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逻辑、进路与基点

2019-06-11钟荣丙

创新 2019年2期
关键词:推进路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摘  要] 中国已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探明了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三条推进路径——以催生新型业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商业运营模式优化經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并指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在于将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到底、力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两个百年交汇期升华、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关键词] 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逻辑证成;推进路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2-0009-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这些科学论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实现新旧动能顺利转换,提高发展效率。

此前,不少专家学者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基本特征、根本要求、发展维度、实现路径和推进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代表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18年1月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辜胜阻、吴华君、吴沁沁等认为,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1];王一鸣认为,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2]。笔者认为,高质量发展的特质是以提升效率和结构优化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核心、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演进形态表现为高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和谐发展。然而,当前关于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还是太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积累。因此,对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实现途径和战略基点进行研究,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体系。

一、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证成

(一)历史逻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战略同频演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战略同频演进的机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扣发展的紧迫性、连续性、合理性、协同性和层次性,经历了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演化阶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并构建了一些独特的比较优势,包括完备的工业体系、巨大的用户市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低成本可再培训的知识工人以及强大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创新体系的完善能力[3]。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战略在注重创新的基础性、重要性、自主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也走过了科教兴国→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全面创新的演进历程,全面彰显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见图1)。

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战略同频演进示意图

可见,在发展矢量和创新矢量持续变化的驱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同频演进,携手同行,创新是发展的最直接推动力和核心内生力,成就了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在高速发展时期,强调发展的紧迫性,与之对应的科教兴国战略意识到了科技的巨大推动力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的连续性,与之对应的科技创新战略意识到了科技自身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都在于创新;科学发展突出发展的合理性,与之对应的自主创新战略意识到了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必须自主研发;创新驱动发展旨在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与之对应的协同创新战略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联盟、区域协同等方式来完成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将经济社会发展推上新的台阶和更高层次,与之对应的全面创新战略指出作为“第一动力”的创新,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既要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又要有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工艺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等结伴而行,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战略同频演进的轨迹

(1)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中促进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伊始,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的新特征,我国科技发展主要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从欧洲、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技术,签订技术引进合同34000多项[4]。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方面,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为走向自主创新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速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路途中推进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面对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党中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5]。1995年5月,中央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1998年,中央提出了“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这些重大决策,明确企业是创新主体,强调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和技术产业化,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6]。

(3)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贯彻科学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论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要靠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7]。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提出了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4)在创新驱动中落实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在发展的指标上不再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在发展的方式上更加注重效益和内涵,在发展的目标上更加强调结构优化和民生所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二)实践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22位;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50.8%,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数和国际热点论文数双双攀升至世界第3位,8个重要领域国际科技论文引用率排名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1位,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3位[8]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5个子基金,资金总规模247.2亿元;境内外专利申请369.8万件,授予专利权183.6万件,PCT专利申请受理量为5.1万件[9]。

2.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硕果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海洋科考、量子通信、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纳米催化等领域突飞猛进;国产航母、光量子计算机、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新一代高铁、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成就举世瞩目;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大幅跃升,首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超导大会马蒂亚斯奖、国际量子通信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等国际权威奖项[8]3。

3.创新驱动发展成效凸显

(1)产业持续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移动通信、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高铁、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风能和光伏关键部件和设计制造技术、“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工程等,有力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8]5。

(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强化

一是企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2016年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1%;二是创新资源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活动初具规模,2016年大中型和小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占比分别为49%和36.1%;三是双创支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类众创空间超过4200家,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逾4000家,央企双创平台409个,星创天地638家,28个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入快车道[10]。

(3)科技創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2016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2%,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优化产业结构奠定基础,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万亿元,2012—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量的贡献为22.4%[10]。

(三)理论逻辑:新时代要求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1.科技创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

