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渡古镇文物建筑群及其保护利用对策

2019-06-11李志梅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存在问题

【摘要】官渡古镇古建筑众多,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经过多年保护修缮,这些古建筑部分得到合理利用,为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古镇在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保护利用对策,使文物建筑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利用。

【关键词】保存现状;存在问题;保护;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官渡街道辖区范围内,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据《创建妙湛寺碑记》记载:“滇城之隅二十里有郭曰蜗洞……乡士大夫游赏揽船于渡口,吟啸自若陶陶而忘返,命之曰官渡”,官渡由此得名。从南诏大理国至明清时期,过往商船和渔舟都于此停靠,官渡逐渐发展成滇池东北岸一大重要渡口,成为通往滇西交通要道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集镇。自古至今,官渡古镇经历了悠久历史文化的洗礼,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其中古建筑保留最多,在近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留了唐、宋、元、明、清时期建造的“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构成了古镇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官渡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官渡古镇内现有国家级古建筑1项,省、市5项,区级 6项,积极探索文物古建筑保护利用的新技术、新方式,努力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文博工作者的重任。

一、官渡古镇文物建筑群风貌与保存现状

在古镇的古建筑中,妙堪寺建筑群最为宏大,包括妙湛寺,妙湛寺东、西塔,妙湛寺金刚塔。妙湛寺建于元代,后因水淹倒塌,公元1325年在现址重建,寺前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塔,西塔毁于地震,现为重建,东塔保留至今。最为珍贵的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金刚塔,此塔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建造时间最早、全用砂石砌成的一座金刚宝座式石塔。《新建妙湛寺石塔记》记载,金刚塔是明天顺六年(公元1457年),由当时任特进荣禄大夫镇守云南总兵沐璘“首倡”,镇守云南大监罗珪出资建造,建塔的目既为“造功德”标榜政绩,也有“因俗为化,以不治而治之”,祈愿政道人和。塔由基座、主塔和四小塔构成,其上雕刻的坐骑动物、金刚大力士、佛像,雕工都非常精细,铜铸的四大天王和九尊佛像构成的铜质金轮,铸刻也很生动、精美,这些雕刻表现了佛教密宗金刚界五部的内容。金刚塔造型古朴典雅,稳重雄浑,又不失灵动。可以说,妙湛寺金刚塔是国内金刚寶座式塔中之上品,是古代佛教文化的一座艺术丰碑,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妙湛寺金刚塔与东、西二塔,造型独特,品字布局,高低错落,十分壮观,再加上新建的妙湛寺,组成了官渡古镇最核心的区域。

官渡古镇建造时间最早的是土主庙,此庙始建于唐南诏时期,主要是供奉摩诃迦罗(大黑天神)。过去每年六月的土主会,古镇内村村庆祝,盛况空前。现在的土主庙大部分已是重修,保存下来的最珍贵的遗产是大殿檐下那一排排精美的斗拱。大殿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单檐歇山顶,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檩梁结构。正面檐下排列着四层斗拱,每层又出45°斜拱,两柱间又有多层斗拱相连,密密匝匝,组成了一组庞大的斗拱网,规模宏大,彩画精致华美。拱头遍雕龙头,施以五彩,生动传神,是清代典型建筑式样,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定寺”也是古镇建造较早的建筑,建于宋代,经历代重修,现存大殿为清代早期建筑。寺为二进院,正殿单檐歇山顶,规模不大,但举架较高。斗拱为45度翼形拱,装饰华丽,檐下刻有“双凤朝阳”透雕,檐柱顶端刻有木麒麟,四角梁上刻有凤鸟,造形都非常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阁建筑群是官渡古镇最早的教育场所,包括孔子楼、棂星门、赐书堂、关圣殿。孔子楼建于明代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1年),因内供孔子塑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由镇抚沐瓒和镇守云南太监罗珪捐资修建”。孔子楼也历经沧桑,多次重修,为历代乡试及“洞经”“丁祭”等活动场所,自清末以来,多用作教育场所。楼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楼前有东西两厢、天井及棂灵门。建筑古朴,结构精巧玲珑,尚留有明代建筑风格。

赐书堂始建于康熙后期,属清代简朴的两层土木结构建筑,座北向南,重檐、悬山顶。堂东邻桂香书院,南有筱阙里。因是王思训为纪念和贮藏清圣祖赏赐给他的书籍而建,故名“赐书堂”。

关圣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由大殿、山门及厢房构成,大殿单檐歇山顶,明间建成门楼式样,在古镇建筑中别具一格。

孔子楼、棂灵门、关圣殿为明代所建,赐书堂为清代所建,现存建筑皆为清代重修,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唐南诏到清代,官渡古镇范围内建成了众多古建筑,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三圣宫、魁星阁、燃灯寺、观音寺、五谷寺等,这些建筑风格各异的古建筑与自然风光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形成了著名的官渡八景,即“古渡渔灯、螺峰叠翠、云台月照、杏圃牧羊、凌云烟缭、滇南草坪、金刚夜语、笔写苍穹”。从这八景,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古镇环境优美,商业繁荣。

