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探究

2019-06-11梁灿英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高素养数学

梁灿英

[摘 要] 数学是职高教育中的重点课程。通过学习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继而对其终身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不过,由于职高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强、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很多学生都无法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甚至有不少学生还会对数学课程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对此,广大职高数学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上述状况进行改善。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给职高数学教学的进步提供一些帮助。

[关 键 词] 职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行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16-02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数学有着密切关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如今的信息化革命,数学知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数学对学生学习其他理科以及专业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数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此,通过学习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使其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对一些事情进行思考和处理,继而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终身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不过,纵使数学对学生有着诸多好处,但其知识本身有着一定难度,学生学习起来颇费力气,尤其对知识基础掌握得不太牢靠的职高生来说,会遭遇更多困难和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职高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策略。

一、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一)传统职高数学教学模式概述

传统职高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以及板书向学生施教。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学生的角色更像是盛接知识的容器,虽然期间教师会向学生提问,并与学生进行相關问题的探讨,但是相比较于教师讲课的时间,占比是非常小的,且教师提问的学生也多为尖子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教师通常会结合课上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统一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及时夯实基础。以上便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流程。

(二)传统职高数学教学方式的弊端

1.无法兼顾所有学习层次的学生

众所周知,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单纯地运用“填鸭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两极分化。换言之,“填鸭式”教学无法兼顾所有学习层次的学生,极易导致一些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

2.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所以其主观能动性很难有机会发挥,这对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在当今社会,各行业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良好的综合能力是学生立足于社会,并谋其更好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如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予以重视,势必会对其将来的生活与发展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

3.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个理念,它包含了学生学好某一科目所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大素养进行重点培养。而教师要想让学生具备这六种素养,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相关实践。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

(三)职高学生的特点

相较于普通高中生,职高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一般来说,职高生之所以选择进入职业高中,是因为其中考成绩较低,无法被普通高中录取。诚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个人的品性,但它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这两点,在日常的教学中便可见一斑,如有的学生非常浮躁,常常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无法静下心来听课;有的学生非常粗心,作业错误连篇;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面对教师讲过多次的知识,依然无法切实掌握等。

(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结合上述种种,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首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束缚,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继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可以互相讨教、互相学习,通过尖子生和中等生结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结对等方式,实现全体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再次,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更好、更加迅捷地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能有效弥补职高生基础知识薄弱这一缺陷。最后,教师可立足于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督促,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

教师要想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地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不过一直以来鲜有教师会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划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随机让学生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这种做法极易造成“强强联合”“弱弱结对”,从而导致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两极分化。

那么,教师究竟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才算是科学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教师在确保各小组的整体学习实力趋近于平衡的同时,还要注意让各小组的学生各具特色,如在同一小组内,除了要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以外,还要有数学成绩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学生;除了有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以外,还要有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除了有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的学生以外,还要有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等,这样,在同一小组内,学生才可以互相带动、互相影响,继而才能促使学生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渐渐地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效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以体现。

(二)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完成分组以后,教师应用相应的学习任务驱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进行体验,提高其对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推动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在学完“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和角”这一章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基于小组合作制作知识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呈现)。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在脑中建立完善知识体系的思维工具,对学生切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和角”中的重点内容以及关键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取,与此同时,还要针对相应的定义绘制与之对应的图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诸多能力均能得到显著锤炼和提升,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大有裨益。

(三)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继而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这一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师生互换活动,即学生扮演教师,教师扮演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可让学生按照小组顺序,分别对这一章的各小节进行备课。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的方式书写教案,并交由教师进行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2)学生基于小组合作进行课件制作,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学生可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3)扮演教师进行课堂教学。(4)布置作业,并与教师一同对作业进行批改。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如数学基础知识较为牢靠的学生可以主攻教案的书写工作;电脑技术好的学生可以主攻电子课件的制作工作;口才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主攻课程的演讲工作等,这样,学生各司其职、各有其用,从而能显著提升其合作学习的效率。另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致、认真地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这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印象,从而显著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争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争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推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可视情况,一个月或者半学期组织各小组进行一次评比,评比的内容主要是各小组成员的进步程度、各小组的课堂表现、各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等。最后选出前三名的优秀小组予以嘉奖,嘉奖内容可以是颁发奖状,可以是颁发奖品,也可以是将优秀小组的照片张贴到班外的文化墙上等,具体内容可由教师基于本班以及本校的实际状况决定。除了班内竞争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基于小组进行班外竞争。如教师可组织本班学生与兄弟班进行PK,让本班的学习小组挑选兄弟班的学习小组作为对手,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期限内进步最大,输了的学习小组要接受一些惩罚,如替赢了的小组做值日、做俯卧撑等。在小组竞争机制的推动下,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各小组学生互帮互助、互教互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总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对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广大职高数学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予以充分重视,通过科学地划分小组、合理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争等方式,将该方法切实有效地落实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李敏.试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6):57-58.

[2]王福春.也谈提高职高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效率[J].高考(综合版),2015(12):175.

[3]李炳万.合作学习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3):100.

[4]鞠九梅.職高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4(30):184.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职高素养数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新课程理念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假文凭泛滥“低职高聘”是推手
职教人,难道你只能生气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莫让职高成差生收容所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