中国已进入发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发生了新的转变,发展动能新旧转换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矢量和创新矢量的地位与权重不断演进,孕育了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发展矢量的地位和权重正向着“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理念”路线发生转变,成为高质量发展轴心动力;创新矢量的地位和权重也沿着“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创新模式→创新效益”路线不断演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可见,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11]53(见图2)。

图2 科技创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

2.科技创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态

科技创新引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态为一条“流水线”:发展战略上应力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两个历史一百年交汇期升华,发展动力上全面转换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展方式上大力实施低碳发展、高端发展、集群发展和规模发展,发展效果上实现效益更好、质量更高、动能更能和基调更稳。

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最强大的内生动力,通过催生新型业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商业运营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

(一)加强原始创新,催生新型业态

原始创新一旦成功,必将产生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能从源头上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供给能力,经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之后,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在许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因此,对原始创新重大战略进行前瞻性部署,全面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形成梯次接续格局,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量子调控通信等领域),加强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原创性发明和创造,造就更多创新引领的战略势差。此乃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首选路径。

(二)加强协同创新,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大批产业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际跨国企业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依靠自力更生。因此,必须强化协同创新的总体布局,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共建技术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协同技术攻关、共建产业基地等合作模式,全面提高产业技术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快速跨越和重大突破,同时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引领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和高端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此乃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加强融合创新,让“科技+”遍地开花

可以说,全球正迎来新一波“科技+”的浪潮,高新科技也正在全面刷新人类文明和生活的進程。“科技+文化”“科技+金融”“科技+互联网”“科技+娱乐”“科技+旅游”“科技+扶贫”“科技+服务”“科技+艺术”等惊艳了时代和公众。因此,必须加强融合创新,不断探索“科技+”发展的新模式,逐步扫除“科技+”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科技+”的巨大潜力和独特魅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多领域插上“科技+”的翅膀,最大限度地提质和增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乃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效路径。

三、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一)夯实载体:将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到底

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有效途径,必须将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到底。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屋建瓴,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长远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到2035年科技实力要有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硕果累累;产业关键技术频频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突出;国家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优质创新资源高效利用;人文环境日臻优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但创新型人才、科技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全民科学素养、万众创新文化等方面仍有短板需要补齐。笔者认为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培植万众创新文化乃补齐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短板的必行之策。

1.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

结合创新发展的需要,全力构建高品格的尖端科技人才、高素养的大众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分层分类育人体系,全面拓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渠道。

(1)高品格的尖端科技人才

培养尖端科技人才,数量诚可贵,但品格价更高。首先,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一旦他们不爱国,再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是徒劳;其次,培养民主自由的学术精神,坚决打击“学术寡头”和“学术霸主”;最后,培养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坚决杜绝“一劳永逸”和“不劳而获”。

(2)高素养的大众创新人才

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注重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严谨、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修炼坚强的毅力、不畏困难、能够经受住各种挫折的创新品质,培植大众创新人才所需要的态度端正、戒骄戒躁的创新人格[12]。

(3)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

致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姻、与产业联盟、同园区联合,促进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结合,在技能培训中要嵌入工匠精神,培育一大批具有高水平技术技能的人才。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产学研”去行政化。以强化创新责任、激发创新热情和净化创新环境为前提,以增强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目标、集聚创新动能为目标,以弱化行政级别、减少行政干预、转变行政管理为手段,全面推进“产学研”去行政化。

转变科技财政经费的支付方式。根据科技成果的种类和完成进度不同,可以由现在以拨付制为主,逐步转变为拟成果购买制、完成成果购买制、部分成果购买制和拨付制并存的综合支付方式[13]。

