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高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路径初探

2019-06-11彭丽娜张崇龙江志全李丹周旭雪王万朋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冰雪运动京津冀人才培养

彭丽娜 张崇龙 江志全 李丹 周旭雪 王万朋

摘  要:本文依托冬奥会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法等对京津冀高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路径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京津冀高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的路径,大力发展和培养冰雪运动后背人才。调查结果显示,京津冀高校通过扩建专业、扩大招生、定向培养、吸引就业、多方合作、应邀培训、校企合作、引进高水平领军人物等等路径,多方面、多渠道弥补冰雪运动人才稀缺现象。我们对冰雪运动人才的遴选、注册、考核、管理一定要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外事礼仪文明化等高标准、严要求,满足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人才需求。

关键词:京津冀  高校  冰雪运动  人才培养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c)-0218-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nergy development of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ining path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niversit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field visits and interviews, and finds out the training direction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niversity. The path of talent cultivation, vigorously develop and train the talents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niversity has made up for the scarcit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such as expanding professional, expanding enrollment, orientation training, attracting employment,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nvitation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leading figures. phenomenon. We must meet the high standards and strict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iviliz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and etiquette for the selection, registra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now sports talents, and meet the talent needs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Zhangjiakou competition area.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eges;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 training; Path

冰雪運动作为冬季运动的一种新产品,是以冬季运动资源为基础,以冰雪环境为依托的新型运动。但华北地区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滑雪装备和体育器械发展滞后、大多雪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链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配套学校和教学配套管理设施,尤其缺乏专业性的竞技冰雪人才、专业指导人才和具备专业滑雪技巧的教练团队[1,2,3]。自冰雪运动普及以来,市场对冰雪运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冰雪人才的匮乏也越来越突显。为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本文从京津冀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路径进行调查,找出适合京津冀地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路径,推动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冰雪运动广泛开展,也为我国冰雪运动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高校具备冰雪运动专业的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期刊网等,查阅2010—2018年有关冰雪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为本课题的撰写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高校冰雪运动的管理者、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1.2.3 实地考察法

对京津冀各大高校冰雪运动发展概况进行实地考察,找出其发展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分类、综合、演绎、比较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2.5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整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京津冀高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方向

京津冀高校陆续筹建冰雪运动专业,为京津冀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战略基地。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河北体育学院、张家口学院等正在陆续筹建冰雪专业。据走访调查显示,北京市依托依托各类社会力量,组建花样滑冰、冰球等8个冰雪项目专业队;河北体育局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共同组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高山滑雪、单板滑雪、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4];张家口学院作为崇礼滑雪赛场的教学基地,联手奥地利基茨比尔[4],重点承担河北省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特别是冰雪运动竞技人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康复师)、冰雪技术开发人才(雪具维修和保养师、装备贮藏师、魔毯缆车等器械维护师、人工造雪师、压雪机驾驶师、雪场建造维护人员等);另外,还有冰雪赛事组织管理人才、冰雪场馆运营管理人才、规划和开发决策人才、研发专业人才、咨询接待服务人员、专职救护人员等,为京津冀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基地。

2.2 京津冀高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2.1 京津冀高校扩建专业、扩大招生,储备冰雪运动人才

京津冀高校扩建专业、扩大招生,储备冰雪运动人才。北京体育大学相继成立冬奥培训学院、冰雪运动学院、冰球运动学院;北京体育职业学院设立了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专业[6];首都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张家口学院等在体育教育、社体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体育经营与管理、雪场建设与管理、冰雪赛事组织管理、冰雪救护、冰雪传媒、冰雪外语、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等专业,为2022年冬奥会输送人才达6万人,也为京津冀后续储备冰雪运动师资力量奠定基础。

2.2.2 京津冀高校定向培养、吸引就业,培养冰雪运动人才

京津冀高校定向培养、吸引就业,培养冰雪运动人才。通过调查显示,北体大、首都体院、张家口学院、河北体院等高校定向培养冰雪竞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冰雪教师、赛事组织管理、场馆运营、雪具维修和保养、装备贮藏、魔毯缆车等器械维护、人工造雪、压雪机驾驶、咨询接待服务人员、专职救护人员、雪场建造维护人员、翻译、营销、管理和医疗救护等人才,遭到多家雪场疯抢。另外,河北体育学院与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崇礼区职教中心分别建立了“3+4”“3+2”联合培养冰雪人才的合作模式,为吸引就业提供平台[6,7]。

