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9-06-11林梦城

课外语文·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语文课堂

林梦城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合适妙用各种音乐元素,能为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让语言美和音乐美融合,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创设情境,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语文课堂;音乐 ;情感体验;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反复思考、研究、实践,一节好的语文课,该如何做到既有浓厚的语文味又有创新的教学方式,既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又有扎实的教学效果。无疑,既是语文课,语文味必须浓厚方显“语文本色”,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语言文字的各种品、析、赏的能力有限,语文课往往缺乏趣味,变得枯燥乏味、机械刻板,尤其是在关注“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方面,更像是犯上了“丧魂落魄症”,全靠教者的“喋喋不休”在苦苦支撑,学生却是茫茫然“置身事外”,不知所以然,沦为“空课”的大有所在。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把音乐有效地引入课堂,收获了意外之喜,就像一股灵动鲜活的清泉注入了沉闷的深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国自古以来,语文就有乐教的传统。“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讲述的是古人把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人”,更是把诗乐的人文教化作用推到了“成人”的高度,正所谓“真情诉诸言,则为诗;真情形诸声,则为乐”,可见诗乐同源的一致性。动人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更能陶冶心灵,振奋精神,乃至提升境界,培养高尚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和音乐巧妙结合的契机,那么,如何发挥音乐这块“他山之石”的“攻玉”作用呢?

一、音乐为媒,为“情”穿针引线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文里,有不少“情感型”的课文,这种题材的课文,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之情时,都显得苍白无力,学生无法理解,更无从谈体会了。笔者曾听过一位年轻教师送课下乡讲授《怀念母亲》一课,颇有争议。该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精美的课件、完整的教学环节、丰富的拓展等等,还在课前和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游戏。课上,教者激情讲述,学生热烈响应,默契配合,一节课就热热闹闹、满目繁花地结束了。可是听完后,笔者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越琢磨越不是滋味。于是,在评课的最后,笔者还是提出了这个问题:“《怀念母亲》一文,季羡林老先生要表达的是思念母亲、怀念祖国的情怀,学生在这一课结束后,理解这种情怀吗?他们感受到这种思念之情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关于这篇课文该用怎样的情感基调来教学,就成了热点,大家纷纷议论。诚如该教者所说的,学生没有这种失去母亲离开祖国的经历,无法体会作者的心情,只能是由教者在结尾时强调讲述。可真是这样吗?那语文不就失去了“抒情言志”的本质了吗?

笔者也教授本文多次,季老先生的思母怀国的心情,笔者从最早对学生“强行灌输”到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改变就是巧妙借助了音乐。课前,笔者在教室播放《母亲》一曲,让学生的心静下来,为学生酝酿情绪;课堂上,教者用《故梦》一曲伴奏朗读,把季老的缕缕幽思、辗转反侧的心情娓娓诉来,一文诵毕,早有不少学生双目含泪;课中,在品析重点句段时,适时地点缀背景音乐;当把人物情感从思母推向念国的高潮 时,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无不动容,深情跟唱。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因为文中淡淡的忧伤而消沉,反而沉醉其中,或读或议,见解独到,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情感。学生为情所动,因情而悟,缘情会文,融情于心,自然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笔者认为,这才是对课文重难点的突破。

此外,笔者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借用了《火柴天堂》凸显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不少学生流着泪上课;而在《祖父的园子》一课,则用《尤利西斯》把作者那种快乐、自由、天真的心情淋漓尽致地传染给学生……可见,音乐能有效奠定课文情感基调,为教学效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音乐为景,为“文本”造势设境

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对“文本”的解读,一切意象均隐藏在文字之中。所谓“言之有象,象由心生”,人们在阅读时,通过文字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相匹配的画面,由字生画,由画解字,是最基本的阅读意义。所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殊不知,在情境中加进音乐元素,静止的画面瞬间有了灵性。情境有声即活,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与文同在的境界。音乐,很适合造势设境。

