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模式探讨
2019-06-11陈进
摘 要:在我国经济体量与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合当代经济发展,着力寻求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重中之重。绿色金融正是在这种情境中应运而生,力求将金融工具与生态环境问题融合,实现绿色效益。本文将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背景、特征以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绿色金融;发展背景;现状及对策
一、绿色金融发展的背景
(1)国外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森林数量剧减、空气质量下滑、水质污染等生态问题逐渐为人们关注,随之,一些调查机构因担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了一系列的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本质问题,提出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已变得不堪重负”。同时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污染与地球某些资源稀缺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不顾环境污染而大力发展经济不是长久之计,寻找可持续性的方法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
(2)国内环境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水质来看,中国有超过80%的居民饮用地下水和江河水,但水质污染超过70%,绝大多数的江河水因工业废弃物的肆意排放无法直接饮用。从我国的空气污染看,某些省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急剧上升,空气质量较差。
在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当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经济发展不能走粗放式道路,忽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紧密关系,最终会因环境破坏而阻碍经济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中,我国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主张绿色引领中国经济。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推出了大量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同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为解决发展难题及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战略上的指导性。因此,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核心的绿色经济理念逐渐兴起,绿色金融也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2007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其核心在于资源配置的绿色性,确保金融资源能够有效流入到节能环保、低碳环保型的企业及项目上。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同时直接融资规模远小于间接融资规模,因此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银监会(现在银保监会)的推动下,我国绿色信贷2007年7月正式启动,同时大力支持银行投资低碳环保、低排放、可循环发展的项目。绿色信贷规模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已由原来的数百亿突破万亿规模,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已在绿色金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布局和探索。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主要问题及对策
绿色金融是金融产品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但是,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还是刚刚开始,很多方面都需慢慢摸索,逐步完善。
(1)建立绿色标准
我国在出台各种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时,同时也应明确绿色标准,即如何才能称之为“绿色”。绿色金融的普及发展不是说任何东西都往“绿色”上靠,尽量避免一些生态环境效益低下、绿色回报率不足且成本高昂的伪“绿色”金融项目,集中火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金融。
同时,在明确制定“绿色”标准之后,理应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绿色”核准机制,确保战略指导性的“绿色”标准能够通过有效地机制和完善的流程进行具体实施,更好的甄别绿色金融的真伪。
(2)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与人才培養机制
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具有经济、金融、环境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想要构建完善的市场产品体系,人才培养是核心所在。国家应积极拓宽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渠道,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或组织专门的业务培训,加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助推金融产品创新。同时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国家可以通过相关鼓励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产品的开拓,促进产品体系的健全。
(3)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设定经营目标与激励机制
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而绿色金融项目的整体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从短期来看,绿色金融项目成本高、投入产出等优势并不突出,加之我国现阶段对于绿色金融项目的鼓励激励措施不足,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有关的项目投资。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在绿色业务的机制不够完善,相应的业务流程不够清晰,业务绩效指标不明确,进而导致内部工作人员的缺乏探索绿色金融业务的主动性。
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业务投资上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风险量化模型及压力测试等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应对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所带来的次生影响,设定合适的经营目标。同时,制定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用机制调动内部工作人员开拓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主动性,从而推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翔.绿色金融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
[2]巴曙松,严敏,吴大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2).
[3]曹明弟.绿色金融在中国:现状与展望[J].金融经济(市场版),2016.
作者简介:陈进,1996—,男,汉族,江西上饶,本科,江西师范大学,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