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问题初探

2019-06-11邵协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青年教师培训

邵协

[摘 要] 从专业培训发展现状、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以及现有实践锻炼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分析,提出解决意见以提高实践锻炼的实效。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企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36-0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这一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通过相应企业行业的顶岗锻炼,积累行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江苏省教育厅每年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选拔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培训。笔者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从专业培训的发展现状、企业实践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实践培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析,为提高该专业教师在企业锻炼的成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商务英语专业培训的现状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以本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组内共13位专业教师,他们的优缺点非常突出。其中5人是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由于近两年任教了专业英语相关课程,他们从基础课老师直接转成了所谓的“专业课”老师。这几人英语能力较强,但商务理论知识缺乏。教学上基本只能照本宣科,无法有任何的拓展,更没有实践的经验可以传授。还有6人是商贸类专业毕业,但自身英语水平有限,只在学校内闭门造车,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还有2名其他专业老师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勉强应付教学任务。在繁忙的工作时间,教师抽空学习新专业知识,边教边学,不仅辛苦,而且容易误导学生。如何解决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变得非常紧迫。

(二)教师在岗培训内容与需求不对等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熟练教学技能以及商务业务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拓展自身的理论知识。而实际上教师的在岗培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文化语言类的培训默认由语言类教师负责,对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这一块儿,则默认由商贸类教师负责。这样无论是语言类教师还是商贸类教师,对非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基本没有增长的机会。并且由于理论知识类培训几乎占据培训的绝大部分,因此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帮助微乎其微。

(三)教师的培训积极性不高

1.语言类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意识,普遍认为理论知识足以应付当下的教学工作,并且受本专业特性以及长期固定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求变化,拘泥于课本教学。

2.教师的在岗培训时间通常安排在假期,这对有家庭或者有假期安排的教师来说,非常不方便。所谓的“脱产培训”完全是空话,这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3.学校相关配套的支持性政策力度不到位。例如,培训期间工作量的计算采取简单的扣除;评优评先没有体现优先权,与职称评定没有关联性,与科研工作量也不能抵消等。对本市培训的教师,培训期间的工作餐、交通费等没有制定一定的补偿规定等。在学校的各种支持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教师觉得培训就是给自己找麻烦[1]。

4.培训实效性差,也是教师不积极参与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师普遍认为大部分的理论培训以专家讲座的形式为主,有的内容过于专业性,有些纯理论的知识就是一些政策,对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作用不大。即使是有用的培训内容,但由于缺乏学校的重视以及配合,并没有实际操作性,这些都对培训教师来说是消极因素。

二、去企业实践的必要性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课堂上熟练的理论教学能力更需要有实践动手的教学指导能力。但由于教师普遍没有相关的商务工作经历,因此常常在讲授商务课程中的实际商务流程时底气不足。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教科书上的内容大多已经落后甚至完全被淘汰了。作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有必要大力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去企业实践不仅可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更可以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具体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来了解企业的要求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实践经历都可以作为第一手资料,更真实、也更容易教育和影响学生。

三、去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选择带有盲目性

按照规定,实践锻炼的企业由培训者自己选择决定。人脉关系较广的教师非常容易找到“熟人单位”;没有什么人脉关系的教师则比较紧张,短期内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企业去实习难度相当大,只能随意找个单位应付了事。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所找的企业与实际专业关系不大,教师很难有真正的收获。企业选择的盲目性使得企业实践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企业接收度不高

从接收企业这一方面来说,不管是否是“熟人企业”,每一个企业出于商业机密、客户资源保密、项目责任制等一系列因素的考虑,并不欢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来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和锻炼。此外,在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一个完整的业务项目运作往往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固定人员的业务跟进。 因此,已经顺畅运转的企业项目一般也不是很欢迎教师来企业进行短期锻炼。尤其是教师由于自身工作原因,中途介入项目或者因教学任务而中途退出这一情况,这对企业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基于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至关重要的生存法则考虑,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积极性大打折扣。即使勉强接纳了,也不会将核心工作任务交给来实践的教师。这些因素导致很多教师在企业不能深入一线具体岗位,只能做些与专业关系不大的边缘工作,偏离了企业锻炼的目的,影响了实际锻炼效果[2]。

