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学生从微阅读走向深阅读的有效措施分析

2019-06-11黄科华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微阅读引导新媒体时代

黄科华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媒体下微阅读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然而深阅读却往往受到忽视。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学生从微阅读走向深阅读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引导;微阅读;深阅读;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阅读的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的学生青睐于网络阅读,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阅读便可能向“泛而空”方向发展,通过纸质等方式进行深度阅读就更难实现了,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語文素养。通常情况下,微阅读是凭借消息、网文以及短文生存的阅读模式,泛指随处都可以得知消息的一种渠道,属于跳跃式的阅读。此阅读追寻的便是短暂的视觉情感以及心理方面的愉悦。微阅读较为典型的便是随意性、跳跃性、浏览式的阅读。简单来讲便是在线浏览,当前的在线浏览已经成为中学生的重要阅读方式,以跳跃性与碎片式为特点的“微阅读”变为当前阅读的新趋势。

一、认识到学生群体微阅读趋势的不可逆并探求其积极意义

我国研究人员觉得当前阅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工具性、求知欲以及达到自身情感需求。在当下,为了较快地达到某种目的,需认真阅读,便可采用工具性的方法实施阅读,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当学生学习枯燥无味时,可以查看一些网页来快速增长自己的见识,有自己的目标,进而快速阅读,这样的方式是微阅读令学生喜爱的一大因素。当前社会浮躁,学生最主要的消费主体便是娱乐,影视、体育、小说等方面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生活。利用电子媒介的微阅读也可以让学生更为了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高速普及,学生较为追求时尚,总体来讲,都是一人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这便推动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络阅读,促进了微阅读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

二、以整本书阅读为主的深阅读理应在学生阅读中占主导地位

深阅读属于理解、领悟、吸收、评价的思维过程,它通常依托在整本书阅读之上,在阅读中逐渐探索、反思,“人们方可更全面地接受事物实际内容,培养与加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快餐式、碎片式等阅读方法来讲,能更加使得知识向深、精、专的方向迈进。微阅读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让阅读人员从表面上了解到所阅读的材料的含义,进而引发其对于阅读材料的兴趣,更进一步地去享受深阅读所带给阅读者本身的乐趣。这样多读书,精读书,区分看待,进行对比,方可吸收蕴含的精华,除去存在的糟粕,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书中的作者产生思想方面的碰撞。所以,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实施深阅读,不管是对语文素养抑或是品德的提升,都拥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通读或研读整本书才可避免阅读的片面化甚至曲解化理解,真正通其意而知全貌。不管微阅读在青少年中多么流行,深阅读都应该在学生阅读中占主导地位。

三、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从微阅读迈向深阅读

微阅读模式倾向于快、急的阅读方式,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的耐心正被这种轻松的浏览方式所覆盖,深阅读与微阅读已然对立。深阅读是对整体书进行详细的阅读,此种阅读方式更加有感情,有内涵,各种较为独特的思维以及提炼出的思想与精髓成就了深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引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阅读经典名著。

(一)增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校图书室建设

在国外,很多教育研究者均认为:高质量的图书馆方可成就高质量的阅读学习气氛。指导学生更深入去阅读,进而提升阅读质量,这便需要学校具备丰富的资源图书馆(室)的馆藏纸质书籍。同时,现代电子媒介的发展为建设“小而美”的学校图书室建设提供了可能。笔者所在区县各学校已经全面建设了多功能图书室,通过大数据终端平台,学生一个账号可以查阅海量古今中外书籍,并提供部分线下纸质书籍的自动借阅。这样可借的书学生可以借走,也可以安坐图书室进行线上阅读,可确保学生第二课堂的阅读学习要求。

(二)深阅读就是要全面推进古今经典名著阅读

在当前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但只有经典才能长久地留住,并散发着成熟与较为丰厚的人文精神。因此,学校及教师层面都需积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集,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写读后感等相关的活动,进而使学生能爱上经典阅读,乐在其中。

(三)举办校园读书文化节,营造优良的阅读氛围

在当前教师或语文科组可以结合“世界读书日”,并和学校中的管理人员联合举办读书文化方面的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和策划具有一定特色的主题读书活动节。例如读书沙龙、讲座、报告、笔记展览等活动,进而鼓励学生融入活动当中,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主动阅读,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从而提升阅读效果,营造优良的阅读氛围。

(四)研究读者选择性阅读心理

一些心理学家表示,阅读属于心理、动机以及情感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活动。不同的阅读环境与阅读心态都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读者需遵守客观与主观方面的内容。一般客观泛指读者可以自我控制,其意识性非常强,在选择的时候,不受到外界的影响。主观感性一般是说读者非常容受到外界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此种研究遵守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从读者的认知角度出发,当读者涉入度高或个体重要性高时,可运用理性决策,相反可以运用感性决策。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读者认知分析方面出发,当自己能力表现不自信时,在占据信息资源非常充裕的状况下,可运用理性决策来做决定,相反需用感性决策。在研究读者选择性阅读心理过程中,有效地指导读者实施选择阅读。

(五)组建联合阅读指导体系

微阅读以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正流行于中学校园,对中学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新的冲击,对新课标要求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帮助学生去伪除劣,融合两种阅读方式是当前教育的新目标。阅读引导对这个处于转型期学段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以科学规范的发展目标为指导,构建系统工程,简单来讲,便是此体系需让阅读变为学校的文化风气,成为区域的骄傲,使得阅读逐渐深入人心,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喜欢分享快乐,进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学校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规定每个学期都需阅读两三部文学作品,在义务教育阶段,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能少于学校规定的数量,作为学校需加强此方面的力度,进而积极实施相应的活动。例如定期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主题活动,从而让学生提高积极加入的兴趣,在上语文课时,有意识增加课外延伸,进而加强学生的知识与阅读兴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等,都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综上所述,微阅读在提升阅读兴趣上对学生有重要作用,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当前微阅读兴起的时代,怎样才能让学生由对微阅读的热情转向对深阅读的热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其中,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对于引导学生深阅读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因而要寻求经典、重读经典、深入经典。

参考文献

[1]谢乔.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高校学生从微阅读走向深阅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2).

[2]王莉.让读书从“微阅读”走向“深阅读”[J].基础教育研究,2017(4).

[3]施经.网络阅读也可以走向深阅读[N].南方日报,2016-04-20.

[4]黄小玲.如何让社会新闻的“短平快”走向“深阅读”[J].中国记者,2014(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微阅读引导新媒体时代
用“微阅读”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微阅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谈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