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建”背景下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2019-06-11邢雅丹黎映如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人才

邢雅丹 黎映如

【摘要】在当今教育体系的建设当中,素质教育愈来愈展现出在教育建设当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艺术设计里面重要的一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进步着。结合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的培育方式更加适合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潮流。因此,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开始采用全新的“校企共建”的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搭建一个更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本文首先点出“校企共建”在教育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说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某些举措进行详细的剖析解读。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和理论;校企共建;人才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高校教育变化极大,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因为存在滞后性,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像教育经验不足以及实际和理论脱节等情况严重制约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改革。无疑,“校企共建”是提升学生素质、振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把课堂教学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型人才。下面,我们将从“校企共建”的重要性、实际实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上深入探讨分析。

一、“校企共建”发挥的重要作用

能否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一,从国家人才培养发展来看。“校企共建”不仅加速了国家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且促进了科学教育成果向理论实践的转化。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切实加入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践,为自身甚至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新的发现,促进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间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大力鼓励高校与科研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合作发展的机遇下,“校企合作”无疑是最贴合国家战略性布局的举措。由此来看,“校企合作”不仅培养出一批批适合发展潮流的全方面高素质人才,而且让人才资源在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单位中得到高效利用,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从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策略来看。“校企共建”已然成为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试金石。在合作共赢的时代,独自谋求发展难以生存,唯有合作方能成功。从当代的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校企共建”在培养人才精英的同时,还给予他们更多富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机会,这定然是潮流所趋之势,必将取代原来独立自主发展的传统教学方式。

二、“校企共建”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课程体系上看,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是个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属于设计专业领域,也就意味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课必须要有合理、完备的体系和思路。如果课程体系完备且合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还可以有所侧重地提升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不容乐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欠缺问题尤为突出。甚至有些核心课程的安排尚未有著落,特别是其中的实践课程。正因为存在这样致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存在无法达到企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

(二)从实践教学上看,如何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是个问题

创新一直是时代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创新创造财富、创新改变生活、创新铸造未来等话语层出不穷。对于正处于“校企共建”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一样,为了达到教学实践要求的成绩、效果,高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增加了不少实践实训课堂,也都基本得到有效的落实。但是从教学反馈得到的绩效来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其中出现和反映的问题的确值得教学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进行反思。深入实践实训课堂来看,很多课堂都流于形式,实践在于敷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设计教学不会运用在实际实训的教育环节当中,这样的教学严重缺乏执行力和理解力。要想培养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不能仅靠单一虚拟课题的研究设计,更需要学生依靠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去动手实操、研究的完整过程,必须要做到学生能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在解决实际能力的操作上。

三、解决“校企共建”在高校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建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思想

“校企共建”、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提升教学水平等等一切的工作,无一不是在为培养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做努力,同时适应市场、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必须明确自身教育的目标——培养人才,明确了自身的目的之后,我们便能有针对性地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如学校办学条件等,从对平面设计的侧重点逐步向多方面、多角度、多思维的视觉语言传达的角度进行辐射,在与时俱进、保持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能够满足学生自身、企业社会发展需求的发展规划。

(二)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持续科学地优化设置

方法总是围绕最终目标而服务的。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后,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各个科目所占整个专业学习的比重进行分析和调整。仅仅做这些工作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发挥“实践”二字在课程基础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实践与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实施过程,在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以供参考。

(1)课程的设置得有理有据,我们不妨把企业或者整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高校设置课堂的依据。通过这样的依据指导视觉传达设计学生的专业性学习,使他们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跟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状况;(2)学习讲究的是兴趣的培养、学习的循序渐进,这都需要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课程,安排。什么是对课程的合理安排?就是根据学校的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然后有规律、符合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等设立的课程安排,即可称之为“合理的课程安排”;(3)调整比重需要综合学科的客观规律。什么是“主”?什么是“次”?需要评估和结合行业发展状况来决定。对于一些重点的核心课程,我们需要突出它的课程比重;而对于一些相对来讲运用较少或者说有相似课程的科目,我们可以适当减轻它在专业课上的比重。例如,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都是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课程,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内容合并在一个“二维基础设计”的课程来综合学习。

(三)搭建丰富多样的实践实训平台

在学校进行的学习生活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实践终究强调的是理论和实操相结合,而实操不是走马观花地把书本上的模拟条件再演示一遍,而是在真正的生产设计工作中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而制作出来的成品。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正是书本上没有或者实际与理论相违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共建”实则为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战环境。当企业给实习生一个真实的操作环境时,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才会真正朝着实践去转换。当学生见识到了第一线的设计流程,见识到了世面,他们才能在学习中如虎添翼、学有所成。在这其中也不要忽略学校和企业的作用,两方需要共通合作,制定合理的实习政策,在保证学生安全实训的基础上才能使实习的质量稳步上升。

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许许多多辉煌的时刻,有曾经的“大学-宗教”的结合,现已然成为被淘汰的历史;也有“大学-国家”的结合,如今也不再被向往。顺应时代主题的,唯有那“大学-企业”的结合体还在散发着有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合作可以获得双赢,“校企共建”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更是一种高效结合人才资源去发展的全新手段。当然,在实际铺垫好“校企共建”的路途中不乏重重困难、险阻,解决当前的困难并非一日之功,如何有效实现教学、企业发展内部的合作协调,不仅需要学校和企业的配合,还需要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涛,王玉韩.基于协同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6(5):2-13.

[2]王禹,周严.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考[J].理论园地,2016(1):125-128.

[3]孙喜亭.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张向前,骆峤嵘,黄钟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9):5-8.

[5]王杜春,马海鹍,李晴.校企共建本科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思考: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商业经济,2016(5):124-129.

[6]姜思进.试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职业,2016(27):127-128.

[7]蔣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71-75.

作者简介:邢雅丹(1983-),女,汉族,海南人,硕士,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学;黎映如(1984-),女,汉族,广东惠州人,硕士,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智珠
关于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校企共建《动态网站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企业案例库建设的研究
校企共建职业教师培养基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