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探讨

2019-06-11傅国雄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管理者

傅国雄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应当如何管理学生成为当代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加强学生管理问题的做法。通过探索“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研究学生管理问题的必要性引出具体做法,希望能够为其余管理者提供一些经验和理论。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22-02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希望能够在保持国家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如今这种科学理念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的管理层面,希望学校能够在保证升学率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做到不忽视学生的个人权益以及综合素质的基本培养。那么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探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探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必要性

(一)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学生的现状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高校管理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管理学生的问题上学校依然有着许多不足之处。

1.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使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使国家人才稀缺,对人才储备的要求已经放在了明面上,在此基础上高校吸收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高校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学生管理也明显出现了教育体制僵化的问题,部分高校的管理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学生在被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高校的管理体系亟待改变。如在高校的职能方面,学生工作的管理职能应当向服务职能转变等。

2.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技术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新兴产业,它逐渐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高校管理应当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学生也变得依赖信息技术,这对高校管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管理工作得以在网络上发展,能够尽快地推行,另一方面,学生沉迷于信息技术,也让管理工作变得无计可施。

3.学生权益遭受损害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学生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培养健全的、能够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工作更强调“社會为本”的理念,希望能够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对学生个人权利的保护,导致学校没有彻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学生的权利受到损伤。尤其是近几年,网络上曝光自身权利受到损伤的学生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应当切实重视起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

4.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脱轨。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就是已经有了自我思想,不喜欢任人摆布,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能够切实考虑到学生的问题,为学生的积极思想让步。但是目前来说,我国高校管理工作更偏向于整齐划一并且要求学生服从,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的个人思想受到压制,不能够产生“百花齐放”的效果。同时,高校学生又处在一个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时期,学校高强度的管理工作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管理工作更加艰难,完全没有达到学校想要的效果,高校管理工作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三观”的构建形成良好的土壤,让学生在感受到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高校工作,这样的做法才是事半功倍的最佳方法。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探究的重要意义

1.高校能够进行管理问题的探究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应对以上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应当反思自身的管理工作,并且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够培养出适合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更加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够帮助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让学校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2.高校进行管理问题的探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踏实学习,学校改变之前的传统做法能够帮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产生认同感,并且能够积极地适应学校的管理工作,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学校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摩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毫无芥蒂地融入校园。高校对学生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帮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是学生人生中最后的象牙塔。很多人在步入社会多年后还是会怀念美好的校园时光,这也是因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得到位的原因,学生对学校能够产生怀念感和不舍感是每一个学校高速发展的基础。

3.高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管理问题的探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能够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培养,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高校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合作意识,还需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和理念。那么高校管理工作在这之中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尊重学生的核心权益,让学生能够进行有规律、有道德的思维发散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大重要观念。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管理学生的做法

了解了我国高校的管理现状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现状找寻高效管理工作的做法,在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整理出了以下几种管理方法,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经验。

(一)创新管理理念,保证人文关怀

时代的发展是迅速并且不可控的,我们不能更改发展趋势,但是可以顺应趋势更改自身的管理理念,保证自身不被时代抛弃,在这个基础上高校管理者应当不断地关注当前管理工作的最新信息,有意识地发现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根据本身学校的管理问题进行思考。还需要高校管理者做到保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创新管理理念不仅仅只限于管理的方法,还可以改进管理的形式,如为了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学校可以让学生内部进行一部分的管理工作,挑选值得信任的班级优秀学生担任管理者,这样的做法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帮助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同时,高校管理者应当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不能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保证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更应当明确自身“服务者”的定位,用以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发展目标,帮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管理者能够让学生产生“家人”的感觉,不好的管理者也只是个管理者了。尤其是对成人教育来说,管理层面还应当改进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是学校指挥学生做事,成人并不是非常认可这种管理模式,因此创新之后学校管理者应当对学生实行积极鼓励、积极引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参与管理工作,认同管理内容。

(二)提升整体素质,创设人性管理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优劣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管理人员任命是采取内部聘任的方式,让一些教学成绩比较优异或者是为学校付出了众多劳动的教师来担任,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这部分教师的工作能力是大家认同的,但是由于缺乏学校管理经验,导致教师长时间不能上手,仅仅是通过硬性要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做法也是导致高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一部分原因。为了能够实现人性化管理,学校应当对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并且也应当对上岗的管理人员提出一部分要求,保证上岗人员的素质。

1.学校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知识考核体系,保证确认教师上岗之前的管理素质以及管理知识储备,帮助他们上岗之后能够更快地上手。在面对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时也不应当只考虑学校的内部人员,还可以考虑校外的优秀的、有管理经验的人员,广泛引进社会上的优秀管理人员,为管理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2.学校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是加强管理人员对我校现实情况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的理解,帮助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想出管理方案。

3.学校应当设计一个正规而全面的评价管理人员的制度,不仅仅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试卷考核,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管理人员进行实践演练,观察每个管理人员对一部分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得到底怎么样。只有符合评价标准的人才能够被吸纳到管理团队中,保证学生接受到的管理是最先进、最符合人文教育的。

(三)加强自我管理,落实“以人为本”

高校进行管理工作并不是高校单独努力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实现自我管理,减轻高校管理的负担。高校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需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正确的“三观”和道德修养,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成长。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经历了实践,学生才能够明白高校管理者长期以来坚持的理念是什么,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完善。

如学校可以组织一次选拔管理教师助理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了解管理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日常接触的东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我修养。当然,这种活动只是针对部分学生,为了实现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学校还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设置实践活动任务中的必修课程,每年都可以进行一次,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增强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以及管理认同感。

(四)强化自我学习,加强综合素质

对成人教育来说,自我学习能力是学校管理者应率先考虑的管理方向,成年人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制力,但是很多学生依然缺乏在家庭中自我学习的能力,导致教育成果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因此,为了辅助教学,管理者应当将管理重点放在学生的家庭学习中,重视学生在家庭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疏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理念对如今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帮助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权利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每一个高等院校都需要重视管理工作,争取能够提升学校本身的竞争力,不被市场和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幸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长江丛刊,2017(30).

[2]贺然.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 品牌(下半月),2015(6).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管理者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窗口和镜子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