二、官渡古镇文物建筑群保护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保护利用情况

近年来,官渡区政府在官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围绕“古建筑”做文章,结合古镇人文资源,一期先后对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妙湛寺金刚塔进行整体顶升,对文明阁、妙湛寺、法定寺等建筑群进行修缮;二期建设了364栋仿古商辅和金刚塔绿化景观广场。通过一期与二期的不断投入,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强化了特色旅游服务功能,使官渡古镇先后被评为“云南十大旅游名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示范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保护利用好古镇内的文物古建筑密切相关。

2008年,官渡区政府为扩大官渡古镇影响力,将古镇内妙湛寺、土主庙、法定寺和观音寺委托嵩山少林寺经营管理。嵩山少林寺在此成立了“官渡少林寺”和“昆明少林武术职业学校”,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临官渡少林寺指导工作,将官渡少林寺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发展“佛事、文化、旅游、健身”,并将其作为中国佛教与东南亚、南亚佛教文化交流的平台。官渡少林寺与武术学校的成立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强身健体的场所,扩大了佛教文化交流途径,也提升了人气,促进了古镇宗教和谐、文化繁荣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文明阁建筑群是官渡区最早的教育场所,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官渡区政府利用其旁边原官渡小学的旧址,新建了昆明碑林博物馆。在馆内除展示官渡区内发现的重要碑刻外,还将昆明市内和云南地区重要的碑刻以拓片的形式集中展出,并在一楼设会议室和活动体验中心,用于举办各类文博讲座和针对青少年的各种培训。碑林博物馆的建设,扩大了文明阁建筑群的规模,延续了文明阁作为教育场所使用的惯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三圣宫修缮后,由道教协会管理使用,凌云阁由官渡凌云工笔画苑管理使用,这些古建筑的合理利用,受到大家的认可。

金刚塔是官渡古镇标志性建筑,2002年7月,在国家、省、市文物部门及官渡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这座重达1350吨的石塔被成功顶升2.6米,重现昔日风采。为了使游客更好地欣赏金刚塔,也为提升当地市民的生活品质,官渡区政府扩建了广场,将其建成为开放式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景观广场。如今的广场已成为官渡区开展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科技宣传周”“非遗联展”等大型宣传活动都在此举办。新广场的建成既丰富了周边市民的文化生活,又为宣传国家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展示地域文化的特色、风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场建成至今,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惠及周边居民,受到各方好评。

(二)存在问题

1.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力度和范围有限。近几年来,官渡区政府已拿出大量资金对古镇进行规划、建设、改造,但由于古镇内古建筑众多,资金不足,仅修缮了国家、省、市级及部分区级文保单位,还有许多区级和登录文物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如燃灯寺、五谷寺、斗姆阁等,若再不及时抢救修缮,恐难以保全。已修缮使用的文物建筑,由于后续资金投入不足,在后期使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维修,周边环境也未得到有效保护。另外,部分管理使用者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破损的建筑进行修缮,或者修缮难以达到要求。再加上周边居民拆旧建新,在古建筑周边建盖许多现代建筑,严重影响古建筑的历史风貌。文物部门对此也是力不从心、监管乏力。

2.管理机制不畅,保护合力不足,托管变“脱管”。文物部门对被托管的古建筑难以监管,“官渡少林寺”在管理使用4座古建筑群时多次违反《文物法》,《文物法》规定所有古建筑保护单位均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进行管理,但被托管的这些古建筑经常得不到维修,多次出现安全问题,管理使用者往往只使用,却在管理和保护方面不作为。为改善生活条件还私拉电线,暗中使用违规电器,将多所文物建筑辟为居所,甚至在保护范围内开设斋堂等,严重违反了文物建筑安全管理规定,损害了文物历史风貌,危及文物安全。对这些违法行为,文物部门执法力量薄弱,很难取得成效,而民宗、城管、旅游等相关部门,由于管理机制不畅,综合协调难度大,很难形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致使有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3.文物建筑展示利用水平不高,还处于单纯开放阶段,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在古镇的古建筑群中不乏具有深厚底蕴的文物建筑,如文明阁建筑群中的孔子楼、赐书堂等,这些古建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清代建筑的特色,加之历代都将其作为教育活动的场所,是古镇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但这些建筑现今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已修葺一新的“妙湛寺戏台楼”“魁星阁”也是闲置多年。

三、保护利用对策

(一)加强对文物古建筑的研究、宣传,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官渡古镇的文物建筑数量多,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在研究和宣传方面工作还不到位,由于专业人才的欠缺,对文物建筑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落后。当前,应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古建筑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内涵。对具有较高价值、还未纳入保护体系的建筑,要尽快登录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多渠道、多手段宣传展示古镇内的文物古建筑,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到古建筑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宣传《文物法》《文物古建筑保护条例》等,让文化遗产知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深入民心,从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二)坚持规划先行,强化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官渡古镇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实施古建筑类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必须协调公安、城建、旅游、民宗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多年来,官渡区政府在古镇开发的一期、二期建設中,坚持规划先行,深挖古镇文化底蕴,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文化旅游关系,使文物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在三期的规划编制中,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仍然是工作重点。

