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详解第一口辅食

2019-06-11西米妈妈

时尚育儿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勺奶瓶辅食

西米妈妈

一旦你发现宝宝的脖子不像之前那样软,头能抬高并且挺直起来,可以依靠支撑物坐着,體重比刚出生时增加了至少1倍,经常眼巴巴地盯着大人吃的食物……这些,说明宝宝的身体做好准备可以接受辅食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第一次给宝宝怎样添加辅食?

第一次进餐什么时间喂?

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定

确定要给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很多妈妈都想知道应该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喂宝宝吃辅食,最好有个大概的时间表做参考。要知道,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一个完美的推荐时间适用于所有的宝宝。只要选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睡眠充足、情绪最好的时候,建议在一天当中的早些时候(例如上午的两顿奶之间)给宝宝添加新食物,以便于更好地观察他们是否出现不良的反应。不推荐在宝宝特别饿或者根本不饿的时候喂,这时添加固体食物只会挑战你和宝宝的耐心。与哺乳或喂配方奶相比,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妈妈得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第一次喂什么食物好?

强化铁婴儿米粉是首选

为了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量,谷类食品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最理想的第一辅助食品;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也提出建议: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这是因为,谷物引发过敏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最低;另外,婴儿米粉中特别添加了适量的铁元素,比蛋黄中的铁更容易吸收。米粥、米汤、自制米粉等都不能替代婴儿强化铁米粉。

第一次的米糊质地怎样调?

刚开始呈较细腻的半流状

几乎所有的婴儿米粉包装上都有冲调说明,就是先在碗里放1~2勺米粉,然后用适量的液体(水、母乳或配方奶)将米粉稀释成无结块的泥糊状。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将米粉调制得稀一些,能较容易地从汤勺上流下来,以便让吃惯了母乳和配方奶的宝宝更好地适应。随着宝宝的成长和接受程度的改变,可逐步将米粉冲调得略稠一些,形态与顺滑、略黏稠的酸奶类似,能用小勺舀起但不会很快滴落。

从流质到半流状再到糊状,米粉的调制没有绝对的标准,因宝宝而异,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反应和接受情况适时做调整(米糊太稀,宝宝吃了不满足,容易饿;太稠,宝宝吞咽困难,会害怕被噎住而不敢尝试新食物)。

第一次应该喂多少?

从一勺尖的量开始尝试

妈妈可以取指尖大小的米糊涂抹在宝宝的嘴唇上,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的表情很轻松,并对新食物的味道很有兴趣,则可以用小勺给宝宝喂1勺尖的量。刚开始的几天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可先每天喂1次,从1勺尖、半勺,再到一整勺,等宝宝的嘴巴和胃肠道慢慢适应并消化一种新食物后,再给他加量、加浓度。

6月龄是添加辅食的初始及调适阶段,不必过于追求进食量。记住,辅食添加的最初目的是让宝宝接触新食物的味道,而不是要喂饱他,母乳或配方奶占宝宝饮食的90%。具体喂多少,你的宝宝会告诉你:如果小家伙还继续张着嘴并且主动往前探头找勺子,说明可能还没吃够;如果他紧闭小嘴,并且把头扭开,那么妈妈就要识相点,不要再喂了。

初加辅食,这几点请妈妈注意

留心观察宝宝的反应

第一次添加辅食后,妈妈要特别留心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呕吐、腹泻、湿疹等,如果一切正常,说明宝宝可以适应这种新食物,可以继续添加。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给宝宝引入每一种新食物。

尽量不要用奶瓶喂辅食

有些妈妈会把米粉放到奶瓶里喂,觉得这样又喂了奶又加了辅食,一举两得。殊不知,用奶瓶喂米粉容易造成过度喂养。除非有儿科医生的特殊建议,否则不建议这样喂。

别着急,慢慢来

刚开始,由于进食技能不足,宝宝可能只会舔吮,甚至会将口中的固体食物推出、吐出。从吮到吞咽,需要慢慢练习。妈妈不要喂得太快,切忌将小勺直接塞进宝宝的嘴里,这样会让宝宝有窒息感,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

宝宝需要多鼓励

新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对于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无疑是一种挑战。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先吃几口,让宝宝看到你享受新食物的样子。记得时常给他们一些鼓励,让宝宝喜欢并愿意做出新的尝试。

猜你喜欢

小勺奶瓶辅食
智能的婴儿奶瓶
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
恒温的不倒翁奶瓶
宋小勺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漂浮的小勺等二则
树叶儿像小勺
奶瓶喂鱼
源源为何故意将玩具奶瓶摔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