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扩展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1孙金霞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孙金霞

【摘要】语文学科是中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与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扩展阅读,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有机会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扩展阅读,实现初中语文课本阅读与扩展阅读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扩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现阶段我国使用的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中都编录了古今中外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然而课本容量毕竟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收录到课本中,因此,在新课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只依赖课本进行阅读教学,而要基于课本阅读指导学生开展扩展阅读,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阅读量。如何以语文课本阅读为基础实施有效的扩展阅读教学,实现课本阅读与扩展阅读的有机结合,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扩展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实施初中阅读教学,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围绕文本题材实施扩展阅读教学

阅读的本质是获取信息、交换信息。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 下,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通常只能被动接受文本传递的信息。如果学生不具备足够的阅读量,他的思维将受到限制,对文本的理解也很难深入,阅读能力难以显著提升。因此,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其阅读视野,发散其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围绕课本题材实施扩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同或相似题材,多个作者的文本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语文知识面,发散他们的思维,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现行的大部分初中语文教材都依据课文的题材进行归类编录,其本质就是比较型拓展阅读。但教材中编录的课文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比起浩瀚的文学海洋,教材中的课文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扩展,指导学生扩展阅读与课文题材类似或相同的课外文本,使学生有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语气题材类似的文本,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课文《白杨礼赞》是作者茅盾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全文通过描写白杨树歌颂了抗日军民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松树的风格》是作者陶铸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全文通过描写松树歌颂了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通过具体描写事物,延伸出象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篇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文本表达方面的特点,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根据创作背景实施扩展阅读教学

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往往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要不局限于时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课文的创作背景出发开展扩展阅读教学,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把握其时代特征,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例如在教学《枣儿》这篇课文时,文中盼望在外地游子归家的真实情感,就很容易让学生想到我国古代诗人孟郊创作《游子吟》和现代诗人戴望舒创作的《游子谣》:“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游子的家园呢?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沉浮在鲸鱼海蟒 间……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课文中的游子就算是家园荒芜,也没那么深厚的乡愁,这时因为游子们有新的追求,文章充分体现了现代游子的内心情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文章的创作时代理解其内涵,让他们通过阅读意识到不同于“游子吟”中表达的情感,戴望舒创作的《游子谣》表达出现代人积极探索,锐意开拓,愿意为此走出牺牲的精神,这也符合课文表达的情感主题。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课文诠释了新时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关系,文中男孩对父亲、“巧克力”的向往体现了现代游子的心声。由此可见,基于文本的创作背景,结合课文组织学生扩展阅读课外优秀文章,通过比较它们的写作风格、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其语言文字感悟力,提高其鉴赏水平。

三、基于中外差异实施扩展阅读教学

在历史、风土、人情方面,中外差异明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基于中外差异开展扩展阅读,比较文学作品的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其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荷叶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基于中外差异组织学生比较分析课文与泰戈尔的文章《金色花》,指导学生开展扩展阅读。这两篇文章均描写了母子之间的情感,然而它们的文化差异比较明显。《金色花》呈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和安详美丽的母亲,作者利用“金色花”构建起母子的联系纽带,通过描写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游戏,刻画母亲、孩子的人物形象,文中浓郁的印度乡村气息和田园生活的恬静气氛和谐统一,如同诗画一般美丽。沐浴、祷告、读书,喂牛、讲故事等琐事展现出印度的文化特色,使得文章整体风格更加安详神秘。相比之下,课文《荷叶母亲》是我国作家冰心的作品,作品的主旨也是赞美母爱。作者用细腻的文字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画面,由荷叶联想到母女之间的情感互动,文笔自然清新,体现了我國传统文化中“爱的哲学”。前者体现的是人的天性,而后者体现的是母爱的伟大。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就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

又如,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不同国家的作者对战争的描写也体现了文化差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气势磅礴,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           的信》义正词严,西蒙诺夫的《蜡烛》深沉恳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几篇文章,使他们了解中外文学作品中对战争看法的差异。中国人更加重视集体,重视结果;而西方人更加重视个体,注重过程,注重人的生命情感。国外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思战争带给人类的伤痛的作品。如《一个人的遭遇》等,战争虽然胜利了,却难以弥补个体损失。而我国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这样的反思,通过扩展阅读,比较分析,学生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会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文化的差异成就了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通过比较阅读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这有助于学生积累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开展扩展阅读教学,在开展课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组织学生开展扩展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其阅读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文本题材、创作背景、中外差异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扩展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其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山.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

[2]朱英.拓展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空间——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07(1).

[3]吴莉赟.拓展有“法”  彰显教学智慧——初中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语文知识,2014(5).

[4]顾留元.夯实课内  拓展课外——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6).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