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3D全息投影技术在名人纪念馆中的设计应用

2019-06-11王海成张艺珊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邓颖超全息参观者

王海成 张艺珊

【摘要】3D全息投影技术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兴产物之一,具有富有立体感、视角广等优点,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更加简捷高效。本文以周邓纪念馆为例,立足于其现实意义和展馆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几个角度对3D全息投影技术在名人纪念馆中的设计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周邓纪念馆的教育作用,希望对促进我国全民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3D全息投影;纪念馆;教育作用;展陈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一、3d全息投影技术

3d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将三维模型影像叠加进场景中,形成动静结合的虚拟成像。观众观看时无需配戴任何设备,裸眼观看各种立体的虚拟形象,并且可以从180°、270°、360°等不同视觉度进行虚拟成像展示。目前,该技术逐渐渗透在产品展览、酒吧娱乐、舞台节目、发布会的互动投影中。全息投影技术有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激光束投射实体3D影像、360°全息显示屏等。[1]

3D投影技术具有图像质量好、不需要过多附加设备、信号传输稳定、视角广等优点,其成像立体感十足,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能达到真实物体在眼前变化却触摸不到的震撼感。

二、周邓纪念馆的现实意义

周邓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设基地,其首要职责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教育资源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周邓纪念馆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事迹行了整合,并以一种视觉艺术的方式展现给社会大众,起到了传承伟人革命精神、探寻历史发展轨迹、促进历史文化教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全民终身教育的积极发展[2]。

(一)传承伟人革命精神

周邓纪念馆纪念的人物主体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展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将他们历史事迹和先进思想进行展示,对民众可以起到教育感化作用。首先,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事迹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周邓纪念馆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种“失真”,正确、完整地传承、发扬他们的优秀思想和革命精神。

(二)探寻历史发展轨迹

在传承和发扬周恩来和邓颖超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同时,展厅中的展品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尤其是近现代革命先烈的纪念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演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使命。周邓纪念馆是我国近代历史探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和研究意义。

(三)促进历史文化教育

周邓纪念馆能够配合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辅助党政机关进行廉政建设。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成长轨迹和革命经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参观者起到教育作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革命精神和思想也具有教育性,能够对广大游客起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四)带动城市建设发展

从宏观来看,历史名人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主体之一,是给予主流文化内涵的主体之一,也是社会文化载体之一,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就微观而言,周邓纪念馆可以视作天津的一张城市名片,记录了周恩来和邓颖超成长轨迹和他们一生做出的贡献。此外,周邓纪念馆的发展还能促进天津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展。纪念馆属于天津市旅游资源之一,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中外游客,不同游客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城市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建设。为了实现旅游资源最大化,政府在相关决策中也会更加注重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周邓纪念馆存在问题

(一)展品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

周邓纪念馆为公益性质,且为政府把控,绝大多数现代科技企业不愿进入这个无利可图的行业,政府在此方面的投资也有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周邓纪念馆中现代科技元素含量和其他领域科技元素含量相比有一定差距。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周邓纪念馆还停留在仅以照片、文字为主要展示手段的阶段,缺少当代先进科技产品的应用,与时代发展主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

(二)教育延续性弱

周邓纪念馆大多具有很强的人文历史痕迹,无法像参观山川大河那样获得直接的触手可得的精神感受和精神体验,需要参观者深入伟人背后去挖掘那些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历史痕迹。然而,展馆一般都明文规定禁止游客拍照,影响参观者体验,导致对展品印象不深,无法就展品进一步探究并深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展馆的教育、教化作用。

(三)展区展品視觉度设计存在缺陷

周邓纪念馆展品多以照片、纸质材料文献为主。这些展品具有体积小,展区面积也比较小,可供观看视觉角度最大为180°,因此在团体参观时,仅有部分参观者能够在听讲解员讲解的同时观看这些展品。这些展馆现存的缺陷在不同程度地减弱着展品的教育功能。

(四)线上虚拟展馆教育作用弱

周邓纪念馆线上虚拟展厅以游览顺序将各个展厅,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但这种展示方式仅向线上游客展示周邓纪念馆大概布局与馆藏展品,缺少生动形象的介绍,其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建设的功能难以实现,教育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四、纪念馆3D全息投影展陈设计

由3D全息投影技术将纪念馆中的文字、图片或者蜡像进行展示,将静态展品转化为数字化的动态产品,可供参观者360度参观[4],在增强人们体验感的同时,引导参观者由理性到场变为感性到场,深刻体验周恩来和邓颖超那个年代所处的社会环境,感受伟人的成长历程,挖掘伟人背后的精神内涵。

(一)就专机陈列厅而言

在不影响机舱原貌的前提下适当添加3D全息投影设备,以3D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历史人物,还原在机舱内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活动事件。通过这一技术,将发生在历史中的事情,运用声视相结合的全新方式重现在参观者眼前,将悠久的历史展现在参观者面前。通过声音、视觉与实体机舱相结合,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周邓纪念馆地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建设的功能。

(二)就周邓纪念馆主展厅而言

每个展厅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周恩来和邓颖超生平进行布局,大部分文献资料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因此,可以根据文献记载,将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活动构建三维模型影像,再将这些影像叠加,以3D全息投影的形式进行播放,使原本靜态的史实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可允许参观者对3D全息投影所展示内容进行拍照或录像。由于仍存在部分展品之间联系性不太紧密的问题,因此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

1.展品间联系性紧密部分

3D全息投影播放设置专门场地,如放在参观者进入纪念馆前,完整地向参观者展示其将要参观的展厅内文献、照片等,配以详细的解说,随后游客可自行游览。在满足对所有游客进行详细讲解的同时,激发游客对展厅内实物的兴趣,激发游客进行深入思考,主动挖掘展厅背后的内涵和伟人的精神品质,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功能。

2.展品间联系性不紧密部分

照片文献展示完毕后,再将这些文献整合,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呈现,加深游客印象,增强理解进而实现教育功能。

(三)就网上虚拟展厅而言、纪念馆线上虚拟展厅部分

在原有照片展厅的基础上增加3D全息投影展示视频,并提供下载通道供民众长期观看学习。以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为因地理因素的限制无法来纪念馆参观的人提供了解纪念馆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也能达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纪念馆作为呈现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之一,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势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展陈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广大社会群众不断变化观展的需求。经过研究分析发现,3D全息投影技术作为科技进步的成果具有自身的优越性,能够解决现阶段纪念馆存在的不足,创新展品呈现形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化,使展品与参观者的信息传递更加简捷高效,从而使伟人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并注入时代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对参观者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坤.探究3D全息投影技术在未来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8(12).

[2]潘黎黎.新时期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名人故居类纪念馆的教育服务功能[J].改革与开放,2018(16).

[3]靳文珍.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4).

[4]郭婷婷.浅析“全息文物”的几个特点[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12).

作者简介:王海成(1997-),男,汉族,河北省玉田县人,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在读;张艺珊(1997-),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邓颖超全息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全息“魔镜”在身边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一汽奔腾T77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手机看三维全息影像有望成现实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关上手机再看
全息,何以为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