2.2.3 京津冀高校多方合作、应邀培训,提升冰雪运动人才

京津冀高校多方合作、应邀培训,提升冰雪运动人才。京津冀从东北地区引进冰雪运动高水平教练员,河北省体育局与东北师大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将东北师大正式挂牌为河北省冰上项目后备人才培训基地[8,9],东北有许多退役的冰雪运动项目世界奥运冠军,可以经常邀请进行培训指导,普及发展。除了加强国内合作外,河北省也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交流,张家口教育局邀请来自基茨比尔的4名具有国际滑雪教练执照的教练员,对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和张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宣化二中)的百余名师生进行了为期8d的培训[10,11],另外,京津冀拓展与奥地利、瑞士、斯洛文尼亚、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冰雪运动发达国家合作,组织赛事管理人才开展境外学习进修,学习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先进方法,促进京津冀地区冰雪运动人才向着世界水平发展。

2.2.4 京津冀高校引进高水平领军人物,提高冰雪运动人才质量

京津冀高校引进高水平领军人物,提高冰雪运动人才质量。我国已开设冰雪运动专业的高校有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体院、首都体院、沈阳师范、吉林师范、长春师范、北京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哈尔滨体院具有轮滑球场、速滑、花样、冰球场、冰壶馆等室内外体育场馆20余个,是国家高山滑雪、单板滑雪U型场滑雪项目教学训练基地。哈尔滨体育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了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申雪、赵宏博、王曼丽、于凤桐以及张丹、张昊、王濛、郭正新、侯斌等顶尖级运动竞技人才,为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2]。京津冀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競争力的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引进我国高水平优秀冰雪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推动建立京津冀高校资源合作开发工作机制,提高高校冰雪运动人才质量。

2.2.5 京津冀高校实施校企合作,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京津冀高校实施校企合作,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依托京津冀高校和骨干企业合作,建立冰雪产业校企合作机制,采取联合培养、订单塑造、场地共建等方式,选拔推荐京津冀高校国际规则的一线指挥人才、一流赛事组织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京津冀各企业担任培训任务,设立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实行等级认定机制[13];另外,京津冀高校围绕赛事协调、场馆运行、安保交通、接待咨询等工作,对当地各大企业进行冰雪赛事培训活动,实行冰雪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上岗制度,引导企业和个人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和文化的发展[8]。

3  结语

2022年冬奥会巅峰前后5年都是冰雪运动的黄金时期。京津冀高校通过扩建专业、扩大招生、定向培养、吸引就业、多方合作、应邀培训、校企合作、引进高水平领军人物等等路径,多方面、多渠道弥补冰雪运动人才稀缺现象。另外,我们对冰雪运动人才的遴选、注册、考核、管理一定要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外事礼仪文明化等高标准、严要求,满足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罡.冰雪运动人才储备战略布局思考-基于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31(3):76-80.

[2] 丁毅农,张政龙,张宇.秉承冰雪发展理念,合理布局学科发展——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强校特色发展述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4):26-30.

[3] 张婷,李祥虎,肖玲.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7(7):17-21.

[4] 叶文平.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结构的瓶颈及其优化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31(4):50-54.

[5] 赵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黑龙江省体育院校本科冰雪方向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86.

[6] 马毅,吕晶红.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4):3-10.

[7] 姚大为,于秋芬,王诚民.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7):161-163.

[8] 王锥鑫.我国冰雪运动竞技人才储备与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82-87.

[9] 张晓川.高校冬季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7(27):206-208.

[10] 陈桐双子,程传银.一带一路”国家间冰雪运动合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5):21-25.

[11] 姬雪朋.2022 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2):13-15.

[12] 刘邦华,周怀球,刘尘轩.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3):1-3.

[13] 吴晓华,伊剑.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31(5):25-29.

猜你喜欢

冰雪运动京津冀人才培养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
创造条件 冰雪进校 引领师生游冰戏雪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我国冰雪运动人力资源储备与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