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对河北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导向研究
2019-06-11马巍
【摘要】建立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常态化校企合作模式,是河北省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而当前,河北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潮,不仅为省内高职院校建设常态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有望籍此有力推动河北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进程。鉴于此,本文针对这一背景提出借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舞蹈专业校企合作来推动河北民间舞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舞蹈专业;文化旅游;校企合作;民间舞蹈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既是强化高职院校教学与训练生产性特征的有力手段,也是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必由之路。当前,河北省内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院校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发展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为省内高等院校开发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鉴于此,本文将在呈现当前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校企合作主要实施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文化旅游产业视野下河北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推进校企合作發展的方向与策略。
一、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实施模式
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职业教育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内相继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更是获得了大规模的普及推广,以至于当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内职业教育在公共教育体系内所占比重已达到了同普通高等教育所占比重相当的程度。当然,在二战以来70余年的高速发展历程中,西方职业教育也探索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一项最为引入瞩目的经验成果就是,各发达国家相继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从德国的双元制到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再到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制、美国的产学交替以及日本的企业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方面推出了多样化的实操方法与模式,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
然而,如果探索上述这些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质内涵,则都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工学交替或半工半读,惟其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密切地同实践相结合,从而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和服务所需的实际技能。
自21世纪初开始,乘着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东风,河北省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招生与办学规模也连年扩大。在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如何强化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之间联结性的问题也摆在了高职舞蹈教育工作者面前。为此,河北省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也发展了自身的实践教学方法。有的学校采取轮番更替外出实训的方式来展开实践教学。即每个学期均安排舞蹈专业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的学生赴校外实训基地展开实践教学和训练,这样能够确保本专业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均能得到至少一次的校外实训机会;而有的学校则仅采取集中安排的方式,将实践、实训教学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来进行。此时学生面临就业或升学深造的压力,加之多数学校采用放羊式的管理办法,实在难以保障实训的教学质量。
从上文所阐述的河北省高职舞蹈专业普遍实行的实习、实训组织方法来看,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实训机会,但离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实践教学机制所达到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程度还相去较远。因此,如何有效地探索、实施工学交替或半工半读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促进学生,仍是当前河北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难点所在。
二、文化旅游产业视野下的高职舞蹈专业校企合作发展方向
要探索高效率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升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必须顺应形势的发展,才有望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就好比候鸟借助高空中的气流实现长途迁徙一样,如果仅靠自身扇动翅膀,那么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候鸟能够越过茫茫大洋和大陆实现迁徙;而借助高空气流所提供的升力,多数鸟类无须扇动双翅即可滑翔数百公里之远,这就充分体现了充分顺应外部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对于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来说,也需要充分利用外部社会大形势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才能开展更高效率的校企合作教学探索。比如,当前河北省各地区正在大力推进的文化旅游建设,就为高职舞蹈专业提供了一个具有正面导向作用的外部大环境、大趋势。高职院校应积极抓住这一趋势,借助文化旅游产业来打造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具体来说,要摒弃那种“走得越远越好”的校企合作实训思维,而要适当地把目光收回来,放到“家门口”,聚焦于院校所在地正在开展的文化旅游发展项目,从中寻找机会,尝试建立半工半读的实践教学机制。笔者曾观摩过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一台名为《蒙古马》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演职人员均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舞蹈专业的在读学生。作为一台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中最常见的实景演出节目,平均每年夏季演出90场的《蒙古马》演出可以说是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家门口,为该校舞蹈专业的师生提供了生动的半工半读实践教学机制。学生日常在校内参加4-5天的针对性课堂舞蹈教学训练之后,即可披挂上阵,在《蒙古马》的实际商演活动中展示并检验自身的教学、训练之成果,从而实现类似德国双元制教学机制所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半工半读实践教学。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这台《蒙古马》也为河北省内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把握文化旅游开发的大趋势,通过筹办、承办类似的实景演出活动当中的歌舞节目环节,来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校企合作之路。当前,河北省各地均掀起了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热潮,许多富集旅游资源的县市也在积极筹办各种形式的实景演出节目。而这些旅游资源富集的县市周边,也往往有开办舞蹈专业的高职院校存在。因此,河北省内高职院校应当把握住这一宝贵的机会,从河北民间舞蹈中选材,编排足以彰显河北民间舞风格、特色的舞蹈节目,参与到周边县市实景演出类文化旅游节目的创、编、演过程中来,与策划、运营此类实景演出节目的文化传播企业合作,在院校的“家门口”为学生打造一个可以实现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式校企合作教学的实训基地。
即使高职院校周边的县市尚无筹办此类实景演出节目的规划,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也应联合本校的音乐专业、影视编导动漫专业等其他院系的师生,通过河北民间音乐歌舞文艺汇演的形式向周边县市的旅游、文化等主管部门展现自身的文化表演与创意能力,通过积极地毛遂自荐来探讨与地方政府、文化传播企业合作推出山水实景类旅游文化演出节目的可行性。正即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若这种毛遂自荐获得成功,则有望推动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是师生投入到山水实景演出节目的舞蹈创意设计工作中,从而为半工半读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提供更多样、更高层级的实践、实训教学项目,提高校企合作教学的层级与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河北省内正在大力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浪潮,为本省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实训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筹办、承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实景演出类节目,高职院校有望将河北民间舞蹈的教学与训练升级成为一种足以支持省内文化旅游开发的特殊资源,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建设在“家门口”的半工半读实践、实训平台的同时,也有效地加速河北省民间舞蹈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因此,这种依托旅游产业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望对河北省高职舞蹈产业的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发展以及河北民间舞蹈的产业化发展起到同步的推动作用,不失为借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引导河北民间舞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思路与方法,值得省内各高职院校以及旅游资源富集县市的主管部门引起重视,通过互动协作、引入商业运营模式,来推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校企合作、河北省舞蹈产业市场化以及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这三大项目的同步协调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丽萍.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王雷.论河北民间舞发展的传承与创新[J].黄河之声,2016(8).
作者简介:马巍(1985-),女,北京通州区,中级讲师,本科学士学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舞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