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9-06-11王庆李永先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种植业中药材对策建议

王庆 李永先

摘 要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脉中段。优越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中药材产业已经纳入广安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建议:建立健全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强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推动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多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关键词 中药材;种植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四川省广安市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7.005

中藥材种植业处于中医药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中药材是中成药的生产原料,也是传统医药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的基础。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1]。据统计,在我国600多种常用中药材中已有超过一半实现了人工种植或养殖[2]。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以药用植物采集、栽培、初加工和销售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分布于川中丘陵和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属于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周边过渡地带,海拔185~1 700 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量大,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广安市自古以来就有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的历史和习惯,目前全市共有200多个中药材品种资源,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品种主要有枳壳、黄精、桔梗、吴茱萸、芍药、白芷、丹参、栀子、川明参、银杏等。近年来,广安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起点,科学谋划,精准布局,中药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本地区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的中药材基地,涌现了一大批中药材种植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企业。2017年中药材产业与花卉产业成功合并纳入广安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但是,广安市中药材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对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规模化程度不高,种植存在盲目性

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整体产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中药材仍处于野生采收状态,如通草、海金沙、半夏等,容易造成野生资源枯竭。大部分通过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其生产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状态,药材种植者多数为个体或者分散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同时存在对市场和药材本身了解不深,盲目发展中药材的现象,导致收益与预期落差大,如白及、吴茱萸种植等。

1.2 技术支撑不够,中药材质量堪忧

广安市中药材种植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农户,尽管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从事中药材种植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企业,但其整体素质不高,科技人员知识老化,积极性不足。同时,从事中药材种植的药农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中药材生产发展的需要,缺乏专门的技术指导机构和技术服务团队进行生产指导。此外,缺少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种苗质量缺乏统一标准,良种选育难度大。栽培上多数都是凭借经验操作,管理较为粗放,随意性大,这些都容易造成中药材种植品种混乱、产量不高、品质不佳。

1.3 产业链不完善,经济效益低

广安市主产药材如枳壳、黄精、桔梗、吴茱萸、芍药等,以原料或者简单初加工药材产品销售到市外市场为主,道地中药材订单化栽培率低,缺乏精深加工,药农采收的药材经过多层压价,经济效益低。目前本地虽有几家中医药企业,但中药饮片加工规模小,以本地中药材为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更少。中药材流通体系不发达,农户分散仓储不规范,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经销大户、产地市场的仓储设备设施落后,影响药材品质,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2 推动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建议

中药材同其他农作物相比,具有两个特点:1)中药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2)中药材是农作物,但与多数农作物不同,其讲究道地性,关注品质,注重安全、有效[3]。广安中药材种植业应坚持“道地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智力化”原则,树立大中药产业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推行标准化引领、基地建设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中药种植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本地中药材的影响力。

2.1 建立健全种子种苗繁育体系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种植业的物质基础,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种子种苗是中药材产业安全规范化发展的首要保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重点之一即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4]。广安市中药材种植业应坚持以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的种子、种苗繁育和提纯复壮为重点,制订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积极开展本地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引种评价筛选、仿野生栽培驯化等研究,对已经引进成功的、育成的新品种,开展多点示范推广[5]。

2.2 强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进行生产,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关键技术集成、试验和示范,制定并推行相关品种的生产技术标准,抓好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建设,集中开展新型栽培模式[6]、机械化采收[7]、病虫害绿色防控[8-9]等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切实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动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储藏运输等标准化管理[5],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中药材品质。

2.3 推动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

积极鼓励和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企业(特别是通过GAP认证和GMP认证的企业)在本地从事中药材种植生产活动,优化中药材种植区域布局,探索实行订单化生产,通过土地流转等有效方式,加速发展“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推广“粮食+中药材” “经果林+中药材”等间作模式,实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2.4 实现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中药材交易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各地中药材种植信息和市场挂牌价格,引导药农、专业合作社或企业依据市场需求种植,减少盲目种植带来的风险和资源浪费。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加快建立中药材质量可追溯体系,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风险,保证从本地上市的中药材质量安全可靠,做到来源可知、去向可查、质量可控、责任可究,全面提高本地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10]。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中药材生产主体积极借助现代信息媒介加强中药材推荐发布、展示、展销等活动,打造本地中药材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确保全市中药材销售渠道畅通,增值提效。

2.5 加强多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积极同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合作,联系专家教授参与本地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11]。引进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专业技术人才到本地就业或创业,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等常态性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本土中药材种植专家和技术人才,提高广安市中药材产业基地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建立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库,通过开展相互交流学习等模式提升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亚萍,陈小芳.宣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林勘设计,2016(2):85-86,91.

[2] 魏建和,屠鹏飞,李刚,等.我国中药农业現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94-98,104.

[3] 温枫,庄洁.道地药材的特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47.

[4] 李颖,黄璐琦,张小波,等.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2):4262-4265.

[5] 马刚,李宝林,韦瑛.武威市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8,21:40-43.

[6] 张君社,郑志安,张秀清,等.现代道地中药材种植模式及基地合作创新探索[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3):57-63.

[7] 侯毅.中药材种植农机作业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机械,2018,11:77-78.

[8] 姚入宇,陈兴福,孟杰,等.药用植物GAP生产的病害绿色防控发展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242-2246.

[9] 陈君,张蓉,傅俊范,等.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8):3-8.

[10] 马蕾,徐丹彬,陈红金,等.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现状与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16,36(4):75-80.

[11] 吴剑锋,陈军华.丽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969-971.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种植业中药材对策建议
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