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Q育人模式下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善水·润”德育评价研究
2019-06-11景晓丽赵金成
景晓丽 赵金成
[摘 要] 围绕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上善若水,以文化人”校园文化主脉络,基于学校首创的IPQ育人模式,对学校“善水·润”德育品牌实践,分别从“善水·润”德育品牌的内涵研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主要成效及辐射入手,系统地进行评价研究,促进德育工作“以文化人”的巨大效应。
[关 键 词] IPQ;善水·润;润美;润心;润情;润品;润行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48-02
IPQ是“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育人模式”英文表述(Individualized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ed on Improving Pro-
fessional Quality)的缩写。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育人模式是我校首倡和实践的育人模式。它简明地提出了“1+X”的学生发展范式。“1”指依托一个专业,提升职业素养;“X”指是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如提高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实践、艺体特长、升学等。我们以此为指导,把“善水·润”德育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试图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善水·润”德育品牌内涵研究
“善水”一词源于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若水”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也是德育教育的立足点。善水特指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通过对其分析和解读,以此来促进德育工作“以文化人”的巨大效应。
《辞海》中对“润”解释如名词,细腻光滑之意,动词,渐渍也,修饰润色也。根据润的不同释义,我校“善水·润”德育特色研究,对学校德育实践工作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润美、润品、润行、润情、润心五个层面,即“润美”社团建设新举措、“润心”心理工作新模式、“润品”团学活动新形式、“润行”素养提升新载体、“润情”学生管理新方式。
二、构建“善水·润”德育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素质冰山模型理论
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知识和技能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的一大部分则是人的隐性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一名职校学生就像冰山,显性的知识和技能容易通过学习和技能培训得到发展,隐性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却不容易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就此而言,“善水·润”德育教育更加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注。
(二)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全面性与独特性的有机结合,这要求教育要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强项。“善水·润”德育教育开发润美、润品、润行、润情、润心五个维度,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途径。
三、IPQ育人模式下的“善水·润”德育教育实践路径
(一)“润美”社团建设新举措
老子《道德经》中道“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我校社团建设充分发挥水“善柔”“利他”特性,遵循美育教育规律,提出“润美”社团品牌建设,形成自主创建个性美、社团展演青春美、志愿服务奉献美、模式管理规范美、积极引导文化美的社团品牌特质,建设“青春美”的社团发展新局面。
学校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等共同点,经过校团委审批,自发建立的群众性组织。学校每年举办“百团缤纷秀,青春嘉年华”社团展演评比,搭建“青春美”的活动平台,让“美”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丰富了美的意义,也提升了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认同。学校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即班、系、校三级管理),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将“志愿精神”的内涵根植于学生心中,并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专属于我校的“善水”品牌。通过“润美”社团建设新举措,培育了尚美求真、以真至善、以善储美的学生文化,形成独特的社团教育体系。
(二)“润心”心理工作新模式
水具有“浸润”“沟通”的文化特性,心理工作是最体现浸润特色的。我校心理工作秉持一切从心出发的“润心”教育模式,探索五大举措:队伍护“心”,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普查尽“心”,危机干预重在防护;活动润“心”,多姿多彩提升信心;团辅走“心”,体验成长心连心;宣传用“心”,多种方式普及知识。
学校成立心语驿站,建设校学生工作处、系部学工、班主任及班级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防护系统,实现队伍护“心”、普查尽“心”、德育育“心”、活动润“心”。重视一线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学校广播、微信公众号、心理网站定期推送心理学知识。组织成人礼活动,座谈会、手抄报等各项心理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滋润心田。
(三)“润品”团学活动新形式
《庄子·则阳》中道“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水具有“合力”“灵动”的特性。品,品行,品质。在团学活动中,更要發挥合力、灵动特质,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行品质。
