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2019-06-11王馨琦
王馨琦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古诗词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理解,可以以探讨古诗词为立足点,以小见大。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综合性;部编本;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符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瑰宝。所以,笔者将结合新课标,以部编本语文课本选取的古典诗词为例,浅谈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一、古诗词的综合性与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理解,笔者将从能力训练的综合、语文与生活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能力训练的综合
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笔者认为语文课程讲求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古诗词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是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学会鉴赏。以余映潮先生在《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
师:今天学习《古代诗歌五首》,请同学们先读起来。假设这五首诗都是“景点”,请试着给他们各自加上一个四字词的“名称”。如《观沧海》这个“景点”,可以给它一个“登山观海”的美名。
同学们朗读、思考、商量、表达:
生1:《观沧海》——望天看海
生2:《次北固山下》——驾舟扬帆
生3:《钱塘湖春行》——赏花观鸟
生4:《西江月》——夜半山行
生5:《天净沙·秋思》——天涯孤旅
这样的命名活动,是一种艺术性的教学细节。教师让学生朗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积累和理解,用简练的话语表达出来。即使是小片段,但是却体现了听、说、读、思的融合。对语文而言,只有将多种能力综合运用起来,教师教的知识学生才能记忆更深,运用也更加灵活,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语文和生活的综合
语文课程的丰富多彩性,不仅源于自然,也源于生活。这也决定了语文课程是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
笔者以古诗词为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的声音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与音乐学科相关;“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鲜明的颜色融合于诗,“诗中有画”,与美术学科相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然规律的变化,与生物学科相关;“凭谁问,廉颇老矣,饭能尚否?”用典,与历史学科相关,等等,诗人的灵感与创作源于生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优美的句子留给后人慢慢品味,越品越香。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教学视野上,笔者总结出两点经验:(1)作为教师,给学生讲书本知识的同时要与社会、与生活相关联,不可脱离现实生活、现实世界;(2)适当给学生补充语文课程中体现的其他学科知识,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趣味。在上古诗词课的时候,教师通常会采用图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意境、意象的品味,甚至有时还会配上音乐。比如《琵琶行》,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听一段琵琶弹奏的《霓裳》《六幺》等。这些对学生来说,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适当补充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语文课上的享受。
笔者联想到郑成业老师的一节作文课:
教学环节一 中央电视台2004年“感动中国”节目播出后,作文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收看,学生们都泛着泪光。
教学环节二 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各小组评选感动中国两千年的十大历史人物,并为入选人物写一则颁奖词。
同学们活跃起来了,纷纷推选自己心中的候选人,调动各自的历史、文学知识,站在一定的高度整体思考,小组合作还要具有一致性,最后同学们在艰难而快乐的争论中确定了候选人,并分别拟出了颁奖词……(大禹、司马迁、诸葛亮等等)
教学环节三 学习到这里,应该已经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但老师意犹未尽,接着说:“我们很平凡,也许感动不了中国,但我们可以从感动身边的人做起,献出爱,送出温暖。”
“是啊,我们也可以感动别人呀!”同学们开始议论了。很快,他们列出了“感动身边人”的行为清单:朋友失意的时候,轻轻一声问候;父母忙碌的时候,分担一点家务;素不相识的人有困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笔者认为郑老师的这节作文课,是语文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完美结合,带给学生重新审视生活与历史的新视角,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感,这令笔者深受启发。
(三)三维目标的综合
孙绍振老师在《名作细读》中解答了一位读者对《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疑问:“当时正是盛唐,长江上应该是千帆竞发,不可能只有一条船,而李白却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什么只看见一条船呢?回答是,他眼中只有孟浩然,只有长江水。他舍不得朋友离开。船帆已经消失了,李白还站在那里,久久地凝视,他的心已经随孟浩然遠去。”
“景是写在文字上的,眼睛却是隐藏在文字之外的”,“要通过字面以外的隐性视野还原出来”。孙老师点出“孤”字,在乎到了诗人定格的、似乎静态的眼睛,但是没有分析出“远”字和“尽”字。“忽略了这两个字,就忽略了眼睛注视的过程。”诗人的眼睛一直追随着朋友帆船的渐渐远去,直到“碧空尽”,目光仍不流转。“景之外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这个从追随到固定的内涵,就是情。”同样,还有“惟”字,作者看到帆船消失,还在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江水,“这里暗示有一双眼睛,朋友的船只越远越小,越难以辨认,就越是专注,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着眼睛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这说明,离别的忧愁让他发呆了。”
孙老师的解读令人恍然大悟,这让笔者懂得分析文章时不仅要注意字面上的景,更要还原景后隐藏的情。这虽然只是孙老师解答,但若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总结出一个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字中含情”,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情感,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品味——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 友情。
在这个三维目标中,笔者总结出其包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
(1)对字、词义的理解。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孤”“远”“尽”三个字,教会的更是一种分析方法,通过作者的用字来找到作者的“眼睛”,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2)对情感的梳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背后隐藏的情,带领学生更深刻理解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谊,而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二者综合不显杂乱,互相推进。
古诗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囊括天地万物,联系着现实人生,人们徜徉其中,感受到的是它独特魅力。而古典诗词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一环,笔者以小见大,展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二、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要善于联系生活与社会,整体考虑三维目标,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3]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