(三)實践锻炼流于形式

由于培训企业的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与日常到岗情况的考核与管理很难有效的执行。由于部分教师对到企业实践认识不够,思想上不重视,把它作为自己休息放松的机会,经常以没有具体工作任务为由随意迟到早退甚至不到岗,这一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企业对下企业实践的教师没有直接管理的权限,对短期实践的教师没有真正的指导意愿。这就造成下企业实践锻炼流于形式,实际的价值较小。

(四)知识反馈教学不足

高职院校对于实践锻炼的目标和内容的制定没有任何指导性意见,有的青年教师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实践锻炼。所谓的总结和反思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青年教师是否将学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教学中没有任何明确的考核标准。在实践锻炼考核方面,由于相应的制度还不健全,不能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五)培训时间过短

由于青年教师平时课务繁重,为了避免工作时间有上太长的空缺,下企业实践培训时间一般只安排一个月。由于时间太短,实践学习过程往往是走马观花,还没有针对感兴趣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实践锻炼就已经结束了。要做好企业实践锻炼工作,需要青年教师提前准备,根据自己任教的课程制定合理的实践锻炼计划,确立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技能的学习是由认识到精通的过程,没有足够的时間保障,学到的可能只有皮毛,教师自己还没有理解透彻知识经验,如何向学生进行传授。由于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更新速度非常快,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常化、常态化还远远没有办法实现[3]。

四、提高企业锻炼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目前,很多校企合作项目流于表面,未能产生实质效益,师、生、企的有效合作平台远未能形成。比如,很多校企合作项目只是单纯地在企业或学校挂个合作项目或校外实训基地的牌子,实际的实践活动并未开展;也有的外贸型企业由于规模、接收能力的限制,只能接纳学生来企业实习,进行一些入门级的学习。教师的企业锻炼如果没有持续的合作项目或有效合作平台的支撑,很难长久持续下去,锻炼内容也会流于形式,完全达不到企业实践的初衷。只有通过加强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打造双赢的校企合作平台,才能保障教师企业锻炼的深度及持续性。有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教师的企业锻炼就变得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实践锻炼期间的监管。

(二)保证培训时间

由于学校工作安排的限制,专业教师的下企业实训时间一般不超过四周。这对实践培训来说时间太短了。毕竟实践培训不同于理论培训,需要身体力行,实际动手参与进去。短时间内学了点皮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意义不大。需要延长培训时间,一般以3~6个月为宜,这样培训教师才有可能完整地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并有可能看到由此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实践的岗位和部门也无需限制,可以选择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也可以在多个部门学习。实践锻炼的教师可以横向、纵向选择。至于教学工作的安排方面,学校可以轮流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这样有目的性、有秩序的安排也有利于学校课务安排时间,每人都有机会也体现了公平性。充裕的时间也给予了学习形式上更多的可能性:企业考察观摩、接受技能培训、参与产品研发等。

(三)建立激励机制

针对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建立好相应的激励机制,解决好教师的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激发教师积极性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去企业实践的时间要有灵活性,根据目的性的不同可长可短,并且尽量不安排在假期,占用教师的私人时间。切实考虑到青年教师不仅有工作也有家庭,报名前做好相应的调研;建立合理的实践补贴政策,充分考虑到教师外出实践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用餐、交通出行甚至出差等。外出期间工作量应有相应的课时补贴,以弥补扣除的工作量;对教师实践期间取得的成果,如学术论文、项目开发、课题等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并可以用来抵扣当年的科研任务;对积极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优先推荐评优评先;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可以与职称评定绩效可以考核相挂钩等。

(四)加大监管力度

校企合作的深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也有助于学校的监督与管理。企业与学校能互相配合做好教师在培训期间的出缺勤管理工作,例如上下班打卡或者每天在工作实践点拍照签到等方式。制定阶段性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完成相应任务并上交相关证明材料。按照每周、每月、每季度完成任务总结,及时汇报具体的实践进展。学校可以经常联系企业了解教师在企业的表现,使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目标责任落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江帆.创新企业实践模式,提高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实践能力[J].特区经济,2017(2):124.

[2]甘利.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5):34.

[3]乐永学,陈亚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87.

编辑 尚思达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青年教师培训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会议·培训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