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设计类合作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2019-06-11赵云彦韩冬楠李志春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

赵云彦 韩冬楠 李志春

【摘要】协同创新多方联合的培养模式在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建设由科研机构支持、企业协助、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协同设计教学模式,建设课程主题具备前瞻性、授课过程“线上+线下”沉浸式、产学研政多方辅导、教学成果生产转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对专業学习的热情,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设计类专业;合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类合作课程培养模式的意义

20世纪初,包豪斯设计体系的建立为设计学科中产学研式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其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强调设计与产业的结合[1]。学生在学习设计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到产业发展动向的第一手资料,并将人的使用作为最终设计目的,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设计。反观我国,近年来,我国设计行业刚刚跳出对“物”的设计这一设计方式,设计学被看成是一门与其它学科共栖的交叉学科,与材料科学、电子科技、信息工程、服务体验、空间环境等学科均紧密联系。在设计课程建设方面,不应仅限于简单的线性合作,它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多元的、网络的、非线性的过程,并具备多种变化的可能性[2]。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如何与校企政科多方联合、共同建立合作培养机制,是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探索的研究性课题。

二、现阶段高校设计类专业本科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脱节

我国高校开设设计类专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设计类专业较其他学科起步晚,教学模式、实践方法始终处于摸索阶段。课程体系传统保守,培养模式不具备自身特点,跨学科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设计类专业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大,课程模式、授课内容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授课形式仍然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方式。教师提供的题目理想化、概念化,与实际生产、企业开发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被动接受指派课题,许多课题得不到实践性的检验。

(二)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脱节

设计类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多数本科院校的生产实习课程安排以参观形式为主。通过参观的形式,带领学生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参观企业生产线、体验产品销售及设计,全程不参与实践。毕业阶段的实习是较系统的实践机会,总时长一般为6-10周。但由于时间较短、学生适应度不同、企业主核心业务保护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对学生抱着“点到为止”的暧昧态度,同时学生也存在应付学校安排任务的心理[3],因而在校期间学生专业实践趋于形式化。

三、协同创新的合作课程建设及优势

(一)协同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共同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4],其主要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入融合,构建产学研政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

(二)合作课程模式建设

合作课程的建设需要多方共同协作。第一,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长期确立协作模式,共同探讨课程主题是否具备行业前瞻性。第二,课题派给方与课程负责人进行协商,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监督、教学成果生产转化全过程。第三,企业派驻专家与高校指导教师共同成立辅导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借助慕课、雨课堂、微信等多元方式,在课前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课前网上预习,课中1对1指导,课下复习重点,网上提交作业,网上点评作业的授课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的沉浸模式。第四,学生在设计学习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设计主题分析阶段;(2)设计调研阶段;(3)设计表达阶段;(4)模型制作阶段;(5)产品宣传展示阶段。其中第(2)、(3)阶段需要反复多个周期,需导师团不断地跟进和把控。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将每一个阶段的评估标准化,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给出详细点评,辅导学生将设计师的语言转化为用户语言。第五,合作课程还可以提供多方的转化优势:(1)企业采纳适用于生产转化的最佳方案;(2)学生作品转化为教学科研实例;(3)完整的设计成果参加专业性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4)学生在课程的各环节体会产品市场化过程,可以将设计作品转化为创业核心项目。

(三)协同创新合作课程的优势

1.充分利用高校教学平台。丰富实践模式,解决学生的意识存在缺乏主动性和不积极思考、应付作业等问题。转换学生惰性思维方式,推动创新型思维;优化课程体系,将合作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解决当前设计类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整合高校现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实验室、实训中心、研发中心、孵化基地等)、软件资源(课堂教学、讲座、人才交流),以及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使培养机制协同发展。

2.贴近市场需求。针对设计类专业方向的自身特性,产学研政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最佳方式。学生在设计的整个环节中,可以接收来自产学研政等多方知识体系和辅导评估,能清晰地把握市场需求,设计与用户贴近的产品。

3.学生在合作课程中的收获。根据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决定,合作课程主要在大三、四年级中开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以下几方面内容:(1)丰富的合作课题,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对学习的印象,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生产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2)与真实的客户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获取信息,提取设计点,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于心,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3)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分析和总结,在不断的能力培养中,更精准地把握知识、技能需求;(4)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自发地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与辅导教师团队以及同学间相互沟通,形成有价值的互动学习链条;(5)协同创新的合作课程强调的是多方协作共同参与,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跨学科更好地交流,因此,设计类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可受益。

四、协同创新合作课程实践

(一)合作课程综合介绍

2017年起,我院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中钞国鼎有限公司、清艺中心共同开展三次合作课程。辅导团队有企业专家,设计学院教师共15人,学生总数共计100余人。课程主题以中国文化的研究为出发点,共开展“中国象棋”“中国生肖文化”“2020北京冬奥会主题——贵金属指尖陀螺”为主题的三次合作课程。每个主题进行4周,分别在每学期1-4周。正式开课前一周,学生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文献的工作,并反复与教师讨论前期调研的内容。

第一周,参与的学生进行2-3人分组,快速讨论并熟悉彼此调研内容,制定汇报计划,整合调研汇报内容;导师根据汇报的完整程度、整体方向的把握方面给予指导意见。第二周,根据调研报告的方向总结,学生大量绘制草图,进行结论的视觉转化。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草图讨论并分组进行点评,确定可行方案后再进一步深化。第三周,学生将方案深化,建立产品模型,推敲产品各部件结构的合理性;导师给予学生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建议,使学生方案进一步完整地表达(第二、三周为设计关键期,根据学生小组进度的不同调整进度)。第四周,学生进行产品模型制作,整合完整的设计汇报并且拍摄展示视频。导师团根据每组汇报的完整程度,给予产品可实现性等多方面的评价,最终评选出本阶段的名次,并颁发证书。

指導形式以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一对一”方式为主,基本达到学生有问题,专家时时在线指导。学生小组每周公开汇报一次,学院教师每周现场指导三次,导师团线上指导一次,企业专家每周现场指导一次(见表1),保证学生在设计进程中,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

(二)合作课程中的成果转化

三次合作课程中,作为教学成果共产生16项获奖作品,其中两项获奖作品已被企业采纳并转化为商品,计划在北京冬奥会前问世。而合作课程的体系建设、教学过程记录、成果转化,也是教师科研的有力成果,真正实现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

五、结论

通过协同创新合作课程的建设,优化了设计类专业合作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该课程模式的实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热情,促进了产学研政多方协作的创新模式,推动了我校设计类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寅良.展示设计的国际合作教学-基于中德合作课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2).

[2]陶涛.艺术设计类单项课程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4(2).

[3]郗彩莲.艺术设计类课程与学院奖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J].设计,2017(13).

[4]陈劲.协同创新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赵云彦(1985-),女,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研究及社会创新;韩冬楠(1970-),女,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研究;李志春(1982-),男,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文化研究及设计方法学。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