推进科研项目资金“放管服”改革。在“放”上,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解决科研项目资金管得过死、过严、过细的问题;在“管”上,建立“全程嵌入式”科研项目资金监督评估体系和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科研诚信制度[14];在“服”上,实行科研项目资金组织管理的全程信息化、智能化,健全科研项目资金的开放共享体系。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损害性赔偿制度,促使赔偿数额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契合,严厉打击恶意、重复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加大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著名自主品牌的保护力度,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司法上,进一步完善以民事审判为基础,行政审判和刑事审判并行的司法保护体制机制,尽快建立健全司法保护的政策体系、裁判标准体系、案件管辖体系和证据规则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专门机构,简化审理程序,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构建“三级联动、三审合一、三位一体”的集中型立体审判模式,培养一支能够驾驭三大诉讼的复合型法官队伍。

在执法上,进一步完善执法协作与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开展跨地区执法办案,有效推进各地执法办案协同发展;以专项执法带动日常执法的深入开展,不断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对执法办案人员上岗培训和提升培训,全面提高一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建设知识产权执法网上办案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探索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调查案件线索,不断提高执法质量与效率。

4.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类似于培养奥运冠军,就可以说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类似于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全民科学素质不提高,很难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强国梦。

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协的领导,支持科协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强化立体科普宣传,各种媒体及时发布相关科普知识和介绍新技术,把科普知识纳入高校和党校的授课内容;利用多元化手段和工具,在依靠學校教育、科技场馆和科普图书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注重依托“互联网+”发展,提高科普的均衡化、数字化和精准化程度。

5.培植万众创新文化

在全社会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宣传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型人格的培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造、注重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万众创新氛围,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促使万众创新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公平、简政、诚信的环境,遏制和减少各种创新活动中的各种不正当收益行为,让绝大多数创新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享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勇于创新、热情创业成为一种品格、一种风尚。

(二)把握关键:力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两个百年交汇期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成效明显。党的十九大后,必须力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两个百年交汇期升华,快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1.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以中央企业为龙头。强化中央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面统筹考虑,将中央企业的重大创新需求纳入相关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支持中央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力促中央企业在科技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导和鼓励中央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健全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技术进步要求高的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纳入经营业绩考核[15]。

二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力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具有一定水平、规模和效益且银行已经贷款或有贷款意向的项目;以无偿资助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中试放大。

2.进一步突破战略前沿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多个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第一,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链,集中突破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等关键电子元器件、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核心关键技术,在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网络、类脑机器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纳米等领域,尽快部署启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跨越[16]。

第三,大力发展民生技术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四,确定保障国家安全核心技术的攻关难点,加强海洋、天空以及深地极地空间拓展的关键技术突破,提升战略空间探测、开发和利用能力,重点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空天探测技术、高精度全物理场定位与智能导航技术和深地极地技术。

3.进一步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首先,加大激励力度。在全面落实中央政府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政策的基础上,大幅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力度,如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风险补偿、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低于50%、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收益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70%,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服务体系。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立重大科技成果的信息系统,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工作网络,促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对接;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构建技术交易市场和平台,汇聚重大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提供融资并购、公开挂牌、咨询辅导等服务;建立一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内容、专业服务水平高、创新资源配置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互动融合;推动市场调查、咨询、法律、知识产权等机构参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支撑。

(三)找准着力点: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在国家层面,高质量发展是理念和战略,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是贯彻整个理念和战略的真正目标和落脚点。因此,必须找准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推进创新群落多元化、创新网络智能化,加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1.培育新型创新群落

一是培育创新创业群落。促进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比翼双飞,大力鼓励大企业高管、留学归国人员、各类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大胆创新创业,将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中的创新群落由产学研等创新主体扩散至各界创业大军[17]。

二是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民办科研机构快速发展;从能力提升、机制创新、完善评估体系等方面促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设立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官资”创新创业生态链,培育虚拟大学园[18]。

2.建设智能化创新网络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物联网和务联网“三网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内协同设计、协同平台、协同服务、协同供应和协同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创新信息互惠共享、创新目标共同设定和创新行动最优同步。