首先,要邀请文物建筑、规划设计等各领域的专家认真开展评估工作,将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纳入古镇保护规划编制中。在系统分析各文物建筑历史沿革、保存现状、遗产价值的基础上,明确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历史风貌和本身功能,科学划定核心保护区、旅游建设开发区,休闲娱乐区,对各区域的建设提出限制性规定,限制建筑风格、建筑高度等。结合古镇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妥善保护好古镇的建筑遗产及其周边的历史人文环境,将其科学合理地纳入发展规划、提升古镇品位。

其次,要将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纳入编制规划中,我国的文物建筑很多都处于静态封闭的保护之中,官渡古镇的也不例外。在古镇三期的建设中,要尽量扩大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空间,尽可能延续文物建筑原先的使用功能,或将其辟为展示厅、文创基地、非遗传承中心、社团活动场所等,使各级文物都得到合理利用。文明阁建筑群的合理利用值得研究,它是官渡区最早的教育场所,其中的孔子楼、桂香书院、赐书堂等,文化氛围浓郁,人文信息丰富,但此建筑“只保未用”,非常可惜。另外,还有一些已修缮的文保单位,也需要尽快得到合理利用。如何让这些文物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古镇文化传承与旅游发挥作用,是古镇在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的。

(三)成立古镇文物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古镇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

由于古镇古建筑较多,成立古镇文物管理专门机构,有利于对古镇的文物建筑进行管理。首要的是联合街道、社区、管理使用者健全保护网;其次要明确文物管理机构及其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由“政府统一领导,文物管理机构综合协调、文物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促进文物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构建文物古建筑现代管理体系。首要的是加强对文物建筑的日常安全管理,古镇内的文物建筑还有部分尚未修缮,破损严重,又处于民房包围之中,安全隐患突出。托管的几处建筑,屡次出现违反《文物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的情况,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另外要尽快按照“一处一档”方式为古建筑建立完整身份信息,健全文物建筑基础档案,尽快构建文物古建筑现代管理体系,确保文物安全。

2.提供专业讲解服务。文物建筑不同于其它艺术藏品,其具有特殊的历史人文信息和科学艺术方面的价值,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有助于对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挖掘、整理,既能为游客提供专业化的讲解服务,又能使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承、推广,是打造古镇旅游品牌,提升古镇魅力的关键。

3.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平台。由于资金短缺、推广不利等原因,文物建筑的利用方式受到局限,很多文物景点未得到合理利用。古镇管理机构的成立,可将这些闲置的文物面向社会、平等开放,探索试行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模式。管理人员要先对文物的保存现状、价值、类型、使用功能等进行详细调查,明确社会力量进入文物领域的法律法规,提供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准则和规范,当好文物资源的推介员、政策宣传员,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文物保护利用,形成政府、企业、民间资金共同投入的良好局面。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支持,实现文物既保又用,多方共赢。

(四)整合资源、推进古镇文旅融合、协调发展

旅游业是目前官渡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又依赖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奇特的风俗习惯等,官渡古镇因此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近年来,古镇一直致力于布局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建设文旅特色小镇,力争让古镇街区里每一幢文物建筑都变成一道靓丽风景。早在2001年,官渡区政府开始推动古镇一期、二期恢复重建工作,古镇文物保护、旅游初见成效。古建筑因其蕴含深厚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颇受旅游者青睐。特别是金刚塔这类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古镇的形象代表和标志性景观,形成了品牌效应。鉴于此,在古镇今后的开发建设中应着力整合古建筑周围相关的文物点,创新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培育以文物古建筑、昆明碑林博物馆、妙湛寺金刚塔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开设“古镇贝丘遗址探寻”“金刚塔与佛教文化的传播”“赐书堂与古镇教育发展”“碑刻拓片制作体验”等线路。或者将重要文物本体打造成市民休闲中心、非遗展演场所,为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实现文物资源变产业、变经济。总之,官渡古镇要充分抓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契机,加强与旅游部门的交流与协作,积极整合古镇内的文物资源,打造独特文化品牌,才能促使古镇的旅游业持续发展。

(五)深入开展文物建筑调研工作,推进古镇文创产品开发

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倡导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故宫博物院在此做了许多尝试,他们的文创产品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可给我們许多借鉴。官渡古镇保留了许多明清时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上的彩画、雕刻,内容丰富、精美传神。绘制在屋檐下、门、窗、斗拱上的彩画,形式多样,图案精美,其中游龙、飞凤、珍禽、瑞兽、花卉、人物等无不栩栩如生。这些建筑上的雕刻作品如木麒麟、双凤朝阳等也生动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彩画和雕刻作品色彩搭配精妙,绘制手法严谨,都是文创作品取之不尽的资源。另外,官渡久富盛名的八景、妙湛寺金刚塔等也是文创的最好素材。

官渡古镇文物建筑承载着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镇的史书和文化的载体,我们只有将其保护好、利用好,才能使其世代相承,流芳千古,这是时代赋予文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使文物建筑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保护利用,才能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昆明市官渡区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昆明市官渡区文物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王海涛.昆明文物古迹[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李志梅(1965-),女,汉族,云南省玉溪市,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管理。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存在问题
画与理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