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

2019-06-11薛勇民尤澜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薛勇民 尤澜

〔摘要〕 当前,深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和有效践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认知和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优秀传统生态哲学智慧、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认知;二是通过厘定和明确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以及人与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关系,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三是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中有效运用系统性、协同性、和谐性等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哲学理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2-0008-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新论述,为我们全面认识和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当前,如何深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认知

(一)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首先是基于对人类思想史上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先进自然观的承继和发展。因此,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质,离不开对远古神学色彩浓厚的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现代辩证系统自然观等思想观点的扬弃。事实上,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早在中学时期发表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提出了人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与动物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之后,在大学时期深入基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对真实社会现状的了解,触发了他对人类社会以及生活环境的思考。马克思对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特别是通过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等理论的辩证分析,马克思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自然观,论述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都是客观存在物、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矛盾、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一系列基本观点,实现了哲学史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重大历史变革。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需要依赖自然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进而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把人的异化、劳动、大自然等概念结合起来进行多维度研究。之后,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又指出,人本身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物,从而有力批判了唯心主义历史观。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了以实践为媒介的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人自身内部与人和自然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应转换一种思维,用一种新的实践与劳动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万物,进而能动地认识世界。

同时,观照现实不难看出,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大机器生产之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自觉地将其作为全球凸显的环境问题的缓解和治理的理论指引。当前,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应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中国治理生态问题的总方针、总思路。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指导,从根本上所体现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

(二)深刻领悟中国优秀传统生态哲学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为理论指导,而且以中国优秀传统生态哲学智慧为文化根基。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生态哲学智慧中一以贯之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慈悲万物”等生态道德理念和伦理情怀,为解决当代中国生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之道。

其中代表性的有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曾经对“天人合一”作出明确的解释,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在儒家看来,“时禁”和“时弛”非常重要。“时禁”意味着节制欲望,不随意杀生;“时弛”意味着按照大自然的时律来安排作息,体现了人应该依自然法则生活的思想。在这一方面,道家更为明确地主张“顺应自然”,认为自然而然、道为自己立法,强调人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和态度,提出人要有一种放下贪欲与“贵啬”的信念。当然,与古代未能了解自然全貌而被迫顺应自然不同的是,现代人的顺应自然是在了解自然规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当今生态文明实践所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类活动必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中顺应自然就是按自然规律行事,实质上与古代圣贤老子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1 〕。这就是说,圣人在用人、统治、驾驭战争等时,总能顺应人的本性,使人才为我所用,所以没有无用之人;能够顺应物的本性,所以没有无用之物。其实,这一观点同样体现了老子素朴的生态思想,与用人用物一样,人对待自然也要“无弃物”,在尊重其本身的同时使它发挥自身的最大功效。此外,佛教的“缘起论”“无我”等思想,也都是一种对人、自然、社会的普遍而广泛的爱,在一定意义上为当今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智慧支撑。

(三)深刻把握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坚持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是要以生态整体论与系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认识和把握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自然整体,其各组成要素彼此之间互相联结、互相生成,每部分的健康与完整都能为另一部分传递物质能量,维持物质良性循环,形成有助于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有机合力,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而人类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则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有限的空间系统,用于人类开发利用的空间越大,自然的绿色空间就会减少,自然系统的自净能力就会下降,因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辩证要求

(一)系统性:山水林田湖草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统筹全局的系统性要求,体现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2 〕47,这种生生不息的流转体现了生命共同体在自然价值上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按照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环境修复。也就是说,对待山水林田湖草需要一个有效的系统性机制,在不同地區践行有不同的效果,有关部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地治理生态问题。当然,这种系统性机制的科学有效,是与生命共同体的提出相协调一致的,而且只有把山水林田湖草看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把握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然的内在价值,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二)协同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推进目标的协同性,具体体现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我国采用了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策略不断进行调整,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视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同等重要的有机体,从根本上有助于解决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协同优势。稳步推进生态协同发展和保护,可先在各地区因地制宜搞试点,制定严格的制度,建立生态红线,在取得经验和形成共识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搞试点的同时,要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制度层面要严格把关,稳步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使生态文明建设沿着体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健康推进。

(三)和谐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和谐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既整体关照,又注重协调代内、代际的关系。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都绕不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关系,尤其是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

从这一方面讲,“两山论”既是对现代绿色经济的新阐释,又是一种绿色和谐的代内与代际理论,其强调以绿色创新发展为驱动力,协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注重生态方面的公平与公正。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生态资源分配方面,只有制定有效的规则使得代内分配更公平,才能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在资源协调上的代际平衡关系。高效率可以使代内关系缓和,但在其具体实现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不公。当前,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效率优先,主要发展经济,正是这种模式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二是公平优先,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滞缓,不能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三是公平与效率并重,二者相互制约,达致平衡。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基于当时发展实际的考量,借鉴和采取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新时代,我国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和政策,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价值机制,以保障环境的永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 考 文 献〕

〔1〕张文治.国学治要:子部〔M〕.北京:中国书店,2012:762.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张云飞.生态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1):88-92.

〔4〕习近平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N〕.人民日报,2017-06-24(01).

〔5〕郇庆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J〕.学习论坛,2016(05):42-45.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青草在歌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