零价团。另外,个别东盟国家的海关官员对入境的中国游客强制索要小费,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也需要纠正。
此外,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政府和相关的旅游部门要加大对游客的引导教育,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的意识,尊重理解东盟国家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而从东盟国家角度来看,相关国家应该进一步改善社会秩序,完善基础设施,消除中国民众对东盟一些国家所抱有“不安全”误解,提升中国民众的信任感和旅游的意愿。
(七)簡化签证手续,创新旅游方式
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要尽量为人文交流提供方便,尽早达成互免签证协议,采取更多的便利措施,促进双方的民间交流。具体实施时,可先以双边合作的人文项目作为试点,简化签证材料和手续,再进一步推广其经验,最终实现所有领域的签证互免。此外,中国和东盟还可以探索建立单一签证(如欧洲的申根签证),不仅可以简化签证手续,还可以将东盟的旅游资源打通,探索“套餐式”旅游,创新旅游方式。
参考文献:
[1]何海燕.中国—东盟青年学生成都上演新年大联欢[N].成都晚报,2018-12-24(5).
[2]王勤.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N].中国教育报,2016-07-30(2).
[3]葛红亮.重视人文交流,打造中国—东盟关系新支柱[EB / OL].(2018-09-20)[2018-11-21].http:// www.charhar.org.cn / newsinfo.aspx?newsid =12834.
[4]庄礼伟. 中国式“人文交流”能否有效实现 “民心相通”?[J].东南亚研究,2017(6):67-84.
[5]陶一桃.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制度—文化约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9-24.
[6]陆建人.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J].创新,2015(5):44-50.
[7]罗幸,汤晓山. 中国国家形象在东盟:基于 2017 年的数据调查分析[J]. 现代传播,2018 (11):19-24.
[8]陆建人,蔡琦. 中、美、日与菲律宾经济外交的比较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8(9):32-39.
[责任编辑:李君安]
Abstract:People-to-peopl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r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relations. Now they have become the third pillar between the two sides following the politic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trade. The people-to-peopl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have achieved a series of accomplishments in the fields of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cooperation on culture, education, tourism, sport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ever, such problems also exist as cooperation influence need to be improved,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hierarchy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to be improve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need to be expanded,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need to be deepened, and the level of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need to be improv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impro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pool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exchange, enhance inclusiveness and mutual trust, innovate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methods, strengthen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standardize tourism order, and streamline visa procedures.
Key words:China-ASEAN Cooperation; People-to-peopl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