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让学引思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11杨应飞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传递信息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不论在何教育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学科衔接着小学与高中语文学段,对学生具备语文素养的能力的锤炼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起来,抓好教学细节,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语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双重增长。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研会议中的热点问题,在包容的教育创新环境下,“让学引思”教学模式逐步流行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上。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生在经历了前期小学学段的语文学习后,虽然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经验,但是这种经验大都较为抽象,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认知仅停留在感知阶段,在表述以及运用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初中语文教师将让学引思教学模式融入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拨开语文学习道路上的迷雾,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塑性时期可以从容、理性地应对所遇到的困难,始终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如此,不仅学生的语文情感在阅读能力提升的助力下变得更加充沛,也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一、调动学生兴趣,巧妙“让学”

自教育改革以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以往语文阅读课上学生先读、教师再讲的传统教学画面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低,特别是在近几年大批的年轻教师加入后,更多的新式的教学手段逐步亮相于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主体地位的真实性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语文创新教学仍处在探索阶段,许多教师虽然也积极响应了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的号召,但是在归还的过程中缺乏方法,归还主体的动作较为生硬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快速进入语文阅读学习课堂主人翁的角色,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让学”前,教师首先要明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的让学,绝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占时间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双方在课堂中位置的变化以及重心的转移。教师要想学生真正钻进阅读学习中去,就必须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完全地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在教学活动伊始完成师、生在阅读教学中位置的转变,将“让学”进行得不留痕迹,使学生能够在看似不经意的铺垫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走进阅读活动。课前预习作为完整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教师在新的阅读内容教学前,可以利用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故事、图片、情境片段等教学资源勾起学生深入了解的欲望,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查阅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资料,对阅读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文中内容等有更多的了解,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提前进入状态,避免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初读文本时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保证阅读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能被高效地利用。

二、创设阅读情境,充分“引思”

初中生的思维极其跳脱,虽然正处在抽象思维向具象思维的转型时期,但仍保留着单纯、无厘头的童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身心成长与语文阅读学习规律,创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将更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元素以及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科技手段运用于课堂,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主角角色后,在教师启发、引导、点拨等“引思”之下,实行课堂主体的权利,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思维被充分激发,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阅读思维,从而完成“引思”向“引学”目的的转变。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容易被学生的阅读兴趣所干扰,当阅读文本是学生感兴趣的类型时,阅读教学的氛围较好,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较高;但是,一旦学习的阅读文本不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时,整个阅读教学课堂则很容易陷入沉寂,阅读教学的效率也随之被拉低。教师要想使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保证,就必须解决阅读文本与学生阅读兴趣匹配的随机性问题。教师需要提升“引学”能力,在学生对阅读文本有兴趣时,放大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保持;而当学生对阅读文本表现得不太感兴趣时,则需要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从阅读文本中发现兴趣之光,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改正阅读“挑食”的不良习惯,使阅读教学摆脱阅读文本的局限性。阅读教学,是对学生看待问题的路径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模式的优化。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与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为学生创设出焕然一新的阅读情境,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阅读创造能力,并且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插上翅膀,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天空中大胆地飞翔,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不论是阅读课堂中的微课,还是与之相关的PPT展示,都能够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并且,当教师为学生创设出适宜的阅读情境后,学生的阅读注意力被有效聚集,教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专注引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教学情境之中收获更多阅读的启发,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得到升华。

三、科学设置课后练习,引发灵动学习

语文阅读学习的成果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巩固工作。完整的脑部思维运动应该有始有终,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外,在课下也要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继续保持,让学生在良性的閱读循环中有更多的收益。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语文汉字、近反义词等基础知识教学,无法依靠机械性的记忆去获得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后练习布置时要注意作业形式的转变。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授的阅读文本的教学目标,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转变学生阅读关注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堂课学生所阅读的内容,科学设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的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思维能够趁热打铁,有效地得到巩固。教师可以丰富练习的形式,除了读后感悟的撰写外,还可以让学生间相互进行感悟交流、故事创编或是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内容分享等,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变得更加灵动,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完整的阅读教学的带动下得到提升。

良好的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经历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而且还有益于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的形成,使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忽视语文阅读教学,要将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与语文阅读课堂完美地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阅读学习,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丁坚.浅谈让学引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教育,2016(12).

[2]刘卫华.谈“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6(8).

[3]沈寿鸿.慢学习: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J].初中生世界,2014(20).

作者简介:杨应飞,1983年生,江苏滨海人,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初中有效推进让学引思和课外阅读。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让学引思”与小学语文阅读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