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水仙花雕艺的当代再设计之路

2019-06-11何文巍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文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水仙花作为漳州的市花,在漳州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培育历史,经常出现在漳州的民间故事以及传统题材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漳州水仙花雕艺具有十分浓厚的民间传统特色。近年来各类传统工艺都在探寻其创新之路,以适应新的时代特色与当代审美价值。漳州水仙花雕艺具有传承保护与发扬的艺术价值,应当探索自身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可能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漳州独特的水仙花文化

(一)漳州水仙花雕艺由来

水仙又称为中国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多花水仙花的其中一种变种。漳州的水仙花其獨特之处在于它茎部鳞片硕大,分支多而花开得密集,一直有着“天下水仙数漳州”的美誉。自明朝有记载以来,水仙花在漳州市已经有了500多年的培育历史,在1984年作为漳州市花,并在1997年成为福建省花。水仙经常出现在民俗故事以及传统题材中,例如以“水仙花”为名的芗剧以及民间传统爱情故事《金盏百叶》。

(二)水仙花文化对于漳州人民的独特意义

漳州市花——水仙花具有着十分饱满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作为福建省花以及漳州市花的水仙,在2008年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认证,成为了继昆明斗南花后中国第二个花卉类中国驰名商标。并于2010年成为了“福建名牌产品”。

水仙能够成为福建漳州的象征之花,除了其优美的造型以及清新的花香以外,还因为其盛开的时节正值正月,在春节到来之际,水仙的盛开也给新的一年带来的吉祥与喜庆,因此在正月迎新之际,经常能够看到在漳州的各大花店以及公园中出现成片成片的水仙的身影。

“百炼成香是水仙”。要培育一株能够成为良品的水仙球,至少需要反反复复3年左右的时间,在成功孕育出水仙花的花朵后,才能够让水仙雕艺师傅们进行塑形、创作。水仙的花语有“纯洁”与“吉祥”两说。因此,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水仙花雕刻成为了漳州地区人民在新春佳节之际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二、水仙花雕艺的文化内涵提炼分析

(一)水仙花雕艺的实用性

水仙花雕艺在漳州具有十分充足的受众空间以及众多的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一来水仙花在漳州地区附近已经成为了逢年过节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以及寻常走亲访邻极佳的伴手礼与土特产,与众多传统工艺美术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渐淡出寻常百姓视野的尴尬境地不同,水仙作为花卉装饰具有其难以被新兴科技所取代的优势,并且在如今强调绿色设计、生态保护的大环境下,水仙如同其他花卉一般依旧保持着在寻常百姓家的稳定“出场率”。

(二)水仙花雕艺的特殊时效性

水仙花期早于桃李而晚于梅,漳州水仙通常于秋冬之际开始水培,通过一个半月至五十余日的时间即可如期盛开,此时正好处于春冬时节,也是我国的正月之际。通常,漳州地区人民购买用以家用摆设装饰或作为礼品赠送的水仙,是还未开花的水仙球,在家中摆放至春节前后正好盛开,届时满屋清香自来,与新年的喜庆气氛相得益彰。

水仙花雕艺与其他雕刻、雕塑艺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即在于水仙雕刻的特殊时效性。由于当地居民所购买的多为未到花期的水仙球,在自宅中放置静养一段时间后,欣赏水仙开放的过程,或作为伴手礼将尚未盛开的水仙球赠送给亲朋友好友。因此,鲜少有民众会购买已经开花成熟的水仙。经过削刻处理的水仙球以及“干头”(未经削刻的水仙球)是现在市面上较多的类型。

三、对于水仙花雕艺的现代“再设计”

(一)“再设计”理论的国内外广泛应用

“再设计”一词来源于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在2000年所策划与组织的一次展览,该展以“重新审视已存在于生活中的日用品为目的”。日后被编纂成册,其中包含32个设计案例。

“再设计”——RE-DESIGN的概念主张重新审视已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日用品设计,通过对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进行再次设计,使受众对于熟知的设计与事物再次陌生化——即重新充满新鲜感。

这一理念对于在特殊节日时期充当重要角色的水仙花卉,甚至日常生活中作为易耗品的鲜花装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装饰以及点缀室内外环境的花卉,代表着传统的民间工艺以及民俗文化,而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所呈现的工艺产品,则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代表着当下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反馈给受众当地地域性文化的品质。