3.完善运行机制

(1)共生选择机制

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中,各类创新群落之间有时会存在“偏离共生型”“互利共生不对称”等不利于共生共赢的现象。因此,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区域内部的共生单元数量、共生界面层次和共生环境状况等条件,以各创新群落的创新利益能否通过共生关系得到保障为最高选择准则,以协商、谈判及合作为主要治理行为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共生选择机制[19]。

(2)稳定调节机制

稳定性是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维生特征,稳定性越好,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维生能力越强。因此,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和治理中,可以用鲁棒调节法、生态多样法和静态均衡调节法,维系和调整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冗余度、抵抗力、恢复力、利益满意度、资源消耗补偿和协同发展的边际成本,进而增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稳定性[20]。

(3)循環共享机制

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中建立循环共享机制,搭建风险共担、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创新平台,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向企业流动,引导先进技术向企业流动,推动研发项目对接市场需求,建立企校研联盟,推动产学研之间知识协同、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21]30。

4.优化创新环境

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创新环境的支撑,创新环境的构建和优化对整个区域创新生态体系至关重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内的每一项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和治理中,加强政府的引导,切实优化政策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等,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22]。例如:实行相应的税收激励、财政补贴政策,增强创新活力;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避免恶性竞争、市场紊乱,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打破垄断、减少差别待遇;着力营造公平公正、有条不紊地创新环境,公平公正对待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打破政府对市场的过度约束,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1]31。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重要的支撑体系[11]56。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性表现在历史演进、实践探索和理论溯源上,其实现途径体现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上,践行策略着力在创新人才、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和创新文化上。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吴华君,吴沁沁,等.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J].中国软科学,2018(10):9-18.

[2]王一鸣.深化改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理论视野,2018(11):9-13.

[3]孔欣欣,刘辉锋.技术创新与经济演进——经济低迷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9(4):3-7.

[4]许艳华.全球化视域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程和战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25-28.

[5]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5(10):1-7.

[6]许庆瑞,张素平,金露.中国技术进步历程回溯及启示——从自行设计到自主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8-14.

[7]李君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政党[EB/OL].(2006-07-26)[2018-12-21].http: // theory.people.com.cn / GB / 49150 / 49151 / 4629642.html.

[8]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创新驱动铸辉煌科技强国启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进展与成就[J].求是,2017(11).

[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2018-02-28)[2018-12-23].http: // www.stats.gov.cn / tjsj / zxfb / 201802 / t20180228_1585631.html.

[10]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科技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加力提速——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十六[EB / OL].(2017-07-28)[2018-12-23].http: // www.stats.gov.cn / ztjc / ztfx / 18fzcj / 201802 / t20180212_1583205.html.

[11]萬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引擎[J].求是,2018(6).

[12]李凤华,李莉.关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2013(12):54-58.

[13]奉公.论科技投入成果制的诸种形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1-4.

[14]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人员活力[J].紫光阁,2017(5):22-24.

[15]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EB / OL].(2018-05-21)[2018-12-24].http://www.most.gov.cn / mostinfo / xinxifenlei / fgzc/gfxwj /gfxwj2018 / 201805 / t20180521_139548. htm.

[16]刘延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1-11(6) .

[17]司马红.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几个重点[N].北京日报,2016-01-12(3) .

[18]钟荣丙.“互联网+制造2025”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1):10-18.

[19]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4):68-71.

[20]梁中.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主导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6):157-161.

[21]湛泳,唐世一.自主创新生态圈要素构架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2):26-31.

[22]郑志,冯益.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3):62-65.

[责任编辑:丁浩芮]

Abstract:China has ushered into a new era, its economy shifting from high speed growth stage to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To carry out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though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and lead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analyzing historical,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logic that boos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has proved three implementation paths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guid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o 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market structure by having new forms of business, boost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nnovating business operation mode.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strategic focus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guid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ies in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promo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period of accomplishing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improving coordinated and innovative ecological system within the region.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Logic Just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Coordinated and Innovative Ecological System within the Region

猜你喜欢

推进路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天津市家庭农场现状调查及推进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