学校依托苏州市中学中职共青团“361工作体系”指导方案,以“六个一”团建项目为团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尝试德育教育系列活动、德育主题月和赛事相结合的团学活动新形式:以项目化方式进行活动的策划开展,以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严格按照上级团委的要求,组织学生业余党团课;组织文明风采竞赛、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以赛促建;组织编写《团课校本教材》提升“一课”的质量,出台《团员积分入团制度》提高团员整体素质;建立“一节两赛三月”(校园生活节、社团展演和文明风采两大赛事、三月志愿月、五月红五月、十二月爱国月)的团学活动品牌;创建“善水润”“善水青年”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润行”素养提升新载体
水具有“柔情”“齐心”“坚忍”的特性。行,意指行为动作,指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党的十八大以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德育教育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发学生素养提升新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
学校开展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如先烈祭语活动、节日民俗、主题知识趣味问答、“一年一度春草绿,又见纸鸢满园飞”风筝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习十九大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良好的政治理想,从此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五)“润情”学生管理新方式
《荀子·君道》曰:“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原同源)情,意指学生情商,情怀和爱的能力。我校借鉴水之“清源”“包容”特性,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三自教育。通过校长座谈会、学生6S管理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民主参与学校决策决议的权利,提供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机会。
学生管理力求以人为本、以情入理,将理性冰冷的管理制度向柔性的情感纽带转变,结合管理模式、管理内容、活动激励等维度,将以往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学生自我管理为辅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指导、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互动模式。学生为主体组织文明礼仪评比、师生座谈会、表彰会等。充分运用“善水·润”智慧进行人性化管理,用“情”感化。
四、IPQ育人模式下的“善水·润”德育教育成效及辐射
(一)德育活动硕果累累
近三年,学校参加文明风采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1个(一等奖3个)、省级奖项103个(一等奖19个);学校获得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3次、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3次;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微电影、主持人大赛优秀组织奖3次;苏州市三敢三勇团组织,苏州市十佳中职中学共青团组织;苏州市国粹系列活动一等奖;苏州市职业学校“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合唱比赛一等奖;2017苏州市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文艺汇演特等奖等。
(二)社团发展稳步提升
学校共有社团159个,其中省级优秀社团2个,市级优秀社团6个,园区优秀社团3个,校级优秀社团10个(每年一评选)。学校社团呈现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景象。通过在苏州及我校举办的省德育现场会、省职业教育宣传周等重大活动,“润美”社团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现场会首选的现场观摩项目,进一步提高我校“润美”社团教育实践的示范辐射能力。
(三)志愿项目蓬勃发展
学校ITS“善水”青年志愿者协会是苏州市志愿者协会、园区志愿者协会注册会员,完成苏州市志愿者平台学生注册、活动发布、志愿者服务时长维护等日常工作,目前学生志愿服务时长14022.5小时。近三年组织志愿者活动上百次,其中校外志愿者活动31次。其中,“金鸡湖马拉松志愿者服务”荣获2017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系统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7学校被授予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学校。曾在中央电视台10套《社区英雄》节目展示、《现代苏州》242期整版报道,协会是园区志愿者协会首批注册单位,明星团队(唯一学生社团),是国际金鸡湖马拉松比赛合作机构,地区影响范围大。
(四)辐射影响效果显著
通过省德育现场会、省社团经验交流会、市职教活动周等重大活动,学校“善水·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在省内外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平均每月均有兄弟院校前来我校交流德育工作,地区辐射效果显著。
“善水·润”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建设行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充分挖掘“水”的特质内涵,围绕“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重点研究和探索“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善水·润”德育品牌建设。如水温润,无声润物;如水坚韧,滴水穿石的德育教育效果也愈发显著。随着“善水·润”德育品牌的进一步深化,这一体现职教特色发展的育人方法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淑春,田华.基于冰山模型理论的高技能人才素质结构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9):56-57.
[2]李敦东.近30年国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述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83-84。
[3]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诠释、悖离与超越[J].上海教育科研,2013(4):6-7.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