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治疗探讨

2019-06-11王璐璐余桂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治疗措施

王璐璐 余桂英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治疗措施。方法: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选择本院在此期间收治的32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中医急救方案进行治疗,探究中医急救方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判断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原因主要是因患儿持续发热导致体温瞬间上升,使患儿出现晕厥。本研究32例患儿发病经过中医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和预后效果。经过中医急救治疗后,本研究32例患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情况,患儿病情得到较好的治愈。结论:患儿热性惊厥在治疗时,在惊厥发作期间对患儿进行中医急救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后遗症,这一时刻是抢救的关键时间段,急救人员需要熟练的对各项急救措施加以掌握,配合中医急救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病情的治愈,降低后遗症的发生几率,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中医急救;治疗措施

小儿热性惊厥是临床儿科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症发病时间较短,病情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治疗的时候需通过中医治疗方案进行相关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从中医角度而言,主要将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原因归结为环境变化而导致的,在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的过程中,发病的时间越长,患儿因为脑缺氧对于大脑的破坏力也就越强,这样就会导致患儿出现一些严重的后遗症情况,使得脑损伤发病几率大大提高[2]。日常生活中,应做好对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根据患儿体质的不同和发病原因的差异性,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干预,配合有效的中医抢救进行干预指导[3]。本研究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对小儿热性惊厥进行中医抢救所取得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15日收治的32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32例患儿当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平均年龄为(3.2±1.4)岁。本研究所有患儿存在体温升高的情况,平均惊厥时间为(7.8±5.4)min。本研究患儿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为丧失意志,存在双眼凝视、全身僵硬以及全身性发作等症状。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所有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可以进行相互的对比研究。

1.2 方法

首先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救治,在患儿发病以后一定要保持房间的安静,患儿存在呼吸加快、四肢冰冷和精神状况的相关症状时,可能是患儿出现惊厥的复发前兆,因此应控制患儿的体温,避免患儿体温存在持续上升的状况。如体温上升,需采用乙醇和冰袋等物理降温方法对患者进行降温,患儿发作的时候,帮助患儿选择仰卧姿势,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帮助患儿清除口腔当中的分泌物,避免出现窒息情况。应托住患儿的下颌部位,防止舌头后坠,并为患儿快速服用相关药物。

其次为患儿进行针刺,这是中医急救当中最为常见和最为有效的方法。对惊厥发作的患儿选择针刺方法,对涌泉穴、人中穴、合谷穴等进行强烈的刺激,不为患儿留针。同时为患儿进行穴位按摩,这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法,选择按摩手法对患儿的人中穴、曲池穴、合谷穴以及大椎穴等进行按摩,通常按摩100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温。选择采用中药进行降温,主要选择的药物为大青叶、柴胡、金银花等,为患儿选择开水冲服,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患儿的体温维持恒定。如果患儿存在持续高温,可以选择针刺放血的方法,对患儿的大椎穴、十宣穴进行点刺放血。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松解患儿衣裤,选择45℃左右的水,擦拭患儿的颈部和腋下,特别是肘窝等血管丰富部位或者在患儿头部加冷水袋。

最后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儿的不同发热症状有针对性的对患儿进行静脉通道留针,可以预防患儿输液过程中存在药物外渗,避免患儿出现皮肤组织坏死状况。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本研究所有患儿干预前后抽搐到停止时间间隔、抽搐到意识恢复时间间隔。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 26.0統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选择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判断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原因,主要是因患儿持续发热导致体温瞬间上升,使患儿出现晕厥。本研究32例患儿发病经过中医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和预后效果。经过中医急救治疗后,本研究32例患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情况,患儿病情得到较好的治愈。

3 讨论

通过对临床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热性惊厥这种病症的根本发病原因是患儿发热导致体温瞬时上升,使患儿出现晕厥症状[4]。本研究32例患儿在发病过程当中都经过中医及时的救治,治疗之后为患儿在发热期进行相关的护理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中医急救治疗后,患儿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各方面治疗效果良好。

热性惊厥对于人体而言,是人体骨骼出现不受人体控制的收缩症状,同时患儿伴随意识模糊情况,它会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存在短暂的紊乱,使得脑神经细胞存在异常放电。从患儿角度而言,出现热性惊厥的发病率比成人要高15倍,但高热症状是导致小儿出现热性惊厥的主要原因,临床有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年龄不超过5周岁的患儿群体当中,存在3%的患儿存在过热性惊厥病症[5]。

综上所述,患儿热性惊厥在治疗时,在惊厥发作期间对患儿进行中医急救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后遗症,这一时刻是抢救的关键时间段,急救人员需要熟练的对各项急救措施加以掌握,配合中医急救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病情的治愈,降低后遗症发生的几率,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高鲁平,周君.探讨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6):172.

[2] 李勤操.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11):209.

[3] 赵颖.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2):90-91.

[4] 倪娜.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抢救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7):1348-1349.

[5] 吴雄.小儿急诊惊厥病因分析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6,(05):64-68.

猜你喜欢

治疗措施
商品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与学习、社交的关系研究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分析及治疗
大学生篮球专项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评估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分析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探讨
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