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医院中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建设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2019-06-11陈恔黄辉刘玉霞魏怡真张抒扬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青年科研人才

陈恔 黄辉 刘玉霞 魏怡真 张抒扬

[摘要] 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专科声誉始终保持较大领先优势,但科研水平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资源竞争现状,北京协和医院运用PDCA循环理论,分析影响医院科研人才队伍水平的政策、环境、管理制度等因素,以及医院近年来针对各种不利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内培、外引等多重举措,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取得阶段性成果,中青年科研团队为医院临床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医院;PDCA;中青年;科研;人才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a)-0110-04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s in Hospitals

CHEN Xiao, HUANG Hui, LIU Yu-xia, WEI Yi-zhen, ZHANG Shu-ya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The reputation of clinical specialties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has always been in the lead, but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till has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or human resour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hrough various ways. Methods: this article will use PDCA cycle theory, the analysis influence the level of hosp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policy,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hospital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various adverse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irfpa cultivates, multiple measures, such as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level periodic achievements,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o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clinical study.

[Key words] Hospital; PDCA; Young and middle-aged;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

PDCA循環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院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与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科要发展,技术要进步,人才是关键[1],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搞好医院学科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2]。中青年是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有较强的科研能力[3]。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学习、改进和控制的系统过程[4]。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资源竞争现状,北京协和医院运用PDCA循环理论着力打造中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对医院科研实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现将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1  计划阶段

1.1  发现问题

在PDCA循环中的第一个阶段即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重点要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进规划。通过调研近年来各机构发布的国内医院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专科声誉始终保持较大领先优势,但医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离不开科研的助力,因此,医院具有较大的科研水平提升空间,即科研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重要质量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  分析原因

1.2.1 人员原因——人才困境成为制约科研发展的瓶颈由于机制体制所限,医院多年来停留在临床医生凭借个人喜好和科研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做研究的尴尬局面,而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指定的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临床医生面对繁忙的临床工作压力,门诊、查房、手术、带教工作等严重挤压了科研工作时间。与此同时,截至2014年,医院研究系列人员仅有86人,占全院在职职工不足3%,专职科研人员严重缺乏。科研人才困境成为医院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瓶颈。

1.2.2 政策原因  受政策限制影响,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先要保证临床工作需求,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研究型医院对于专职科研人员的迫切需求,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社会招聘,每年新入职员工中专职科研人员比例非常小。同时,对于高端科研人才、中青年骨干科研人员的引进始终没有突破。此外,专职科研人员入职后,通常由于工作环境、晋升压力、工资待遇等原因造成人才流失。不仅如此,专职科研人员职业规划和培养计划不够完善,对于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不良影响。

1.2.3 环境原因  科研平台作为医院科研、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研究生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物技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在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和培养医学研究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截至2014年,医院仅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包括卫健委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和风湿免疫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而院级开放的公共科研平台只有中心实验室,面积仅有840 m2。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极大限制了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

1.2.4 管理原因  科研管理是实施医学科研的重要保证,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科研管理制度在科研工作中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约束机制,是落实和规范科研任务完成的措施和办法,是实现科研目标的基本保障[6]。早在本世纪初,医院科研管理制度就在科研课题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奖励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与执行,但由于制定时间距今较为久远,伴随国家政策的日新月异及科研工作涉及领域的日益增加,多数管理制度已不适用于当前,且存在一定空白。

1.3  制定科学的科研人才梯队建设规划

2015年,医院科研处起草医院《“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制定了科学的科研人才梯队建设规划。通过“内培、外引、联合”等多种机制,全方位进行不同层次创新人才梯队系统性建设。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科研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机制体制,在全院范围内正向引导科研积极性和热情。此外,多种形式引进科研专门人才,注重切实有效合作体系构建和成果产出。建成科研人才灵活的聘用机制和流动体制,建成不同级别科研人员的精细化、个体化培养机制。

2  实施阶段

2.1  筑巢引凤——全方位引进各层级中青年科研人才

自2014年起至今,医院以正式编制的形式全职引进科研专职人员40人,全部为应届博士毕业生,仅以2017年为例,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占到全部人员的55.6%,涵盖生物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基础研究相关领域,为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为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此外,还以合同制、派遣制等方式全职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为科研平台建设、临床人员有效开展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注重内培——多渠道培养各类中青年科研人才

近年来,医院从政策和资金等多个层面不断加强对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2013年医院大幅改革院内青年基金评审及资助方式,从单项资助2~5万元增长至重点项目资助20万元,面上项目资助10万元的规模,同时,在评审和项目管理模式上也做出了诸多创新性探索,如英文答辩,邀请海内外专家共同评审,采取中期、结题汇报等方式全方位追踪课题进展情况。

此外,医院自2013年引进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临床与转化科学研究所(CTSI)的临床研究设计精品培训课程(DCR),每年由医院全额资助60名左右经遴选的学员在线学习课程。医院出资全额资助优秀青年骨干出国学习的“百人计划”项目等多个人才培养项目的设立,形成了有竞争、有激励、有活力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2.3  营造氛围——为中青年科研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2015年由中心实验室发起创办的学术沙龙和实验技术讲座为医院提供了临床与科研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术沙龙每个月举行2次,旨在使大家及时了解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获得科研新思路及解决科学问题的新方法,扩大交流从而建立合作研究关系。实验技术系列讲座是由专职科研人员对中心实验室内一些仪器设备的操作、基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实验方法进行讲授。

近年来,医院还开展了“協和杰出青年奖”评选表彰活动、读图大赛、外科技能大赛、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为青年人营造了拒绝平庸、追求卓越、良性竞争的积极氛围。

2.4  提升硬实力——完善各级科研平台建设

科研平台建设有利于汇聚和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有利于资源储备和积累,能够促进协同创新机制[7]。医院建立了从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医院级覆盖各级别,涵盖妇产科学、风湿免疫病学、内分泌学、基本外科学、临床药理学、骨科、检验科学、变态反应、核医学、分子病理学、疑难罕见病、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等多学科的全方位科研平台体系。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从2014年的2个增加至目前的20个。

医院内部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也从最初的中心实验室扩展为由实验动物中心、分子医学研究室、临床遗传学实验室、临床生物标本中心等多个功能平台构成的医学科学研究中心,领域涉及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代谢组学、流行病与生物信息学等。为广大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台位、实验指导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2.5  精细管理——科学管理制度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在各种管理方法中,制度管理是其他管理的基础,好的管理首先是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就其位,各尽其责,自律性强[8]。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内容涉及科研道德与诚信、科研课题管理、科研平台、科研经费、科技成果专利、医学伦理、生物安全等科研管理各领域的北京协和医院科研管理文件汇编,从制度层面形成了对各项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2.6  人文关怀——各类活动提升中青年凝聚力

医院通过定期举办运动会、健步走、插花、编织等各类文体活动,同样对于提升中青年凝聚力,增加团队协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丰富了医院文化内涵,活跃了员工文化生活,促进了医院和谐发展,使大家在紧张的医疗工作之余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竞技类体育运动,不仅使员工之间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勇于拼搏的工作干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还增进了职工之间的友谊。

猜你喜欢

中青年科研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血浆LP—PLA2水平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毛遂自荐
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
为国家选人才