笔者在教授《桥》一文时,曾多次利用音乐的素材,为文本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回了那个山洪暴发的可怕的夜晚。首先在课前播放《为了谁》,并点明旨意,这首歌是为了歌颂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让学生初步感受共产党人无私的情怀;而在解析课文时,与暴雨和山洪相关的句子,均用雨声、洪水声来相衬,使得整个课堂氛围紧张而又有节奏;在指导朗读时,以洪水的咆哮声作为配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有声有色”的情境里反复体验,感受山洪暴发的可怕场景;而在讲老汉和小伙子的“揪”“推”时,用《命运交响曲》来衬托简短有力的文字、紧张有度的氛围,让学生在激烈的音乐中感受人物的矛盾和冲突;最后用爱尔兰风笛《勇敢的心》融入课文的“祭奠”环节,激情澎湃过后的深深哀伤与感动,在课堂中缓缓流淌,学生情难自禁,潸然泪下。一节课下来,学生坦言,用音乐渲染的种种情境,深深烙入他们的心里,触发他们对文字的敏感,似是度过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山洪之夜。那这因音乐而带来的感受,不正是“乐为景,景入文,文在心,心在动”的境界吗?

三、音乐为趣,为“读”锦上添花

葉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 字。”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中,叶老先生这话正切要害!将书面语言转为声情并茂、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口头语言,不仅能传导浓烈的感情因素,而且能让学生养成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情感融合为一体的习惯。为了把学生的朗读引向至善至美的境界,让“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我着力尝试将音乐元素运用到课堂的朗读中,将音乐和文字融合,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想象,在追求审美中,感受文字和音乐碰撞的美妙,把朗读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心驰神往。

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用小提琴协奏曲《沉思曲》来配乐。曼妙的乐曲,让学生个个化身荷花仙子,读得如痴如 醉;而在朗读《伯牙绝弦》时,《高山流水》的高雅琴音是必不可少的,旷古知音的情谊在琴声中流传……还有更多的轻音乐,只要教者用心筛选,必能做到珠联璧合,琴瑟和鸣,乐韵和文心相得益彰。配乐朗诵,使冷漠者动容,无情者有情,敏感者遐想万千。

音乐在诵读中的妙处还在于各种“读”的形式,如“教师配乐范读”,宜放在课堂开头环节,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模仿学习;而“分角色配乐读”,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有利于学生发挥情感;“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则适合朗读气势磅礴、壮阔豪迈的课文,调动每个学生的情感参与;“二声部读”,可以分为男声、女声,运用一唱三叹的节奏之美,适用于诗歌教学;“唱读”这个方式很适用于古诗教学,把古诗的吟诵加进古诗教学中,轻松又有创意。

需注意的是,在配乐时,对音乐的轻重、节奏快慢要熟悉,而且音乐声不宜太响,以免喧宾夺主。

四、音乐为辅,为“课堂”调味增色

借用音乐,我们常常能感觉到授课时妙趣横生、如鱼得水,而在“教学之外”的“课堂”之中,音乐也有它的独特魅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小学低年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一节课上到中途,要么“蠢蠢欲动”,要么“呆若木鸡”,教师总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时,课中如果停下几分钟,来一首活泼的儿歌,让孩子们在座位上拍拍手、摇摇头、握握拳,随着旋律动起来,既消除疲劳,又愉悦身心,岂不妙哉!又如,炎炎夏日的午后,课前,学生已很多无精打采,此时,一曲快活的歌儿唱起来,既调节气氛,又放松大脑,岂不乐哉!再如,一课授完,来一首歌曲作为课堂的结尾,既能再现主题,又能升华情感。如授完《七律·长征》时,用《十送红军》再次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不移 的品质。

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一节好课,就如一首好的乐曲,有序曲、主旋律和尾声。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音乐,或渲染情绪,或创设意境,或激活想象,或诱导沉思,或加强感受,或活跃氛围,但不管哪一种,都应该定位在“辅助”上,教者需要把握好分寸,要适用、精用、妙用,不能适得其反;而在选择音乐的原则上,不能違背育人宗旨,选择的音乐应有益师生的身心健康,有高雅的情趣。就让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起体验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善用音乐这块“灵石”,打磨更优质的语文课堂吧!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谈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