(二)当前水仙花雕艺的局限

水仙花雕艺面对的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当下国内花卉市场的部分现状,在传统观念当中,购置鲜花进行布置这一事项只有在特殊时期之时才会被提起,比如红白事、重大会议、节日节庆之时。因地域差异所造成的消费观念差异巨大,城市的花卉消费比重远高于农村,同时发达地区的销量也远大于不发达地区。与此同时,还面临花卉品牌质量层次不齐、供货质量无法保障、导致消费者每次购买同一间花店的花卉质量都难以统一等问题。

(三)探寻更加时尚的现代水仙花雕艺设计思路

面对漳州水仙花雕艺的发展现状,应当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与创新。通过更加时尚的生活化“再设计”,让水仙花雕艺更加适应当代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价值,使水仙花雕艺从传统的暂时性节庆观赏品变成更加融入当代生活空间的日常装饰用品。

1.干花装饰设计

漳州水仙花销量在全年期间的波动明显,主要集中在节日前后,尤其过年期间销量较好,而其他时间却销量平平。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先解决在销售淡季水仙花的销售方式以及工艺种类,干花——又称为干燥花卉,作为近年来兴起的花卉加工方法之一,深受年轻受众的喜爱,其制作原理是通过化学方式或物理方法将花卉进行脱水、保色和定性等一系列的制作工序后,能够长时间地让花卉维持原有的色彩与外观,而不受到花期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干花作为一种具有当下时代特色的新生产物,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以及便利、适合当代人生活方式的特点,让干花装饰迅速成为了民众尤其年轻一代消费者追捧的对象,有着十足的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空间。

2.现代插花工艺

插花工艺在我国早已有之,早在南北朝便有史料记载于《南史·齐武帝诸子》中:“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须,当世称其孝感。”

作为插花的素材,国内鲜切花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扩大,各式各样的新品鲜花都可以作为鲜切花的素材被使用,水仙作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代表性花卉品种,它的典型性正是其优势所在,因此,可以将水仙花的鲜花素材作为切花的原材料加以利用。鲜切花相比于传统鲜花市场的优势在于,其鲜切花的素材能够通过辐射以及冷冻储藏的方式进行保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具有季节限制以及节日限定登场的传统水仙花的不足。

3.更加时尚的水仙花雕艺

现存的水仙花雕刻工艺品主要通过修剪水仙花的叶枝与花枝,使其生长不均而达到造型的目的。传统雕刻工艺造型复杂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情趣。但传统的水仙花造型雕刻艺术也具有一些短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不易保存;成型后保持其造型的时间短;除春节前后时段外,一年的其他时间极少出现,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中作为装饰品使用等。

针对传统水仙花雕刻艺术的这一系列优劣之处,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当下的时代特征以及设计主流风向,将传统的水仙花雕刻造型艺术向更加现代与时尚化的方向轉变,从造型较大、较为繁琐的传统花雕转变为更小更精的小型装饰水仙花雕刻艺术,能更有利于保存与制作,在节约成本与工本的同时,其简约的外形更容易被当下受众所接受。

四、结语

作为闽地的代表性花卉,水仙花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其文化底蕴的优势开拓出新的水仙花雕刻发展道路是需要当代设计工作者们共同克服与挑战的问题。合理地利用与发展漳州本土水仙花雕艺的产业,不仅能够为当地旅游、花市等领域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能在品牌化系统化大行其道的当下设计环境中,为本土城市增加一张竞争力十足的手牌。

参考文献:

[1]游妙玲.漳州水仙花雕刻艺术欣赏[J].文艺生活旬刊,2013(3):145-146.

[2]李文祥,赵燕,杨志君.干花制做方法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5,V10(3):207-212.

[3]孙勇,曲春民,孙志利,et al.鲜花保鲜技术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24(2):9-11.

[4]舒迎澜.插花的起源[J].园林,2001(4).

[5]侯万里,余诗文.中国切花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152.

作者简介:何文巍(1993-),男,汉族,福建漳州,硕士,研究方向:手工艺设计。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文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