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测评初探
2019-06-11卢方
卢方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科学和综合评价,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能力状况,推动教学改革正确进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对其教育产品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缺失,探索科学、合理的高职会计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及方法迫在眉睫。论述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测评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分析了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测评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测评指标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13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1 问题的提出
高职会计教育正朝着素质与能力并重的方向发展,人才培养已由过去单一知识型向“素养·管理·创新”的综合型转变。但是,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评价仍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实训成绩、职业技能证书为辅。这类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1]。
1.1 评价标准单一
没有考虑会计学生实际的技能水平,无法全面体现学生能力。
1.2 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
长期以来,学校为评价主体,其标准往往与用人单位不一致,导致评价结果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契合度不高[2]。
因此,寻找能够综合、客观反映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的测评方法,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对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2 相关理论依据
2.1 会计职业能力
国外各会计行业组织(ACCA、AICPA、IAFC等)均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和框架进行过研究,认为会计人员需具备管理、沟通、价值观、伦理等拓展性职业素养和态度。国内研究基本集中于职业能力概念及构成、各层次职业教育,认为会计职业能力是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多维立体能力集合,其中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3]。
2.2 KOMET能力模型
KOMET能力模型是一个二维能力测评模型,主要以高职学生为测评对象,对其职业能力等进行测评。该模型包括能力维度、能力级别和能力指标。能力维度由内容维度和要求维度组成,能力级别是用逐渐增大的“能力值”来表示不同的能力级别。能力指标是用来衡量能力所达到的具体级别标准[4]。
2.3 PDCA循环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其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理)。4个工作流程循环进行,以实现问题的持续改进。该循环最早被用于企业质量管理,而今已经被广泛用于策略管理、教育训练、项目研究等多重领域。
3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针对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标准客观性不够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调研、专家座谈会、头脑风暴等方式,遵循PDCA流程,将专业教师、教育专家、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融入会计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实现评价体系的校企联动、综合性与可量化。
3.1 P计划阶段
为了更科学地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框架和测评体系,应成立以专任教师、企业专家为主的测评工作组,调研对象为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企业。调查内容包括行業及企业发展状况,毕业生就业情况、知识要求、技能与素养要求等[5]。
3.2 D执行阶段
3.2.1 职业能力框架及能力指标的建立
基于KOMET能力模型,相关人士构建了“3+3”职业能力框架。其中第一个“3”代表内容维度按会计岗位由初级到高级分为出纳或办税员岗、主办会计或会计核算岗、财务主管岗。第二个“3”代表要求维度按照能力范畴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总结调研结果后,课题组邀请了20名会计行业专家召开会计职业分析会,确定各岗位典型工作的职业能力点,再由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形成“3+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框架中的各级能力指标(见表1)。
3.2.2 权重的确定
课题组将“3+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框架中各级能力指标按Likert5 级量表(按重要性设置1~5分)设计成问卷,发放给未参加专家座谈会的其他会计专家,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为了避免个别专家的意见对平均值的影响,应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方差,了解专家评分的集中程度。由于各指标问卷得分的加权平均数E>3.4,方差σ2<1,满足均值高且方差小的条件,故均具有代表性,因此权重确定以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得分为基础。
3.2.3 测评手段与频率的确定
根据测评指标描述,明确测评内容后即可确定测评手段。可供选择的测试手段包括笔试、实训操作、口试、问卷调查、角色扮演等。例如点钞、税务登记表填写采用实操考核,会计理论、职业道德可采用笔试考核,沟通与工作态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或面试考核[6]。
测评频率的确定应同时考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程度、测试的人力、物力耗费等因素。一般而言,应与专业课程结合,测试与对应课程间隔时间不应太长,以免学生知识遗忘过多,影响测试准确性。此外,学生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多项内容应集中测试。
3.3 C检查阶段
首先,校内评审专家组对测评指标、权重的初稿进行合规性审查,评审专家由企业实践专家、教育教学专家、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组成,评审以现场会议的形式进行。
其次,课题组组织2016级会计专业的4个试点班,共计201名学生参与首次集中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会计专业理论、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手工会计实操、会计电算化操作、职业素养素质自评[7]。
3.4 A处理阶段
结合检查阶段校内专家的审定意见以及试点班级测试成绩,对会计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和测评标准进行修订并形成新稿,以实现测评体系及标准的改进。
4 结束语
会计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及时将行业变革对人才能力的影响纳入测评体系中,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8):293-294.
[2]曾丽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J].中国集体经济,2017(17):124-125.
[3]王心如.高职金融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测评初探[J].科技展望,2016,26(26):351.
[4]赖萌超,丁华飞.浅议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156-157.
[5]施金影.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2):146-148.
[6]蒙圻.提升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0):110-111.
[7]肖彦,谢晓君.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高教论坛,2018,5(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